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292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包括一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一臭氧产生装置以及一生物处理装置。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包括一反应腔体、一旋转部件、一触媒填充层及一液体分布器。旋转部件设置于反应腔体内以绕一转轴转动,且旋转部件具有第一设置区及位于第一设置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设置区。触媒填充层位于第二设置区,液体分布器包括一位于第一设置区的分液管,分液管连通于反应腔体的液体入口,且具有多个朝向触媒填充层布置的出液孔。臭氧产生装置连通于反应腔体的气体入口,生物处理装置与反应腔体的液体出口之间流体连通。因此,所需的反应器体积小且耗能低,并能减少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副产物的产生量。盐氮副产物的产生量。盐氮副产物的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在触媒高级氧化和高转速反应床技术的联合作用下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分解。

技术介绍

[0002]氨氮废水是一种普遍的产业废水,其来源包括高科技、化工、石化等产业,一旦被任意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将废水中的氨氮移除是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处理技术,是先对氨氮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然后再进行兼氧生物处理,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后排放至大气。然而,生物处理的速率相对较缓慢、不易操作,且一旦系统发生异常将难以掌握恢复时间。
[0004]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常用处理技术,是先将氨氮废水导入气体吹脱设备,以将液相中的氨氮吹脱至气相,再将含氨氮的气体导入高温触媒燃烧设备,以将该气体分解成无害气体后排放至大气。然而,此种处理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气体(气液比>1300),加上高温触媒燃烧设备耗费大量的热能,导致整体操作成本相当可观。
[0005]现有技术中又一种常用处理技术,是将氨氮废水导入传统的触媒反应器,搭配臭氧以提高氨氮的去除率。然而,传统的触媒反应器其质传效能较差且臭氧利用率低,虽然可以通过增大反应器体积与使用更多的触媒材料得到改善,但相对也会增加设备的建置费用和运行成本,且产生的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副产物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触媒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高转速反应床装置以提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能,并且在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以及减少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副产物的产生量。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包括一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一臭氧产生装置以及一生物处理装置。所述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包括一反应腔体、一旋转部件、一触媒填充层及一液体分布器;所述反应腔体具有一液体入口、一液体出口及一气体入口;所述旋转部件设置于所述反应腔体内以绕一转轴转动,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具有第一设置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设置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设置区;所述触媒填充层位于所述第二设置区;所述液体分布器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设置区的分液管,所述分液管连通于所述液体入口,且具有多个朝向所述触媒填充层布置的出液孔。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连通于所述气体入口,所述生物处理装置与所述液体出口之间流体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投药装置,所述反应腔体的所述液体入口连通于一第一输入管路以接收氨氮废水,且所述投药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输入管
路,以向所述氨氮废水投加一水处理药剂。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药剂为亚硫酸纳、硫代硫酸钠及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氨氮废水具有一初始氧化还原电位,且所述氨氮废水经投加所述水处理药剂后的一氧化还原电位高于或低于所述初始氧化还原电位100mV至200mV。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调整槽,其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路连通于所述反应腔体的所述液体入口。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排放水暂存桶,所述反应腔体的所述液体出口通过一第一排放管路连通于所述排放水暂存桶,且所述排放水暂存桶通过一第二排放管路连通于所述生物处理装置。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检测装置,其设于所述第一排放管路上,以检测所述氨氮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另一检测装置,其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管路上,以监测所述含异丙醇废液的所述初始氧化还原电位。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臭氧破坏装置,其通过一气体收集管路连通于所述排放水暂存桶。
[001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媒填充层包含一以氢氧化铁为基底的触媒材料,且所述触媒材料以圆柱状粒子的形式存在。另外,所述触媒材料的BET表面积为1m2/g

20m2/g且比重为1.1g/cm3‑
1.5g/cm3。
[00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还包括一加热器,其经设置以对所述反应腔体进行加热。
[0017]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能通过包括“所述旋转部件设置于所述反应腔体内以绕一转轴转动,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具有第一设置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设置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设置区”及“所述触媒填充层位于所述第二设置区”及“所述液体分布器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设置区的分液管,所述分液管连通于所述液体入口,且具有多个朝向所述触媒填充层布置的出液孔”及“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连通于所述气体入口”的技术方案,以维持在高质传效率下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分解,大大缩减了废水的处理时间,并同步减少了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副产物的产生量;在此基础上,所需的反应器体积较小且耗能较低。
[0018]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的其中一配置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的另外一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用于从废水中移除
氨氮的系统”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23]在没有另行定义的情况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操作或仪器,如无特别说明则为本领域常规的操作或仪器。
[0024]本技术的构想是:在高离心力(大于100倍重力场)的作用下将氨氮废水连续导入存在有固相触媒(例如触媒填充层)的反应区与臭氧气体接触,以维持在高质传效率下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分解。
[0025]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构想具体体现于一种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Z,其主要包括一旋转填料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包括:一旋转填料式气液接触反应装置,包括:一反应腔体,具有一液体入口、一液体出口及一气体入口;一旋转部件,设置于所述反应腔体内以绕一转轴转动,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具有第一设置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设置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设置区;一触媒填充层,位于所述第二设置区;及一液体分布器,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设置区的分液管,所述分液管连通于所述液体入口,且具有多个朝向所述触媒填充层布置的出液孔;一臭氧产生装置,连通于所述气体入口;以及一生物处理装置,与所述液体出口之间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还包括一投药装置,其中所述反应腔体的所述液体入口连通于一第一输入管路以接收氨氮废水,且所述投药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输入管路,以向所述氨氮废水投加一水处理药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药剂为亚硫酸纳、硫代硫酸钠及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氨氮废水具有一初始氧化还原电位,且所述氨氮废水经投加所述水处理药剂后的一氧化还原电位高于或低于所述初始氧化还原电位100mV至200m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从废水中移除氨氮的系统还包括一调整槽,其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路连通于所述反应腔体的所述液体入口。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奇旭唐子杰谭发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崇越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