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443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包括电池包外壳和导线,所述电池包外壳内设有若干个电池模组,且所述电池模组的拐角处设有导线搭接机构,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导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且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头;所述导线搭接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金属导电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模组的拐角处设置一个直角状的导线搭接机构来对导线进行连接,导线较软为软连接,导线搭接机构较硬,为硬连接,本技术方案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来对电池包线路进行连接,既具有软连接的优点,又可克服软连接容易出现绝缘层破损的缺陷,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模组在电池包箱体内排列,多数以串联关系连接,辅以管理系统和高压元器件,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池包。模组之间和模组内部的电池之间的导电连接件,对电池包性能有重要影响。
[0003]按照连接方式的不同,模组之间的导电连接可分为硬连接和软连接两种,硬连接件一般是通过对板材进行机械铣削加工或冲压、折弯而成,虽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硬度较高,难以调整其尺寸及形态,当存在较大的装配公差时,不易调整,而且当模组振动时,连接件与模组之间会产生较大应力,容易断裂。
[0004]软连接件一般是在连接件的两端设置硬化区域,而在其它区域还是薄片叠层状态,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尺寸,能够适应大尺寸公差,也能适应模组振动,因受应力影响而断裂的风险较小。因此,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电连接件主要以软连接为主。
[0005]软连接件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也有缺陷,最常见的缺陷就是绝缘层破损的问题,由于目前电池包越来越紧凑化的设计,导致软连接件与电池包箱体的间隙越来越小,这样就使得软连接件容易与电池包箱体发生摩擦,进而导致绝缘层破损,特别是在模组的拐角处,更是绝缘层破损的高发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具备能够有效降低导线绝缘层破损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由于目前电池包越来越紧凑化的设计,导致软连接件与电池包箱体的间隙越来越小,这样就使得软连接件容易与电池包箱体发生摩擦,进而导致绝缘层破损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包括电池包外壳和导线,所述电池包外壳内设有若干个电池模组,且所述电池模组的拐角处设有导线搭接机构,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导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且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头;
[0008]所述导线搭接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金属导电片,且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契合的T形凸起,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相契合的第一插槽,且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头相契合的第二插槽,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第一插槽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一端设有斜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柱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固定座弹性连接,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第二插槽的一端设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固定座弹性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插头的前端对称设有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呈三角状,所述第一插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契合的第一限位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插头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第一插头之间互相垂直设置,当所述第二插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内时,所述第二凸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抵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插头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端设有U形缺口,且所述第二插头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板为空心结构,且所述限位板内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设有伸缩卡块,所述伸缩卡块的一端设有斜面,且所述伸缩卡块通过限位弹簧与所述连接座弹性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契合的圆形凸起。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柱,且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伸缩卡块相契合的限位凹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第二插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相契合的第三限位孔,且所述第三限位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契合的开口。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拆卸组件,且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顶杆和调节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顶杆,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顶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杆相契合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呈多边形状。
[0018]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通过采用直角状的导线搭接机构,在电池包内部的拐角处来对导线进行转接,目前电池包的设计越来越紧凑,从而导致在采用软连接时,导线与电池包箱体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但是在对电池包的导线进行布线时,又不能过度弯曲导线,因为当导线过度弯曲时,会对导线的绝缘层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大幅度降低弯曲处绝缘层的使用寿命,因此单纯的导线软连接方式,对电池包的紧凑化设计形成制约,而且弯曲处是绝缘层的薄弱处,其更容易发生磨损,通过设置导线搭接机构,这样导线在进行布线时,都是直来直往的,无需弯曲,而且导线搭接机构主要部件都是位于硬质的固定座内的,固定座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不会轻易磨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导线软连接容易出现绝缘层破损的问题,而且对电池包的紧凑化设计制约较小。
[0020]2、该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通过在第一插头的一端设置第一凸
起,同时,在第二插头的一端设置了第二凸起,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之间是相互垂直设置的,当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插接在固定座内后,第一凸起会与第二凸起抵触,由于在第一凸起上设有斜面,因此在第二凸起的抵触下,会给第一凸起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这样在第二凸起和第一限位柱共同的配合下,即可将第一插头固定住,固定效果更好。
[0021]3、该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通过设置限位板,在限位板上设有圆形凸起,通过限位板可以对第二插头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同时,由于固定座是通过T形凸起插接在电池模组上的,为了防止固定座在插接后从电池模组上脱落,还在限位板内设置了一个连接座,在连接座上设有伸缩卡块,相应的,在电池模组上设有限位凸起,连接座是可以转动的,当固定座插接在电池模组上后,需要向下按压限位板,然后才可将第二插头插接到第二插槽内,限位板在向下运动时,会带着连接座及伸缩卡块一起运动,伸缩卡块在向下运动时,会与限位凸起抵触并缩入至连接座内,随后又会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伸入至限位凹槽内,通过伸缩卡块可使固定座与限位凸起卡合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包括电池包外壳(1)和导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外壳(1)内设有若干个电池模组(3),且所述电池模组(3)的拐角处设有导线搭接机构,所述电池模组(3)的一侧设有卡槽(4),所述导线(2)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5),且所述导线(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头(6);所述导线搭接机构包括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内设有金属导电片(8),且所述固定座(7)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槽(4)相契合的T形凸起(9),所述固定座(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5)相契合的第一插槽(10),且所述固定座(7)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头(6)相契合的第二插槽(11),所述固定座(7)靠近所述第一插槽(10)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柱(12),所述第一限位柱(12)的一端设有斜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柱(12)通过第一弹簧(13)与所述固定座(7)弹性连接,所述固定座(7)靠近所述第二插槽(11)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4),且所述限位板(14)通过第二弹簧(30)与所述固定座(7)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5)的前端对称设有第一凸起(501),且所述第一凸起(501)呈三角状,所述第一插头(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12)相契合的第一限位孔(5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6)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二凸起(601),且所述第二插头(6)与所述第一插头(5)之间互相垂直设置,当所述第二插头(6)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11)内时,所述第二凸起(6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501)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线路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6)靠近所述第二凸起(601)的一端设有U形缺口(602),且所述第二插头(6)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6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阔崔臻蒋剑陶广华杜克虎
申请(专利权)人: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