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066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以及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获取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将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进行比较;根据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的比较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爆震强度因子作为对点火提前角和EGR率进行调整的依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爆震方法容易对发动机的燃烧状态的延续性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机的燃烧状态的延续性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机的燃烧状态的延续性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点燃式发动机而言,由于燃料成分如辛烷值、运行条件如进气温度等的变化极易引发爆震,导致活塞熔顶、拉缸等严重故障。如何有效控制爆震,并尽可能维持动力性和经济性不变,一直是行业难题。传统控制爆震的方法是,当通过爆震传感器检测到爆震能量超过限值后,则立即推迟点火提前角,不再超过时,则缓慢恢复点火提前角。
[0003]然而,传统控制爆震的方法,尽管可以控制爆震,但推迟点火提前角,会导致燃烧放缓,进而降低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仅通过爆震能量一个维度作为点火角推迟与否的依据,并未考虑到发动机燃烧状态的延续性,比如发动机持续爆震后,接着后几个循环,由于信号干扰等原因,爆震传感器检测到的爆震能量过低,便立即恢复点火角,也极易导致发动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爆震方法容易对发动机的燃烧状态的延续性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以及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获取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将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进行比较;根据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的比较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
[0006]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的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构建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
[0007]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构建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的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的权重系数k1和爆震频次f的权重系数k2;根据权重系数k1和权重系数k2,获取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为:Q=k1q+k2f。
[0008]进一步地,获取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的方法包括:获取极限爆震能量q0,根据极限爆震能量q0判断当前燃烧循环是否发生爆震;在发动机的前N个燃烧循环中统计实际爆震发生的次数n,根据f=n/N得到爆震频次f。
[0009]进一步地,根据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的比较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当Q>Q0时,对点火提前角进行后撤;当Q≤Q0时,判断点火提前角是否进行后撤,并根据所后撤情况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
[0010]进一步地,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之后,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对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情况,对发动机的EGR率进行调整。
[0011]进一步地,当Q>Q0时,对点火提前角进行后撤之后,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还
包括:增大发动机的EGR率。
[0012]进一步地,当Q≤Q0时,判断点火提前角是否进行后撤,并根据点火提前角的后撤情况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当点火提前角进行后撤后,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恢复;当点火提前角未进行后撤,维持当前的点火提前角,并对EGR率进行调整。
[0013]进一步地,当点火提前角未进行后撤,维持当前的点火提前角,并对EGR率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检测发动机的当前EGR率;将发动机的当前EGR率与发动机的初始EGR率进行比较,并根据发动机的当前EGR率与发动机的初始EGR率的比较结果对发动机的EGR率进行调整。
[0014]进一步地,根据发动机的当前EGR率与发动机的初始EGR率的比较结果对发动机的EGR率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发动机的当前EGR率大于发动机的初始EGR率时,控制发动机的EGR率减小;当检测到发动机的当前EGR率小于或等于发动机的初始EGR率时,控制发动机的EGR率维持在发动机的当前EGR率。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构建双维度的爆震强度因子,并利用爆震强度因子作为对点火提前角和EGR率进行调整的依据,调整方式更加合理,可以充分考虑发动机燃烧状态的延续性,避免偶发因素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缸压控制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该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以及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获取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将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进行比较;根据爆震强度因子Q与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的比较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
[0019]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通过爆震频次f以及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使得爆震强度因子Q能够从爆震频次f以及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并根据爆震强度因子Q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通过两个维度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更加合理,可以充分考虑发动机的燃烧状态的延续性,避免偶发因素带来的问题,也减小了发动机损坏的可能。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爆震方法容易影响发动机的燃烧状态的延续性的技术问题。
[0020]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的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构建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
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便于建立合理的判断和控制标准,以便于更好地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的值,进而便于更好地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具体地,通过爆震传感器检测到爆震能量,依次判断当前燃烧循环是否发生爆震。
[0021]具体地,根据获取的爆震频次f和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构建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的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的权重系数k1和爆震频次f的权重系数k2;根据权重系数k1和权重系数k2,获取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为:Q=k1q+k2f。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建立爆震强度因子的二维函数,能够便于准确获取爆震强度因子Q的值,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便于更好地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的权重系数k1和爆震频次f的权重系数k2可以通过试验标定进行确定。
[0022]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的方法包括:获取极限爆震能量q0,根据极限爆震能量q0判断当前燃烧循环是否发生爆震;在发动机的前N个燃烧循环中统计实际爆震发生的次数n,根据f=n/N得到爆震频次f。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便于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以及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根据获取的所述爆震频次f和所述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获取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将所述爆震强度因子Q与所述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进行比较;根据所述爆震强度因子Q与所述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的比较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爆震频次f和所述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确定爆震强度因子Q的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所述爆震频次f和所述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构建所述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爆震频次f和所述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构建所述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当前循环爆震能量q的权重系数k1和所述爆震频次f的权重系数k2;根据权重系数k1和权重系数k2,获取所述爆震强度因子Q的计算公式为:Q=k1q+k2f。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爆震频次f的方法包括:获取极限爆震能量q0,根据所述极限爆震能量q0判断当前燃烧循环是否发生爆震;在所述发动机的前N个燃烧循环中统计实际爆震发生的次数n,根据f=n/N得到所述爆震频次f。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爆震强度因子Q与所述极限爆震强度因子Q0的比较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当Q>Q0时,对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后撤;当Q≤Q0时,判断所述点火提前角是否进行后撤,并根据所后撤情况对所述点火提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帅卿李卫卫阳飞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