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通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93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通风口,其包括:壳体(2),其限定出风道(3),所述风道从位于所述风道(3)上游侧的进气口(4)延伸至位于所述风道(3)下游侧的排气口(5)。所述风道还包括至少一个叶片(6),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风道(3)中,以及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风道(3)中的保持元件,其中,在所述保持元件(11)的第一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11)的接触表面(13)与所述叶片(6)的接触表面(14)间隔开,而在所述保持元件(11)的第二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11)的接触表面(13)紧靠所述叶片(6)的接触表面(14),从而使所述叶片(6)保持就位。而使所述叶片(6)保持就位。而使所述叶片(6)保持就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通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通风口。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多种通风口。
[0003]例如,DE102016116356A1涉及一种通风口,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空气分隔机构将壳体分为两个风道,两个风道在排气口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延伸。可调节的空气引导装置布置在空气分隔机构的上游侧,以向两个风道分配气流。
[0004]已知的通风口、比如在DE102016116366A1中示出的通风口具有安置在风道中的可移动叶片。风道中较高的空气压力可能会导致叶片产生不理想的运动,从而导致气流的意外偏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通风口,其具有改进的流动特性。特别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改进具有可移动气流调节叶片的通风口的流动特性,所述改进通过避免或减少此类叶片的不理想运动来实现。
[0006]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目的可通过具有本技术的特征的通风口实现。本技术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进一步改进方案由下述说明中推导出。
[0007]所建议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口包括壳体。壳体限定出从位于风道上游侧的进气口延伸至位于风道下游侧的排气口的风道。风道可以设计为输送具有体积流量的空气,其可穿过进气口流入壳体、流向排气口。
[0008]通风口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叶片和保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可移动地、优选枢转地布置在风道中。保持元件可移动地布置在风道中。通常,保持元件包括接触表面,其面向叶片的接触表面。在保持元件的第一位置中,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与叶片的接触表面间隔开。在保持元件的第二位置中,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抵靠叶片的接触表面,从而叶片保持就位。
[0009]通风口包括弹簧元件,其将弹簧力施加至保持元件以使保持元件保持在第一位置中。优选地,弹簧元件是压缩弹簧,其将压力施加至保持元件。弹簧元件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弹簧或不同类型的弹簧的组合。在一实施例中,弹簧是拉簧、片簧、扭簧、波形弹簧和/或螺旋弹簧。
[0010]保持元件具有布置在保持元件上游侧的第一表面,从而当力由于保持元件上的空气压力差超过弹簧力而被施加至第一表面时,保持元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0011]保持元件上游侧与管道下游侧流体连通,并且因此承受空气压力,其与叶片上游侧的空气压力相同或几乎相同。这样的保持元件和弹簧元件的优势在于,在达到预规定的阈值空气压力时,保持元件可在风道上游侧将保持力自动地施加至叶片。
[0012]在一实施例中,弹簧力可为至多2N(牛)、优选至多1.5N、特别优选至多1.0N,从而
由空气压力向第一表面施加的力可能超过弹簧力。弹簧力可为至少0.05N、优选至少0.1N、特别优选至少0.3N,从而由低空气压力向第一表面施加的力可能不超过弹簧力。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弹簧力为0.5N。优选地,当空气压力为至少400N/mm2(牛每平方毫米)、优选至少300N/mm2、特别优选至少800N/mm2时,由空气压力施加至第一表面的力可能超过弹簧力。优选地,当空气压力为至多1500N/mm2、优选至多1300N/mm2、特别优选至多1100N/mm2时,由空气压力施加至第一表面的力可能超过弹簧力。在有利的实施例中,空气压力为约950Pa(帕)。
[0013]在保持元件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保持元件可沿轴线和/或沿曲线平移地移动。替代地或额外地,保持元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地或枢转地移动。
[0014]在一实施例中,风道包括主风道和侧室。通风口的壳体包括内壁,以形成侧室。保持元件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侧室中。在优选实施例中,整个保持元件和弹簧布置在侧室中。将保持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侧室中的优点在于,保持元件的运行不会或几乎不会被管道中的空气的动态行为所影响。
