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6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包括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漏油孔、第二漏油孔和第三漏油孔,所述衬套本体内部开设有润滑腔,所述第一漏油孔与所述润滑腔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一漏油孔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漏油孔与所述润滑腔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二漏油孔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圈连接。有益效果:在衬套本体上设计散热机构,使其衬套本体能够快速的自然散热,从而使得衬套本体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衬套本体分为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套体的材质设计不一样,最终采用双层合金基体的方式,保证衬套本体具有很好的抗磨性能,同时衬套本体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衬套本体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衬套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

技术介绍

[0002]衬套是用于机械部件外,以达到密封、磨损保护等作用的配套件,是指起衬垫作用的环套。在阀门应用领域,衬套在阀盖之内,一般使用聚四氟乙烯或者石墨等耐腐材料,用于密封作用,现有的衬套往往需要人工辅助添加润滑剂或者润滑油才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有时需要频繁添加润滑油,使用较为麻烦,且现有的轴承衬套强度不够,很容易会使整体的震动增大,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包括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漏油孔、第二漏油孔和第三漏油孔,所述衬套本体内部开设有润滑腔,所述第一漏油孔与所述润滑腔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一漏油孔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漏油孔与所述润滑腔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二漏油孔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三漏油孔与所述润滑腔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三漏油孔贯穿所述润滑腔的内圈和所述润滑腔的外圈,所述润滑腔内部通过数量为三个的隔板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衬套本体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每个区域的所述润滑腔相对应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内均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橡胶堵块,所述衬套本体分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材质为低碳钢,所述第二套体材质为铜合金,所述衬套本体上设有散热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内壁刻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与所述橡胶堵块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中心部开设有梅花口,所述进油口为T型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内配设有弧形安装板,所述弧形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板上和所述衬套本体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衬套本体上的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进油口相互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衬套本体上的进风口,所述衬套本体内部设有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的散热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衬套本体外表面涂有耐磨层,所述进风口内部设有防尘滤网,所述进风口的数量和所述散热腔数量均为若干个。
[0011]进一步的,所述衬套本体外表面均匀镶嵌式设有若干根散热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进油口对其润滑腔内部进行快速的充油,然后通过安装机构将橡胶堵块固定在进油口内,防止进油口处漏油,保证了润滑油只会通过漏油孔均匀的慢慢漏出,通过所有的漏油孔设计,使其油对于衬套本体的内外圈处润滑,在衬套本体上设计散热机构,使其衬套本体能够快速的自然散热,从而使得衬套本体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衬套本体分为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套体的材质设计不一样,最终采用双层合金基体的方式,保证衬套本体具有很好的抗磨性能,同时衬套本体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衬套本体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的衬套本体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的安装机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衬套本体;2、第一漏油孔;3、第二漏油孔;4、第三漏油孔;5、润滑腔;6、隔板;7、进油口;8、橡胶堵块;9、第一套体;10、第二套体;11、螺纹杆;12、固定板;13、弧形安装板;14、螺纹孔;15、进风口;16、散热腔;1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漏油孔2、第二漏油孔3和第三漏油孔4,所述衬套本体1内部开设有润滑腔5,所述第一漏油孔2与所述润滑腔5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一漏油孔2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漏油孔3与所述润滑腔5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二漏油孔3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1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三漏油孔4与所述润滑腔5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三漏油孔4贯穿所述润滑腔5的内圈和所述润滑腔5的外圈,所述润滑腔5内部通过数量为三个的隔板6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衬套本体1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每个区域的所述润滑腔5相对应的进油口7,所述进油口7内均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橡胶堵块8,所述衬套本体1分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套体9和第二套体10,所述第一套体9材质为低碳钢,所述第二套体10材质为铜合金,
所述衬套本体1上设有散热机构。
[0025]实施例二:
[0026]请参阅图2

3,所述进油口7内壁刻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与所述橡胶堵块8固定连接的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顶端中心部开设有梅花口,所述进油口7为T型状,所述进油口7内配设有弧形安装板13,所述弧形安装板13上、所述固定板12上和所述衬套本体1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14,所述衬套本体1上的所述螺纹孔14与所述进油口7相互连通。
[0027]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固定板12顶端中心部开设有梅花口,配合梅花工具将其螺纹杆11螺纹旋入进油口7内,配合橡胶堵块8对进油口7进行堵塞,固定板12则会进入进油口7T型端的头部内,然后将弧形安装板13插入进油口7T型端的头部内,此时设计的三处螺纹孔相互对应,另配螺钉插入螺纹孔内,完成最后的固定,且该设计的固定效果更好,弧形安装板13弧形外表面与衬套本体1外表面刚好相匹配吻合。
[0028]实施例三:
[0029]请参阅图1

2,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衬套本体1上的进风口15,所述衬套本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进风口15相连通的散热腔16,所述衬套本体1外表面涂有耐磨层,所述进风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漏油孔(2)、第二漏油孔(3)和第三漏油孔(4),所述衬套本体(1)内部开设有润滑腔(5),所述第一漏油孔(2)与所述润滑腔(5)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一漏油孔(2)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漏油孔(3)与所述润滑腔(5)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二漏油孔(3)一端与所述衬套本体(1)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三漏油孔(4)与所述润滑腔(5)内部相通,且所述第三漏油孔(4)贯穿所述润滑腔(5)的内圈和所述润滑腔(5)的外圈,所述润滑腔(5)内部通过数量为三个的隔板(6)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衬套本体(1)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每个区域的所述润滑腔(5)相对应的进油口(7),所述进油口(7)内均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橡胶堵块(8),所述衬套本体(1)分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套体(9)和第二套体(10),所述第一套体(9)材质为低碳钢,所述第二套体(10)材质为铜合金,所述衬套本体(1)上设有散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型轴承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7)内壁刻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新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五洲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