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70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电机。其特点是悬臂棘轮离合器装置中齿轮的齿头的二个支点位于齿轮的一侧,齿轮为悬臂受力结构;在前端盖腹腔内增加一滚柱轴承,作为齿轮的二个支撑点。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机不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在起动发动机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电机。现有的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电机传递力矩的齿轮有二个支点,一个支点在起动机的前端盖内,另一个支点在离合器内,齿轮的齿头在这二个支点之间。要把这种起动机安装到发动机上,前端盖中带有支点的这部分必须深入到发动机里面。因此,这种起动机要求发动机为其留给较大安装空间。当前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是结构越来越紧凑,留给起动机的安装空间越来越小,使上述起动机的缺陷越来越显著。本技术是一种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可消除上述起动机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把前端盖内的支点移到前端盖腹腔内,齿轮的齿头露在前端盖外,形成悬臂受力结构,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附图为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结构图。图中1为电机轴,2为齿轮,3为密封圈,4为滚柱轴承,5为卡圈,6为内套筒,7为外套筒,8为前盖,9为拨叉,10为电机,11为电磁开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下述的说明。当电磁开关11闭合后,电机10旋转,电机轴1把扭矩传递给套筒6,再传递给外套筒7,外套筒7与齿轮2右端部的棘轮啮合。在此同时,电磁开关11里面有一铁芯向右移动,通过拨叉9推动齿轮2向左移动,齿轮2左端部的齿头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进而使发动机的曲轴旋转。齿轮2与内套筒6为棘轮连接,只能单向传递扭矩,当发动机起动后,飞轮反向带动齿轮2,此时,棘轮连接处会轴向脱离,起单向超越作用。滚柱轴承4安装在前端盖中,作为齿轮2的一个支点,齿轮2可在滚柱轴承4的内圈内作轴向移动,当齿头径向受力时,则与滚柱轴承4的内圈紧配,同步旋转。齿轮2向左移动后与发动机的飞轮啮合,传递扭矩时呈悬臂受力状态。卡圈5起固定滚柱轴承4的作用,密封圈3起防油、密封作用。本技术的优点是1.齿轮的支撑采用悬臂式,仅需要发动机留给极小的安装空间,适应发动机发展趋势。2.离合器采用悬臂棘轮式,传递扭矩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权利要求1.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是由直流电机、开关、拔叉和一套悬臂棘轮离合器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悬臂棘轮离合器装置的齿轮的齿头是悬臂受力结构,即齿轮在其二个支点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其特征在于悬殊臂棘轮离合器装置中增加一滚柱轴承作为齿轮的一个支撑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了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电机。其特点是悬臂棘轮离合器装置中齿轮的齿头的二个支点位于齿轮的一侧,齿轮为悬臂受力结构;在前端盖腹腔内增加一滚柱轴承,作为齿轮的二个支撑点。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不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在起动发动机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文档编号H02K23/68GK2418614SQ0021746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国荣 申请人: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悬臂棘轮离合器式直流起动机是由直流电机、开关、拔叉和一套悬臂棘轮离合器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悬臂棘轮离合器装置的齿轮的齿头是悬臂受力结构,即齿轮在其二个支点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