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22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2
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其包括外部设置的提升机壳体,提升机壳体一侧底部设置有加料斗,提升机壳体底部设置的底座以及提升机壳体底部设置的用于传动的转轴,还包括监控机构、出料斗、调节机构、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排污门,所述提升机壳体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机构,提升机壳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出料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监控机构包括轴承座、圆柱、通孔和刻度线,轴承座固定在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从动轮即转轴位置进行监控,便于在发生移位时及时发现调整,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出料管,有利于使用。有利于使用。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


[0001]本技术涉及提升机,具体为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

技术介绍

[0002]斗式提升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适于输送粉状,粒状及小块状的无磨琢性及磨琢性小的物料,如:煤、水泥、石块、砂、粘土、矿石等,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作环境与作业需求的不断改变,人们对于物料的输送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广泛应用于轻合金生产领域。
[0003]传统的斗式提升机存在明显的缺陷:从动轮和转轴发生移位时不易观察,可能会导致从动轮和转轴移位损坏,且出料口仅有一个,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斗式提升机存在明显的缺陷:从动轮和转轴发生移位时不易观察,可能会导致从动轮和转轴移位损坏,且出料口仅有一个,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外部设置的提升机壳体,提升机壳体一侧底部设置有加料斗,提升机壳体底部设置的底座以及提升机壳体底部设置的用于传动的转轴,还包括监控机构、出料斗、调节机构、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排污门,所述提升机壳体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机构,提升机壳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出料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
[0006]所述监控机构包括轴承座、圆柱、通孔和刻度线,轴承座固定在转轴上,轴承座的顶端固定有圆柱,圆柱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
[0007]优选的,所述提升机壳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提升机壳体的顶端安装有从动轮,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轮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提升机壳体后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门。
[0009]优选的,所述提升机壳体拼接处对应圆柱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通过腔、第二通过腔、隔板、L型转柱和转动挡板,第一通过腔位于出料斗内部的一侧,第二通过腔位于出料斗内部的另一侧,出料斗内侧的底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端安装有贯穿出料斗的L型转柱,L型转柱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挡板。
[0011]优选的,所述L型转柱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圆柱与转轴上安装的轴承座连接,圆柱与提升机壳体拼接处穿过,圆柱上开设的刻度线位于提升机壳体拼接处标识出此时的刻度数,当转轴即从动轮发生位移时,圆柱上的刻度线便会由提升机壳体拼接处上移或下移,从而确定转
轴位置,避免转轴即从动轮移位,保证使用性能,当需要调节至第一出料管出料时,转动L型转柱,L型转柱转动带动转动挡板转动,使得转动挡板位于第二通过腔的上方,在出料时,物料便由第一通过腔进入到第一出料管,当需要调节至第二出料管出料时,转动L型转柱,L型转柱转动带动转动挡板转动,使得转动挡板位于第一通过腔的上方,在出料时,物料便由第二通过腔进入到第二出料管,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从动轮即转轴位置进行监控,便于在发生移位时及时发现调整,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出料管,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监控机构设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右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出料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提升机壳体;2、加料斗;3、底座;4、转轴;5、监控机构;51、轴承座;52、圆柱;53、通孔;54、刻度线;6、伺服电机;7、从动轮;8、传动皮带;9、出料斗;10、调节机构;101、第一通过腔;102、第二通过腔;103、隔板;104、L型转柱;105、转动挡板;11、第一出料管;12、第二出料管;13、排污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由图1

4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包括外部设置的提升机壳体1,提升机壳体1一侧底部设置有加料斗2,提升机壳体1底部设置的底座3以及提升机壳体1底部设置的用于传动的转轴4,还包括监控机构5、出料斗9、调节机构10、第一出料管11、第二出料管12、排污门13、轴承座51、圆柱52、通孔53、刻度线54、第一通过腔101、第二通过腔102、隔板103、L型转柱104和转动挡板105,提升机壳体1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机构5,提升机壳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9,出料斗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10,出料斗9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料管11和第二出料管12,转轴4位于提升机壳体1内部安装有从动轮;
[0021]监控机构5包括轴承座51、圆柱52、通孔53和刻度线54,轴承座51固定在转轴4上,轴承座51的顶端固定有圆柱52,圆柱52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54。
[0022]提升机壳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6,提升机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从动轮7,伺服电机6通过传动皮带8与从动轮7连接,便于伺服电机6进行传动。
[0023]提升机壳体1后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门13,便于通过排污门13进行排污。
[0024]提升机壳体1拼接处对应圆柱52位置处开设有通孔53,便于对圆柱52进行限位,且可用于圆柱52移动进行参考。
[0025]调节机构10包括第一通过腔101、第二通过腔102、隔板103、L型转柱104和转动挡板105,第一通过腔101位于出料斗9内部的一侧,第二通过腔102位于出料斗9内部的另一
侧,出料斗9内侧的底部设置有隔板103,隔板103的顶端安装有贯穿出料斗9的L型转柱104,L型转柱104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挡板105,使用时,当需要调节至第一出料管11出料时,转动L型转柱104,L型转柱104转动带动转动挡板105转动,使得转动挡板105位于第二通过腔102的上方,在出料时,物料便由第一通过腔101进入到第一出料管11,当需要调节至第二出料管12出料时,转动L型转柱104,L型转柱104转动带动转动挡板105转动,使得转动挡板105位于第一通过腔101的上方,在出料时,物料便由第二通过腔102进入到第二出料管12,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0026]L型转柱104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L型转柱104使用防滑性不足。
[0027]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圆柱52与转轴4上安装的轴承座51连接,圆柱52与提升机壳体1拼接处穿过,圆柱52上开设的刻度线54位于提升机壳体1拼接处标识出此时的刻度数,当转轴4即从动轮发生位移时,圆柱52上的刻度线54便会由提升机壳体1拼接处上移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包括外部设置的提升机壳体(1),提升机壳体(1)一侧底部设置有加料斗(2),提升机壳体(1)底部设置的底座(3)以及提升机壳体(1)底部设置的用于传动的转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机构(5)、出料斗(9)、调节机构(10)、第一出料管(11)、第二出料管(12)和排污门(13),所述提升机壳体(1)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机构(5),提升机壳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9),出料斗(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10),出料斗(9)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料管(11)和第二出料管(12);所述监控机构(5)包括轴承座(51)、圆柱(52)、通孔(53)和刻度线(54),轴承座(51)固定在转轴(4)上,轴承座(51)的顶端固定有圆柱(52),圆柱(52)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合金生产用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壳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6),提升机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稷锋闫武兴赵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新星轻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