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30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将定子线圈和外部导线连接的连接端子不会在定子的绕线管上密集,能够确保用于连接作业的充分的空间,并且无论是否存在辅助线圈都能够共用绕线管。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具有配置了“3”的整数倍个突极(11)的定子铁心(10)和隔着绕线管(9)缠绕在突极(11)上的三相主线圈(17)。在与主线圈(17)的缠绕起始线圈和缠绕结束线圈所缠绕的连续6个突极(11)中的与两端的突极(11)分别隔开“3”的整数倍的间隔的位置上的3个突极(11)中的至少1个突极(11)上,代替主线圈(17)而缠绕辅助线圈(18)~(20)。辅助线圈彼此隔开“3”的整数倍的间隔配置,在辅助线圈为2个以下时,剩余的应该缠绕辅助线圈的位置的突极(11)不缠绕线圈而空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特别涉及适用于避免用于连接定 子线圈的端部的端子的密集、容易实现定子线圈与端子的连接作业的自 动化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
技术介绍
公知有如下这样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该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包 括定子,其具有缠绕在设置在定子铁心外周的许多个突极上的定子线 圈;以及与突极相向地配置在定子外周的多个永久磁铁。在该外转子型 多极发电机中,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即将缠 绕在许多个突极中的全部突极上的定子线圈作为取出三相交流的主线 圈,而将缠绕在许多个突极中的一部分(例如3个突极)上的定子线圈 作为用于取出单相交流的辅助线圈。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150905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如下这样的 定子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该定子在定子铁心的27个突极中的24个 突极上缠绕三相交流输出用的主线圈,并在剩余的3个突极上缠绕充电 线圈、副线圈和DC线圈作为辅助线圈。在该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中, 将用于连接定子线圈和外部导线的连接端子嵌入固定在定子铁心的绝缘 用绕线管上,并可以通过熔融将定子线圈的引出部分与连接端子连接, 由此使连接作业变得容易。在日本特开2002-165397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如下这样的定子的 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该定子在21个突极中的18个突极上缠绕主线圈, 另一方面在2个突极上缠绕DC线圈,并在1个突极上缠绕副线圈和激 励线圈。在该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中,在绕线管上设置有沿着定子铁心 的心板层叠方向贯穿的贯穿孔,定子线圈的引出部分从贯穿孔的一方通到另一方并在绕线管的侧面露出,从而与配置在该侧面上的连接端子相 连。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中,将多个辅助线 圈彼此相邻地集中配置在主线圈之间,因此三相主线圈的引出部分与单 相辅助线圈的引出部分集中在定子铁心的内周侧。而且,由于优选将用 于把该引出部分与外部导线连接的连接端子也配置在引出部分附近,因 此该连接端子在定子铁心的内周侧集中在绕线管上。例如,三相主线圈用的6个连接端子,单相辅助线圈用的6个连接端子总共12个连接端子 集中于绕线管侧面的一部分区域中。这样,在使连接端子集中配置在定子铁心的内周侧的绕线管上时, 需要对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电压彼此不同的主线圈和辅助线圈进行绝缘处 理,并且很难实现将定子线圈引至连接端子的作业的自动化。并且,在 利用锡焊或熔融(热铆接)等来连接定子线圈和连接端子的情况下,例 如像日本特开平11-150905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为了避免在密集位置处 的熔融等,需要设置以下工序通过熔融将定子线圈与直立在绕线管侧 面的连接端子连接的工序;以及在熔融后,使连接端子沿着绕线管侧面 折弯的成形工序。这是因为在狭小的地方把熔融用的通电电极按压到连 接端子上的作业不适合于自动化。并且,对于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而言,具有不包含如上所述的辅助 线圈的类型(以下称为"全主线圈型")和包含辅助线圈的类型,在任意 一种情况下都优选能够共用绕线管。然而,在采用不包含辅助线圈的方 式时,必须要将缠绕在原来辅助线圈所在的位置上的主线圈缠绕到跨越3 个缠绕起始线圈或3个缠绕起始线圈的突极的、距离远的另一突极上, 不易实现布线的自动化。