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138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病原体。随着感染人群的不断扩大,新冠病毒原始毒株也开始出现进化突变,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这些变异株的传播容易程度、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s of interest VOI):Lambda,Mu等。
[0003]中和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体表面抗原,阻止病原体感染细胞。目前已有针对SARS

CoV

2的单克隆抗体获得FBA的紧急授权,用于轻度至中度的SARS

CoV

2感染治疗。
[0004]骆驼科动物或软骨鱼类体内天然存在一种重链抗体,其抗体结构域只由两条重链组成。其抗原识别功能主要由重链抗体的可变区(VHH)决定。单独的VHH即可以识别抗原,分子量只有13

15KDa,直径约为2.5nm,长4nm,因此又被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VHH上的CDR3区较常规抗体的CDR3区更长,因此VHH可以识别常规抗体通常无法识别结合的表位。
[0005]目前,SARS

CoV

2出现了多种变体,现有的中和抗体针对不同的变异株的中和活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降低。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中和抗体,以期识别并中和多种SARS

CoV

2突变株病毒,降低SARS

CoV

2病毒免疫逃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为双特异抗体A4

A7或者双特异抗体A7

A4,均包括纳米抗体A4和纳米抗体A7,所述纳米抗体A4和所述纳米抗体A7均包括可变区,所述可变区均具有3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所述纳米抗体A4的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第31

37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4的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第56

61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4的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第101

109位所示;
[0008]所述纳米抗体A7的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31

37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7的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56

62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7的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102

117位所示。
[0009]SEQ ID No.3:
[0010]ESGGGSVQPGGSLRLSCTASGGSEYTYSYPYAGWFRQAPGQEREAVSAIAGENYEYYADSVKGRFTISRDNSKNTVTLQMNNLRAEDTAIYYCAAWPTQDGYAAWGQGTQVTVSS。
[0011]SEQ ID No.4:
[0012]EVQLVESGGGSVQPGGSLRLSCAASGGSEYWYSDWTSGWFRQAPGQEREAVAQAGYDGTPNYADSVKGRFTISRDNSKNTVTLQMNNLRAEDTAIYYCAAWYIKMNSDGHVQREWEWGQGTQVTVSS。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将识别SARS

CoV

2上不同表位的纳米抗体A4和纳米抗体A7纳重组为双特异中和抗体,可识别并中和多种SARS

CoV

2突变株病毒,具有广谱中和活性,降低了SARS

CoV

2病毒免疫逃逸的风险。
[0015]2、本专利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对SARS

CoV

2关切的变异株和关注的变异株假型病毒都有中和能力,IC
50
达到亚纳摩尔级别,具有良好的广谱中和活性。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7]进一步,所述双特异抗体A4

A7由纳米抗体A4的C端与纳米抗体A7的N端通过连接肽连接,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经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或插入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0018]所述双特异抗体A7

A4由纳米抗体A7的C端与纳米抗体A4的N端通过连接肽连接,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经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或插入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经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或插入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氨基酸替换,进行这种替换通常不改变所得到的分子的生物学活性。一般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公认进行氨基酸的替换基本上不改变生物学活性或能提高其生物学活性。
[0019]所述连接肽的氨基酸序列均为(GGGGS)n,n=1

4的任意整数;
[0020]所述纳米抗体A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0021]所述纳米抗体A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0022]SEQ ID No.1:
[0023]EVQLVESGGGSVQPGGSLRLSCTASGGSEYTYSYPYAGWFRQAPGQEREAVSAIAGENYEYYADSVKGRFTISRDNSKNTVTLQMNNLRAEDTAIYYCAAWPTQDGYAAWGQGTQVTVSSGGGGSGGGGSGGGGSEVQLVESGGGSVQPGGSLRLSCA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其特征在于,为双特异抗体A4

A7或者双特异抗体A7

A4,均包括纳米抗体A4和纳米抗体A7,所述纳米抗体A4和所述纳米抗体A7均包括可变区,所述可变区均具有3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所述纳米抗体A4的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第31

37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4的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第56

61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4的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第101

109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7的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31

37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7的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56

62位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7的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102

117位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抗体A4

A7由纳米抗体A4的C端与纳米抗体A7的N端通过连接肽连接,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经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或插入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双特异抗体A7

A4由纳米抗体A7的C端与纳米抗体A4的N端通过连接肽连接,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经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或插入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连接肽的氨基酸序列均为(GGGGS)n,n=1

4的任意整数;所述纳米抗体A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纳米抗体A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中和抗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伟赵振东任丽丽黄鹤朱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