[0015]叶片可包括布置在主管道中的翼元件。叶片还可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轴的第一端通常为与翼元件间隔开的远端。轴的第二端可连接至形成轴的近端的翼元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可延伸进入侧室。通常,叶片的接触表面位于轴的第一端。保持元件可被布置在侧室的上游侧,并且轴的第一端可被布置在侧室的下游侧,从而进入的气流可对保持元件施加力。所述侧室的下游侧可被关闭或可与风道的下游侧流体连通。
[0016]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的形状可与叶片的接触表面的形状互补。两个接触表面的互补形状的优势在于接触面积最大,提供在保持元件与叶片之间的最优摩擦。
[0017]轴的第一端可具有锥形或圆柱形形状或其他转动对称的形状,从而主轴线与轴共轴或平行。因此,叶片可具有与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其与叶片的转动位置无关。
[0018]优选地,由于叶片的接触表面与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的静态摩擦,在保持元件的第二位置中,叶片被保持就位。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至少0.05、优选至少0.1、特别优选至少0.2,其中摩擦系数描述摩擦力F
F
与法向力F
N
的关系,法向力为叶片与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法向力。
[0019]摩擦力F
F
本质上平行于接触表面产生作用。法向力F
N
可垂直于接触表面产生作用。当保持元件紧靠叶片时,法向力F
N
通常对应于施加至保持元件的第一表面的空气压力和第一表面的面积。
[0020]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可为至多0.6、优选至多0.5、特别优选至多0.4。摩擦系数通常取决于叶片和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的材料和表面状况。通常,优选的系数在0.2至0.4之间,并且例如为0.3。叶片的接触表面包括ABS(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和/或PP(聚丙烯)。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可包括POM(聚甲醛)和/或PA(聚酰胺)。
[0021]阈值力可通过由最小空气压力施加的力来规定,当叶片不与保持元件接触时,所述最小空气压力可使叶片移动或转动。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可对应于阈值力。因此,当空气压力施加至保持元件的合力超过阈值力时,保持元件可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摩擦力F
F
可在保持元件和叶片的接触表面之间产生。因此,当风道中的空气压力达到阈值时,使叶片移动或转动的扭矩可通过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F
F
而增加。因此,当空气压力达到所规定的阈值时,保持元件可使叶片保持就位。
[0022]在一实施例中,在保持元件的第二位置中,在叶片与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为至少4N、优选至少5N。在保持元件的第二位置中,在叶片与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为至多8N、优选至多7N。在优选实施例中,摩擦力为6N。
[0023]在实施例中,通风口包括可操作的把手,其连接至叶片,用以调节叶片的移动位置、优选枢转位置。当保持元件在第二位置中时,用户、特别是乘客可移动或转动所述把手,以克服叶片与保持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的静态摩擦。用户可经由把手向叶片施加转矩或力,以调节叶片的位置、优选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辆的通风口,其包括:

壳体(2),其限定出风道(3),所述风道从位于所述风道(3)上游侧的进气口(4)延伸至位于所述风道(3)下游侧的排气口(5),

至少一个叶片(6),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风道(3)中,其特征在于,

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风道(3)中的保持元件,其中,在所述保持元件(11)的第一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11)的接触表面(13)与所述叶片(6)的接触表面(14)间隔开,而在所述保持元件(11)的第二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11)的接触表面(13)紧靠所述叶片(6)的接触表面(14),从而使所述叶片(6)保持就位,

弹簧元件,其将弹簧力施加至所述保持元件(11)以使所述保持元件(11)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其中,所述保持元件(11)具有布置在所述保持元件(11)上游侧的第一表面(111),从而当力由于所述保持元件(11)上的空气压力差超过所述弹簧力而被施加至所述第一表面(111)时,所述保持元件(1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3)包括主风道和侧室(303),其中,所述保持元件(11)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侧室(30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6)包括布置在所述主风道中的翼元件和轴(61),所述轴具有延伸进入所述侧室(303)的第一端,其中,所述叶片(6)的接触表面位于所述轴(61)的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轴(61)的所述第一端(611)具有锥形或圆柱形形状,从而主轴线与所述轴共轴或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瓦伦廷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内饰工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