即,对于全主线圈型而言,不能共用绕线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 免设置在绕线管上的连接端子的密集化,实现定子线圈与连接端子的连 接作业的自动化,并且能够共用绕线管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在于, 一种外转子型多级发电机,其具有环状 定子铁心,其在外周配置了 12个以上的"3"的整数倍个突极;以及三相 主线圈,其隔着绝缘性的绕线管而缠绕在所述突极上,该外转子型多级 发电机的特征在于,在之间隔着"3"的整数倍个突极而配置的3个突极中 的至少1个突极上,代替主线圈而缠绕有辅助线圈,在使所述辅助线圈为2个以下时,在剩余的应该缠绕辅助线圈的位置的突极上不缠绕线圈而空着。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管具有向所述环状定子的内径侧伸出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固定着主线圈连接端子和辅助线圈连接 端子,该主线圈连接端子和辅助线圈连接端子分别用于将所述主线圈和 辅助线圈与外部导线连接。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3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通过熔融接合到所述主 线圈连接端子,辅助线圈通过熔融接合到辅助线圈连接端子。根据具有第1特征的本专利技术,隔开至少3个缠绕着主线圈的突极来 配置辅助线圈,在至少隔开3个突极的位置引出辅助线圈的引出部分, 因此能够避免主线圈和辅助线圈各自的引出部的密集,易于实现引出部 的引线的自动化。并且,设置有3个不缠绕主线圈的突极,以便能够设 置3个辅助线圈,因此可以采用从三相主线圈中分别间隔地除去相同的 缠绕数的结构。因此,可以保持三相主线圈的各相的输出平衡。并且,在主线圈之间、将3个辅助线圈缠绕在连续的突极上的以往 的定子中,在将绕线管用于全主线圈型时,要将缠绕在原来辅助线圈所 在的位置上的主线圈布线到跨越3个缠绕起始线圈或3个缠绕起始线圈 的突极的、远离的突极上,不易于实现布线的自动化。在具有第1特征 的本专利技术中,即使是不具有辅助线圈的全主线圈型,在将主线圈缠绕在 没有缠绕辅助线圈的突极上时,只要将该主线圈缠绕在位于附近相邻位 置的突极上即可,不需要将主线圈引线至远处。因此,无论是否存在辅 助线圈,都可以共用相同形式的绕线管。根据具有第2特征的本专利技术,虽然位于绕线管内周侧的狭小区域内, 但是主线圈连接端子和辅助线圈连接端子并不密集。因此能够充分确保主线圈及辅助线圈与主线圈连接端子及辅助线圈连接端子各自的连接作 业用的空间。根据具有第3特征的本专利技术,连接端子和线圈的引出部分不密集,因此在通过熔融将主线圈和辅助线圈分别连接到主线圈连接端子和辅助 线圈连接端子上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插入熔融用电极所需的充分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所包含的 定子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的后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的剖视图。图5是定子的侧视图。图6是定子线圈的布线图。图7是定子的展开图。图8A 图8D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具有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的发电装置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 方式涉及的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的主视图,图3是其后视图,图4是图3 的A-A位置的剖视图。在图2 图4中,外转子1具有凸起2以及与凸 起2接合的转子轭3。转子轭3的整体形成为碗形状,在该碗形状的底部 设有凸起2的端部所嵌入的孔4。另一方面,在转子轭3的周围部分即碗 形状的侧壁部分5的内周面上贴附着励磁用的多个永久磁铁6。在本例中, 18个永久磁铁6配置为相邻的磁铁彼此极性相反。凸起2具有锥形孔7, 该锥形孔7用于与未图示的驱动源即发动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定子8配置在外转子1的内侧。定子8包括由绝缘材料(例如合 成树脂)形成的绕线管9;除外周部分之外的部分被绕线管9绝缘覆盖的 定子铁心10;以及隔着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转子型多级发电机,其具有:环状定子铁心,其在外周配置了12个以上的“3”的整数倍个突极;以及三相主线圈,其隔着绝缘性的绕线管而缠绕在所述突极上,该外转子型多级发电机的特征在于, 在之间隔着“3”的整数倍个突极而配置的3个突极中的 至少1个突极上,代替主线圈而缠绕有辅助线圈, 在使所述辅助线圈为2个以下时,在剩余的应该缠绕辅助线圈的位置的突极上不缠绕线圈而空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昌广广瀬好寿山村要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