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芳溥专利>正文

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81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包括叠置压合的多个长、宽各为75mm±1mm的矽钢片,所述矽钢片的中央设有一中央孔,以供容置一马达转子,所述中央孔周缘等距均匀的设有多个线槽,以供缠绕多个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孔的孔径为50mm±1mm,且该多个线槽容置线圈后恰可形成一六极的马达定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减少线圈用量、增加马达整体扭力输出和输出效率的结构。为此,有申请号为第89201451号的“家用风扇之马达定子结构改良”台湾新型专利案揭示,针对上述传统的马达定子结构作一形状、结构上的改进,将中央孔径加大至48mm,使其可容置较大外径的转子,以达到降低启动电流、低温升、低重量、低成本的功效与特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家用风扇马达的理想负载转速以每分钟950转(rpm)为最佳,远低于上述四极定子马达1600rpm的标准同步转速,而过高的转速往往造成马达实际应用及设计上的困难,且,上述传统四极定子马达由于线槽32数目及间隔的限制,无法使其容置马达转子5的中央孔31内径加大,较难以产生符合需求的扭力,常有因外力(逆风)作用而有转速降低、运转不顺的情形发生,这也是该第89201451号专利案申请的结构难以克服的瓶颈;因此,如何能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条件下,研发出符合一般家用风扇马达的转速需求,且兼具高扭力、低温升特性的马达产品,乃为相关业者所亟待努力的课题。由于通常的家用风扇之马达定子结构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这些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本技术提供的此种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由于中央孔加大可相对缩小其线槽面积,使线圈之匝数减少,可达到降低材料成本、温升减少、提升效率等功效,此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为解决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包括叠置压合的多个长、宽各为75mm±1mm的矽钢片,所述矽钢片的中央设有一中央孔,以供容置一马达转子,所述中央孔周缘等距均匀的设有多个线槽,以供缠绕多个组线圈,其中,所述中央孔的孔径为50mm±1mm,且该多个线槽容置线圈后恰可形成一六极的马达定子。较佳地,所述中央孔周缘等距均匀设有24个线槽。至于本技术之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图2为常见马达定子与转子的组合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马达转子的整体组合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构造分解图,同时参照图4与马达转子的整体组合平面示意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主要包括马达定子10及线圈2等部份,其中该马达定子10是由多个矽钢片1叠置压合而成,每一矽钢片1的中央设有一中央孔11,且于中央孔11周缘等距均匀设有二十四个线槽12,以供容置多个组线圈2而使马达定子10整体形成一个六极的马达定子。由于马达输出之转矩(扭力)与转子之外径(即矽钢片1之中央孔11)平方成正比,因此,本技术利用增加线槽12数目(且使各线槽12间保持相同距离)的方式而增加中央孔11内径,以容置一外径较大之马达转子5,而使马达具有可输出较大转矩(扭力)的能力;同时,由于中央孔11加大,使相同面积矽钢片1的线槽12深度减小,可减少线圈2的匝数,进而有效减少铜线之使用量,达到降低材料成本之功效。依上述原则,本技术经理论上的计算、设计与实际上测试、实验后,得知当矽钢片1若为75×75mm(±1mm)的大小尺寸,而其中央孔11的内径为50mm(±1mm)时,可得最佳之运转特性。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确实具有增进马达整体输出扭力及效率、减少线圈用量的功效。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构思所作的变化与修改,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包括叠置压合的多个长、宽各为75mm±1mm的矽钢片,所述矽钢片的中央设有一中央孔,以供容置一马达转子,所述中央孔周缘等距均匀的设有多个线槽,以供缠绕多个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孔的孔径为50mm±1mm,且该多个线槽容置线圈后恰可形成一六极的马达定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孔周缘等距均匀设有24个线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风扇的马达定子改良结构,其主要是将矽钢片的中央孔适当加大,以容置较大的马达转子,并使其周缘可设置的线槽数由十六个增至二十四个,以使整个马达定子的极数由四极增加为六极,藉以达到使转数更符合实际需求、增加扭力等较佳的运转特性,而利用中央孔加大可相对缩小其线槽面积,使线圈之匝数减少,进而可达到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温升、提高效率等功效。文档编号H02K17/02GK2556838SQ0226614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芳溥 申请人:张芳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溥
申请(专利权)人:张芳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