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宝祥专利>正文

充电自动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70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自动换挡装置,由稳压电路1提供直流电压,与稳压电路1相接有取样电路2,取样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压识别电路3相接,电压识别电路3的输出端接脉冲振荡电路4,脉冲振荡电路4的输出端接隔离输出电路5。可根据欲充电的蓄电池的容量自动换挡,防止过充电及停充电以后电瓶自放电,降低了充电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充电自动换挡装置。目前的充电机在对各种蓄电池充电时,必须根据欲充电的蓄电池的容量,进行人工换挡,以避免过充电,这样,人们在操作时便感觉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人工换挡,可实现自动换挡的充电自动换挡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充电自动换挡装置,由稳压电路1提供直流电压,与稳压电路1相接有取样电路2,取样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压识别电路3相接,电压识别电路3的输出端接脉冲振荡电路4,脉冲振荡电路4的输出端接隔离输出电路5。所述的取样电路2由串联相接的电阻R1、R2、R3,串联相接的电阻R4、R5、R6、串联相接的电阻R7、R8、二极管D1、D2、D3、D4、D5及电容C1相接组成,电阻R1、R4、R7的一端相接并与电容C1及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3、R6、R8的一端相接与稳压管D5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2、D3、D4的负极与稳压管D5的负极相接。所述的电压识别电路3由异或门电路IC1及与其“3”脚相接的二极管D8、“4”脚相接的二极管D7、“11”脚相接的二极管D6组成。所述的脉冲振荡电路4由振荡器IC2及与其“7”脚相接的三极管Q2,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电阻R9、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接的二极管D9、电阻R11,与振荡器“6”、Q2的集电极相接的二极管D9、电阻R11,与振荡器IC2“6”、“2”脚相接的电容C2、与“8”、“4”脚相接的电阻R10相接组成。所述的隔离电路5由光电耦合器IC3及与其相接的电阻R12、R13、二极管D10组成。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选用了取样、识别、振荡电路,使得充电机可根据所接蓄电池的容量,向蓄电池充电,当充电充足时便可脉冲充电,可防止过充电,也可防止停充电以后电瓶自放电而使电压下降,使蓄电池保持在充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充电自动换挡装置,由稳压电路1提供直流电压,与稳压电路1相接有取样电路2,取样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压识别电路3相接,电压识别电路3的输出端接脉冲振荡电路4,脉冲振荡电路4的输出端接隔离输出电路5。如图2所示所述的取样电路2由串联相接的电阻R1、R2、R3,串联相接的电阻R4、R5、R6、串联相接的电阻R7、R8、二极管D1、D2、D3、D4、D5及电容C1相接组成,电阻R1、R4、R7的一端相接并与电容C1及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3、R6、R8的一端相接与稳压管D5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2、D3、D4的负极与稳压管D5的负极相接。所述的电压识别电路3由异或门电路IC1及与其“3”脚相接的二极管D8、“4”脚相接的二极管D7、“11”脚相接的二极管D6组成。所述的脉冲振荡电路4由振荡器IC2及与其“7”脚相接的三极管Q2,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电阻R9、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接的二极管D9、电阻R11,与振荡器IC2“6”、“2”脚相接的电容C2、与“8”、“4”脚相接的电阻R10相接组成。所述的隔离电路5由光电耦合器IC3及与其相接的电阻R12、R13、二极管D10组成。工作原理取样电路供三组6V(R1-R3)、12V(R4-R6)、24V(R7-R8)当电瓶电压低于6.8V时,集成电路IC1输出端没有输出,充电机用恒流充电,当电瓶电压大于6.8V时,电瓶基本充足,集成电路IC1的“1”脚为高电平,“2”脚为低电平,“3”脚为高电平产生控制信号至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2产生振荡信号经光电耦合器IC3送至充电机,使充电机为充电0.5秒,停2秒的脉冲充电,目的是防止过充电损坏电瓶,也可防止停充电以后,电瓶自放电而使电压下降、使电瓶总保持在充足状态,当电瓶电压大于7V时,集成电路IC1“1”、“2”脚均为高电平,使充机为恒流充电。同时,当“5”脚大于13.6V、“6”脚为16.2V或“12”脚大于27.2V时,其控制电路亦会产生振荡信号、控制充电机脉冲充电。使用时,将输入端D、E与电瓶并接后接充电机的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出端AB可与充电机的控制元件(可控硅等)相接,亦可将AB端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后接继电器、继电器的电接点控制充电机开关,使得充电机脉冲充电。当AB端无信号输出时,充电机恒流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稳压电路[1]提供直流电压,与稳压电路[1]相接有取样电路[2],取样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压识别电路[3]相接,电压识别电路[3]的输出端接脉冲振荡电路[4],脉冲振荡电路[4]的输出端接隔离输出电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稳压电路[1]提供直流电压,与稳压电路[1]相接有取样电路[2],取样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压识别电路[3]相接,电压识别电路[3]的输出端接脉冲振荡电路[4],脉冲振荡电路[4]的输出端接隔离输出电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电路[2]由串联相接的电阻R1、R2、R3,串联相接的电阻R4、R5、R6、串联相接的电阻R7、R8、二极管D1、D2、D3、D4、D5及电容C1相接组成,电阻R1、R4、R7的一端相接并与电容C1及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3、R6、R8的一端相接与稳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宝祥
申请(专利权)人:柳宝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