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0630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尺寸大、耗能高、透镜易产生径向摇晃的技术问题,特别适用于小型照相机或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兼做框架和导磁体的磁轭壳体,固设在磁轭壳体内侧面上的磁石,设置在磁轭壳体内装有透镜的透镜支撑体,设置在透镜支撑体外周的线圈,透镜支撑体的前端设有前侧板式弹簧,后端设有后侧板式弹簧,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侧喷涂或电镀有一导磁层,由具有导磁性质的材料制成,能够聚集更多磁力线穿过线圈,提高电磁感应力,可更有效地利用磁场,从而节约电能。导磁层与透镜支撑体及线圈紧密贴合在一起,不需要留有空气间隙,因此驱动装置的结构更紧凑、小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照相机、摄 像机或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等设备上以驱动镜头移动从而调解焦距的镜头 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照相机其调节焦距的驱动装置通常包括步进电机、齿轮、凸轮及连杆等构件组成,如中国专利文献CN2938165Y公开了 一种具有稳定自动对 焦功能的镜头结构,包括壳体、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镜头模块及弹 性组件,所述马达设置于该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并固定于 该马达的轴心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与该第一齿轮垂直地啮合 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的上表面具有一螺旋状斜面,所述镜头模块设置于该 壳体内,并且镜头模块具有一与第二齿轮的螺旋状斜面接触的凸块。其中涉 及电机、两个齿轮、壳体、螺旋斜面和凸块及镜头模块,部件众多,使得照 相机的尺寸较大,传动复杂,因此很难适应照相机小型化的趋势。为适应相机小型化的需要, 一种采用利用磁场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使用 越来越广泛,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35200Y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 括一安装在底座上的具有带圆孔的方形外廓并兼为透镜驱动装置的外部筐体 的磁辄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与线圈,磁轭环的圓孔中设置有带一透镜 载体的透镜,该透镜载体的前后各设置有带前侧垫片的前侧弹簧与带后侧垫 片的后侧弹簧。这种技术方案的原理是将线圈置于磁石产生的磁场中,给线 圈通电使其受到电磁力的驱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透镜载体移动,将 透镜驱动到预定的位置。由于这种装置无需电机、齿轮、凸轮、螺杆等传动 工具因此体积小,且制作与装配工艺简单。但上述专利文献所批露的技术方案,磁石产生的磁力线较为分散,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较小,使得驱动带有 镜头的载体的电磁力也较小。要使其达到驱动带有镜头的载体的目的,需要 增大线圈的长度或加大线圈中的电流,而增加线圈的长度就必然会加大驱动 装置的尺寸。因此,目前一般生产厂家都是采用加大线圈中的电流的方法, 这就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并且透镜驱动装置的磁路是经磁石的 一极到环口 , 再沿环口回到磁石另 一极。即所述磁路依靠环口来完成,这需要在磁石与线 圈之间、线圈和载体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这不利于将驱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得更加紧凑,而且也不利于线圈和载体之间的固定。另外,在透镜支撑体沿 光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易受到径向的力而摇晃,导致透镜拍摄到的图像模 糊。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并且磁 石产生的磁力线更为集中以增大驱动镜头载体作用力的透镜驱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一个作为框架的 磁轭壳体,设置在所述磁轭壳体内装有透镜的透镜支撑体,固定设置在所述 透镜支撑体外周的线圈;所述》兹轭壳体内侧面上固定有磁石;所述透镜支撑 体的前端设有前侧板式弹簧,后端设有后侧板式弹簧;所述前侧板式弹簧固 设于所述磁轭壳体内部前侧,所述后侧板式弹簧固设于所述磁轭壳体内部后 侧;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外周面和所述线圈之间设有导磁层。所述导磁层为喷涂或电镀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外周面上的导磁性材料层。所述导磁层的轴向尺度大于线圈的轴向尺度。所述导》兹层的厚度为0.005mm-0.02mm。所述前侧板式弹簧和所述后侧板式弹簧均包括外周部和内周部,所述内 周部和外周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緩冲部。所述緩冲部包括至少三条在同 一平面内基本平行的臂部,相邻的两条臂部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相邻的两个弧形连接部的弧形方向相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本技术利用磁石、f兹扼壳体和导》兹层共同配合来形成》兹路结构。 