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型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64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于便携式移动电话,传呼机内的、具有2线圈、4极磁极、6个换向片的扁平型振动马达,通过使线圈串联的方式在中交点连接,使其即拥有马达的两相驱动特性,又具有马达的单相驱动特性;同时通过在硬PCB板电路板上安装电容与碳膜电阻,降低了马达运转在电流发生反转时,在两个换向片的交界处产生换向火花,降低了电磁干扰,提高了马达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马达在工作中的启动不良问题,不仅降低了马达对电刷的工艺成型难度,并且提高了马达在大批量时的合格率,将为移动电话、寻呼机等个人通讯系统提供一种价格更低廉,工作更高效,结构更简单的扁平型振动马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安装在便携式移动电话,寻呼机等个人通信系统内,用来向用户提供振动信息用的扁平型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在便携式个人通讯系统中的移动电话、寻呼机等中也在进行着向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的趋势发展;而向上述器具提供振动功能用的扁平型振动马达也在进行着一场以毫米级为单位的激烈竞争。大家都知道,个人通讯系统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提醒用户有信息呼入,目前最为广泛的就是采用音乐,振铃功能,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使机器本身颤抖的方式来提醒用户有信息呼入。这种功能尤其适用于在人群密集的环境,或者在人们熟睡后的夜晚,以避免惊扰他人和产生噪音。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就是向上述个人通讯系统提供振动功能的扁平型振动马达。图1是现有扁平型振动马达的整体剖视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这种扁平型振动马达包含一个下机壳1;下机壳1上的中心轴6;粘接在下机壳1上的软PCB电路板10;所述软PCB电路板10的一端上焊接着一对电刷7;另一端通过其延伸至下机壳1外部的焊点12与外部电源相连。同时,下机壳1的平面上粘接着磁钢2;该磁钢2具有磁极2倍数以上的极性,如2极、4极、6极、8极、12极。由上述零件组成的是被称为马达的定子组件。相对于这些固定的定子组件而言可旋转的是围绕中心轴6、由硬PCB板电路板3、换向片13、线圈4、含油轴承5等零件组成的转子9。所述的转子9被偏心地设计,使其可以在旋转时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如上所述,转子9处于定子组件的上方,使其硬PCB板电路板3下面的换向片13能与定子组件上的电刷7端部滑动接触,并被电刷7弹性地支撑着。同时,转子9被安置于由上机壳11与下机壳1组成的平行于定子组件并且与中心轴6相垂直的轴向空间。所述的上机壳11中心有一个粘性垫片8。在转子9上,线圈4被按一定方向绕制并按一定角度安装在硬PCB板电路板3上。通常情况下线圈4为4个,也有3个或2个,这些线圈4通常根据马达的驱动方式被安置在硬PCB板电路板3的一侧。为此,外部电源通过焊点12进入软PCB电路板10,然后通过焊接在软PCB电路板10上的电刷7传到换向片13,再通过硬PCB板电路板3上的电路传至线圈4,通过使线圈4产生磁场与磁钢2上产生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促使转子9旋转并产生离心力。这样的离心力会通过中心轴6传到下机壳1与上机壳11上,特别是当下机壳1固定在个人通信系统的固定部位上时,这样的离心力会通过个人通信系统的固定部位使机器本身振动起来,从而提醒用户有信息呼入。为了产生上述的振动力,现有的马达大都采用四相驱动方式,但是四相驱动方式由于在工艺上成本上都难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因此,出现了马达的多种驱动方式,如三相驱动方式、二相驱动方式及单相驱动方式。但是,无论是上述的何种驱动方式,都很难维持马达的持续驱动力,原因在于当线圈4和磁钢2产生相互作用并使转子9旋转时,硬PCB板电路板3上的换向片13会在电刷7上移动,在电刷7滑过换向片13上的不同区域时,线圈4中的电流方向会产生反转并在磁极变换的瞬间产生无电流区域而发生丧失驱动力。特别是当这样的马达大批量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品。如在2极四相驱动方式的马达中,一对电刷7的夹角为180度,换向片13为4个。如图2、图3所示。正常马达的电刷7会接触到换向片13上a与c的位置,这样电流就会进入换向片13的a位置经过线圈4a至4b,然后从换向片13的c上出来。通电后的线圈4a、4b就会产生磁场与磁钢2上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来促使转子9旋转。同样,当电刷7接触到换向片13上b与d的位置时,电流就会进入换向片13的b位置经过线圈4c至4d,然后从换向片13的d上出来,如此重复循环。马达就会的磁力的作用下使转子9旋转而产生振动力,如图3、图4所示。问题在于,线圈4的这种连接方式会在工艺上对电刷7的成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知道,在实际的马达生产过程当中,要使一对电刷7按规定的成型要求制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并且在马达的生产过程中也难以保证电刷7不因为人为、设备原因遭到破坏,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会使马达的内部产生细微的差异,正是这种细微的差异会引起马达在大批量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品。