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76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初级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其中,格栅池一端设有阀门接收农村生活污水,另一端和初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初级沉淀池设于厌氧池正上方,通过过滤性阀门连接;厌氧池还连接有收集气体的第一气体收集装置;曝气池设于缺氧池正上方,通过水泵连接,缺氧池还连接有收集气体的第二气体收集装置;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次级植物过滤池还设有管道和河水连接;还设有升降隔板,便于初级沉淀池和厌氧池连通,方便维修;采用部分垂直构造的布局,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是农村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存在造价高昂,不便维修,占地较多等问题,导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沟渠、池塘的水质发黑变臭,蚊虫滋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及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会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以及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在当前的农村环境问题中,河流污染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生活污水不加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河流,导致农村河流变得又脏又黑又臭;所以对于农村生活污水亟需一种高净化,造价低,占地少,易维修的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问题,且占地面积小。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初级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其中,格栅池一端设有阀门接收生活污水,另一端和初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初级沉淀池设于厌氧池正上方,通过过滤性阀门连接;厌氧池和缺氧池通过管道连接,厌氧池还连接有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气体的第一气体收集装置;曝气池设于缺氧池正上方,通过水泵连接,缺氧池还连接有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气体的第二气体收集装置;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次级植物过滤池还设有管道和河水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池中设有过滤垃圾的格栅和吸走垃圾的第一吸污泵;格栅遮挡所述连接初级沉淀池的管道,但不遮挡所述第一吸污泵,第一吸污泵设于格栅池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初级沉淀池中设有吸附毛发的毛发吸附器、与毛发吸附器相连且为其供电的第一太阳能供能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池中设有对生活污水进行曝气的曝气棒、对生活污水进行搅拌的旋转搅拌器、和曝气棒相连且为其供电的第二太阳能供能板,旋转搅拌器设于曝气棒四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初级沉淀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升降隔板,在厌氧池出现故障时,所述升降隔板能够上升至初级沉淀池上方,此时初级沉淀池和厌氧池处于连通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次级沉淀池底部设有用于吸走沉淀物的第二吸污泵。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初级植物过滤池中从上至下设有湿地植物过滤层、第一页岩陶粒过滤层、第一细砾石过滤层和第一石英砂过滤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次级植物过滤池中从上至下设有经济植物过滤层、第二页岩陶粒
过滤层、第二细砾石过滤层和第二石英砂过滤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初级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其中,格栅池一端设有阀门接收生活污水,格栅池对生活污水进行第一步的过滤,另一端和初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初级沉淀池设于厌氧池正上方,通过过滤性阀门连接,曝气池设于缺氧池正上方,通过水泵连接,垂直结构可以减少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次级植物过滤池还设有管道和河水连接,生活污水经过重重处理后再排入河流中,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初级沉淀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一升降隔板,在厌氧池出现故障时,所述升降隔板能够上升至初级沉淀池上方,此时初级沉淀池和厌氧池处于连通状态,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0017]图中:1、阀门;2

1、第一吸污泵;2

2、第二吸污泵;2

3、第三吸污泵;3

1、第一气体收集装置;3

2、第二气体收集装置;4、厌氧池;5、过滤性阀门;6、毛发吸附器;7、第一太阳能供能板;8、曝气棒;9、旋转搅拌器;10、缺氧池;11、水泵;12、次级沉淀池;13、格栅池;14、第二太阳能供能板;15、湿地植物过滤层;16、经济植物过滤层;17

1、第一页岩陶粒过滤层;17

2、第二页岩陶粒过滤层;18

1、第一细砾石过滤层;18

2、第二细砾石过滤层;19

1、第一石英砂过滤层;19

2、第二石英砂过滤层;20、初级沉淀池;21、曝气池;23、升降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13、初级沉淀池20、厌氧池4、缺氧池10、曝气池21、次级沉淀池12、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
[0023]格栅池13的一端设有阀门1,阀门1打开后可以接收运输来的生活污水,格栅池13另一端设有管道连接初级沉淀池20,格栅池13内部设有格栅,格栅连接格栅池13的侧壁和底部,格挡在上述管道前方,用于过滤大体积的垃圾;格栅池13底部还设有第一吸污泵2

1,设置在未被上述格栅格挡的底部区域,用于吸走上述格栅过滤下来的垃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初级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其中,格栅池一端设有阀门接收生活污水,另一端和初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初级沉淀池设于厌氧池正上方,通过过滤性阀门连接;厌氧池和缺氧池通过管道连接,厌氧池还连接有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气体的第一气体收集装置;曝气池设于缺氧池正上方,通过水泵连接,缺氧池还连接有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气体的第二气体收集装置;曝气池、次级沉淀池、初级植物过滤池和次级植物过滤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次级植物过滤池还设有管道和河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中设有过滤垃圾的格栅和吸走垃圾的第一吸污泵;格栅遮挡所述连接初级沉淀池的管道,但不遮挡所述第一吸污泵,第一吸污泵设于格栅池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中设有吸附毛发的毛发吸附器、与毛发吸附器相连且为其供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豪强黄冬菁吴学斌刘欢戴汪洋王梦缇陈英杰余瑞星赵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