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6204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莪术醇和稳定剂制成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同时为了提高其储存的稳定性,将其制备成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并对其进行了制剂学性质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筛选处方和优化工艺,采用沉淀法和高压均质法联用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降低其在体内的毒副作用,对莪术醇的临床开发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0002]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
[0003]莪术醇(curcumol)是莪术醇又名姜黄环奥醇,属倍半萜类单体化合物,是从姜黄属莪术的挥发油中分离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积止痛、行气破血和提高免疫力等药效。相较于其他化学合成药物,莪术醇的不良反应较小,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弱,更适用于长期的治疗过程,是一种低毒、高效、安全的药物,在抗肿瘤的应用方面有很大前途。但是由于莪术醇几乎不溶于水,很难达到口服或注射给药要求,难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因此开发新型莪术醇制剂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4]纳米混悬剂给药方式作为新型给药系统,是指以表面活性剂为助悬剂,采用高压均质微射流将药物微粉化,使药物颗粒在分散介质中高度分散,依靠电荷效应等形成的稳定的亚微胶体分散系统。为解决莪术醇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大等问题将采用纳米混悬剂的制剂方式,辅以少量稳定剂,并制备成冻干粉。其不仅解决了莪术醇难溶性问题,而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载药量高,顺应性提高,对莪术醇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易于吸收,解决难溶性药物口服利用度低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与表征。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由莪术醇和稳定剂制成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
[000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所述稳定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羧甲基淀粉钠、泊洛沙姆188、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

80、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000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所述稳定剂为蛋黄卵磷脂、PVP和泊洛沙姆188的组合。
[0009]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称取莪术醇,用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有机相;
[0011]2)将稳定剂溶于纯净水中,得到水相;
[0012]3)在0℃、避光条件下快速搅拌,将有机相缓慢加至水相中,使莪术醇均匀分散在水相中,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粗混悬液;
[0013]4)将粗混悬液依次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和微射流高压均质处理,得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
[0014]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稳定剂为泊洛沙姆188和大豆卵磷脂的组合,按质量比,莪术醇:蛋黄卵磷脂:PVP:泊洛沙姆188=1:0.5

2:1:1。
[001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稳定剂为蛋黄卵磷脂、PVP和泊洛沙姆188的组合,按质量比,莪术醇:蛋黄卵磷脂:PVP:泊洛沙姆188=1:0.5:1:1。
[001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高速剪切处理是:剪切转速为20000rpm,剪切时间为1

20min。
[0017]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冻干粉,将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加入冻干保护剂,冻干后得莪术醇脂质纳米冻干粉。
[001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冻干粉,每10mL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加入10%的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
[0019]上述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在制备抗肿瘤制剂中的应用。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沉淀

高压均质联用法制备,将莪术醇生产成为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并将其为首次提出。
[0022]2、药物在生理条件下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受粒度、形状以及晶型等物理参数的影响,与纯药物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和PDI的减小使其释药率显著提高,能够解决莪术醇的溶解度小,给药剂量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a为实施例2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图。
[0024]图1b为实施例2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Zeta电位图。
[0025]图2a为实施例2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的外观图。
[0026]图2b为实施例2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外观图。
[0027]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SEM图。
[0028]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0]实施例1
[0031]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制备方法如下:
[0032]1)称取莪术醇,用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有机相;
[0033]2)将稳定剂溶于纯净水中,得到水相;
[0034]3)在0℃、避光条件下快速搅拌,将有机相缓慢加至水相中,使莪术醇均匀分散在水相中,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粗混悬液;
[0035]4)将粗混悬液依次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和微射流高压均质处理,得莪术醇脂质纳米
混悬剂;
[0036](一)稳定剂对制备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影响
[0037]1)将50.0mg莪术醇完全溶解于2mL无水乙醇中,得到有机相。
[0038]2)如表1称取稳定剂各50.0mg溶解于80mL纯净水中,得到水相。
[0039]3)在0℃、避光条件下快速搅拌,将含莪术醇的无水乙醇溶液缓慢注射到水相中,搅拌30min,45℃旋转蒸发除去微量乙醇,得到粗混悬液。
[0040]4)将粗混悬液先利用高速剪切机,于20000rpm剪切5min进行高速剪切处理。然后将所得混合溶液通过微射流,在10.9
×
107Pa压力条件下均质5次进行微射流高压均质处理,得到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相同方法制备3批样品,采用粒度仪对所得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粒径、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
[0041]表1
[0042][0043][0044]采用以平均粒径越小、PDI值越小、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为稳定性评价指标,由表1可见在以上众多复合稳定剂组合中,以蛋黄卵磷脂、PVP和泊洛沙姆188联合使用,降低粒径显著,稳定性较好,因此本专利技术优选稳定剂为蛋黄卵磷脂、PVP和泊洛沙姆188的组合。
[0045](二)药物与稳定剂比例的对制备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影响
[0046]1)将50.0mg莪术醇完全溶解于2mL无水乙醇中,得到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莪术醇和稳定剂制成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羧甲基淀粉钠、泊洛沙姆188、PVP、吐温

80、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蛋黄卵磷脂、PVP和泊洛沙姆188的组合。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莪术醇,用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有机相;2)将稳定剂溶于纯净水中,得到水相;3)在0℃、避光条件下快速搅拌,将有机相缓慢加至水相中,使莪术醇均匀分散在水相中,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粗混悬液;4)将粗混悬液依次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和微射流高压均质处理,得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莪术醇脂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稳定剂为泊洛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江何芳宁宝入李建潮曹莲蕊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