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060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上设置有盖板;安装框架内设置有充电机,充电机上设置有充电线缆,且充电线缆滑动设置于壳体和安装框架上,该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在充电时,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对充电线缆的运动进行限位,避免扭簧的拉力影响充电线缆充电,在充电完成后,再通过解锁机构解除对充电线缆的限位,即可令充电线缆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自动收线,相比传统的充电系统,无需在每次充电时另行安装充电枪,避免了误操作导致的充电失败,并且收放线缆操作简便、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际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车载充电机通过安装支架集成在汽车内。
[0004]现有的3.3kW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系统通常采用单置标准7芯充电枪进行充电,充电前需将充电枪的两端分别对插车端充电座和交流电源端口,操作繁琐且经常由于误操作如枪头插拔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充电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具备收放充电线缆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上设置有盖板(201);所述安装框架(2)内设置有充电机(3),所述充电机(3)上设置有充电线缆(301)和控制盒(303),且所述充电线缆(301)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和所述安装框架(2)上;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上转动设置有卷线筒(401),所述充电线缆(301)缠绕设置于所述卷线筒(401)上,所述卷线筒(401)上设置有扭簧(402),且所述扭簧(402)与所述支撑框架(4)相连接;所述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固定盘(5),所述卷线筒(401)上设置有棘轮(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内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开设于所述固定盘(5)上的滑槽(601),所述滑槽(601)内滑动设置有滑杆(602),所述滑杆(60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阔崔臻朱福雄杜克虎王远东沈玉平蒋剑耿强孔维强陶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