设置在线圈和透镜支撑体之间的导磁层,由具有导磁性质的材料制成,能够 聚集更多磁力线穿过线圈,增强线圈附近的磁场,相应地提高了电磁感应力, 更有效地利用了磁场,同时由于磁感应强度变大,线圈中的电流可适当调小, 因此可节约电能,方便使用者在外出时长时间地使用。2. 导磁层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导磁层与透镜支撑体及线圈紧密贴合 在一起,不需要设置空气气隙,可使得驱动装置更小巧,结构更紧凑。3. 所采用的板式弹簧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设置的緩冲部包括至少三条在 同一平面内基本平行的臂部,相邻的两条臂部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相 邻的两个弧形连接部的弧形方向相反,能够相互抵消彼此之间所受到的力的 冲击,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能够抵挡本技术装置在与弹簧平行方 向上受到的冲击力,使弹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不易损坏。同时保证透镜 支撑体在沿光轴方向移动时不会产生偏移和摇晃。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 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组合状态的前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视图4(a)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前侧板式弹簧的示意图; 图4(b)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后侧板式弹簧的示意图; 图5 (a)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透镜支撑体定位配合部 分的结构示意图5 (b)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基座定位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6 (a)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通电前的剖面视图; 图6 (b)为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的实施例通电后的剖面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透镜,3-透镜支撑体,4-磁轭壳体,5-磁石, 5a^兹石的侧棱部位,5b-弧形面,6-线圈,7-前侧垫片,8a-前侧板式弹簧, 8b-后侧板式弹簧,9-后侧垫片,10-基座,ll-导磁层,84-外周部,88-内 周部,85-緩冲部,85a-臂部,12-导电端子,87-弧形连接部,30-底座,30a-凹槽,31-透镜支撑体的底部,39-透镜支撑体的顶部,3a-定位块,10a-定位 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图1,图2,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 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能够详细说明该实施例的特点,配合附图说明如 下参考图1,》兹辄壳体4内侧顶部固定有前侧板式弹簧8a, ^兹轭壳体4的 底部设有基座10,基座10上固定有后侧板式弹簧8b。磁轭壳体4与基座10 之间采用嵌合配套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磁轭壳体4内侧的四个角部镶嵌有磁 石5。磁轭壳体4内中部设有透镜支撑体3,透镜支撑体3上装有透镜2,透 镜支撑体3通过前侧板式弹簧8a与石兹扼壳体4内侧顶部相连接,通过后侧板 式弹簧8b与磁轭壳体底部的基座10相连接。透镜支撑体3的外周喷涂或电 镀有导磁层11,在导磁层11的外周缠绕有线圈6。线圈6通电后受到电磁力, 驱动透镜支撑体3沿透镜光轴方向进行移动,给线圈6通相反方向的电流, 透镜支撑体3沿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本文中所称"前侧"与"后侧"的位置关 系都是相对于照相机所拍摄的物体而言的,就是离所拍摄物体近的位置用 "前侧"来表示,反之则用"后侧"来表示。磁轭壳体4由具有导磁性质的材料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等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中心贯通的方形外廓。^兹轭壳体4既是磁轭,同时又可作为框架,其他部件都可以磁轭壳体4为基础进行嵌合组装,省去了如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作为框架的磁轭壳体,设置在所述磁轭壳体内装有透镜的透镜支撑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外周的线圈;所述磁轭壳体内侧面上固定有磁石;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前端设有前侧板式弹簧,后端设有后侧板式弹簧;所述前侧板式弹簧固设于所述磁轭壳体内部前端,所述后侧板式弹簧固设于所述磁轭壳体内部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侧和所述线圈之间还设有导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方邵彬韩燕金道晓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