如图5、图6所示,在2极四相驱动方式的马达中,电刷7的夹角为180度。但当一对电刷7的成型角度大于180度时,实际上电刷7就会偏离中心接触点h,就会在换向片13上产生不通电区域。图7、图8是2极四相驱动方式的马达中,当一对电刷7的成型角度小于180度时,实际上电刷7就会偏离中心接触点h,也会在换向片13上产生不通电区域。同时,2极四相驱动方式的马达中,无论是对线圈的绕制工艺、焊接工艺还是成本核算,都难以适应市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还有,马达在工作时由于电刷7会因转子9的旋转会滑过换向片13上的不同区域,此时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反转。而电流的反转会在两个换向片13的交界处产生换向火花;这种产生的换向火花一方面会产生电磁干扰,另一方面还会烧炙换向片13与电刷7,使马达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两线圈、四极磁极、六换向片的扁平型振动马达,并使两线圈通过串联的方式,也就是使线圈在中交点上连接在一起的方法,从而使电刷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同时又可使马达安两相驱动方式和单相驱动方式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前提下,使电刷的成型角度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从而可降低电刷的工艺成型难度,提高马达在大批量生产时的合格率。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马达的线圈电路上安装电容,从而降低电流在反转时在两个换向片的交界处产生的换向火花。本专利技术的再有一个目的就是在马达的线圈电路上安装碳膜电阻,用来降低电流在反转时在两个换向片的交界处产生的换向火花。木专利技术的扁平型振动马达,具有以下一些技术特征包含一个下机壳;连接在下机壳上的中心轴;粘结在下机壳上的软PCB电路板,及与软PCB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的一对电刷;粘结在下机壳平面上的,具有4极磁极特性的磁钢;围绕中心轴以偏心设计的硬PCB电路板,其下面平面上具有磁极2倍数以上的换向片,所述的换向片与电刷端部滑动接触;线圈安装在硬PCB电路板上面,并按一定次序依次通电的2个线圈,所述的线圈通过串联方式,以一定的夹角附在硬PCB电路板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线圈与硬PCB电路板上的焊点连接,所述的焊点与硬PCB电路板下面的换向片以电路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电容连接于硬PCB电路板上面,以焊接方式与硬PCB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在一起;安装在2个线圈中间的振子;含油轴承围绕中心轴并以注塑方式与硬PCB电路板、线圈、电容、振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转子组件;上机壳与下机壳上的中心轴连接,并能盖在下机壳上面的一部分,所述的上机壳中心有一个粘性垫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的夹角为80度至110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2个线圈的夹角为135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扁平型振动马达还包含其它技术特征包括一个下机壳;连接在下机壳上的中心轴;粘结在下机壳上的软PCB电路板,及与软PCB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的一对电刷;粘结在下机壳平面上的,具有4极磁极特性的磁钢;围绕中心轴以偏心设计的硬PCB电路板,其下面平面上具有磁极2倍数以上的换向片,所述的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平型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下机壳;连接在下机壳上的中心轴;粘结在下机壳上的软PCB电路板,及与软PCB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的一对电刷;粘结在下机壳平面上的,具有4极磁极特性的磁钢;围绕中心轴 以偏心设计的硬PCB电路板,其下面平面上具有磁极2倍数以上的换向片,所述的换向片与电刷端部滑动接触;线圈:安装在硬PCB电路板上面,并按一定次序依次通电的2个线圈,所述的线圈通过串联方式,以一定的夹角附在硬PCB电路板上,并通过焊接 的方式使线圈与硬PCB电路板上的焊点连接,所述的焊点与硬PCB电路板下面的换向片以电路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电容:连接于硬PCB电路板上面,以焊接方式与硬PCB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在一起;安装在2个线圈中间的振子;   含油轴承:围绕中心轴并以注塑方式与硬PCB电路板、线圈、电容、振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转子组件;上机壳:与下机壳上的中心轴连接,并能盖在下机壳上面的一部分,所述的上机壳中心有一个粘性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绍平方绍斌郑向超干方飞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