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98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5
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包括:壳体(1)的顶部外表面上靠近检测器前进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3),摄像头(3)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内转动;铲具动力杆(6)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内,其另一端沿靠近检测器前进的方向穿出壳体(1)外,且铲具动力杆(6)的另一端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内摆动;铲具动力杆(6)的另一端还连接有铲具(7);轮子连接轴(9)垂直于检测器的行进方向,安装于壳体(1)底部,轮子连接轴(9)露出于壳体(1)底部的两端连接有转动轮(11),转动轮(11)带动检测器前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器能够对通风管道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无需人为进去检测,方便快捷简单省事。方便快捷简单省事。方便快捷简单省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内检测是指利用管输介质驱动检测器在管道内运行,实时检测和记录管道的变形、腐蚀等损伤情况,并准确定位出现损伤位置的作业。油气管道大多埋地敷设,通过管道内检测可事先发现各种缺陷和损伤,了解各管段的危险程度,可预防和有效减少事故并节约管道维修资金,是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措施。
[0003]通风管道主要应用在工业及建筑工程中,包括电子工业无尘厂房净化系统,医药食品无菌车间净化系统,酒店宾馆、商场医院、工厂及写字楼的中央空调系统,工业污染控制用除尘、排烟、吸油等排风管,工业环境或岗位舒适用送风管,煤矿抽放瓦斯用抽放瓦斯系统,煤矿矿井环境控制用送回风系统等。
[0004]通风管道也常被影视、动漫中开发成逃生及潜入专用路线,但人并不容易钻进去,进去后不仅不容易调整姿势,也不容易进行检测以及清理,不方便且耗费人力物力,因此一种便携的检测仪器,用于检测通风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能够对通风管道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无需人为进去检测,方便快捷简单省事。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外表面上靠近检测器前进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内转动;铲具动力杆,铲具动力杆的一端设置在壳体内,铲具动力杆的另一端沿靠近检测器前进的方向穿出壳体外,且铲具动力杆的另一端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内摆动;铲具,铲具与铲具动力杆的另一端连接;轮子连接轴,垂直于检测器的行进方向,安装于壳体的底部,轮子连接轴的两端露出于壳体的底部;转动轮,转动轮安装于轮子连接轴的两端,用于带动检测器前行。
[0009]进一步的,壳体的顶部外表面上靠近检测器前进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支撑底座,摄像头支撑底座与壳体内设置的驱动机构连接;摄像头安装于摄像头支撑底座的顶部外表面上,驱动机构带动摄像头支撑底座转动,以带动摄像头转动。
[0010]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摄像头转动轴;壳体上与摄像头支撑底座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摄像头转动轴的一端通过通孔与摄像头支撑底座连接;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通过连接皮带与摄像头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第一预设角度为360
°
;第二预设角度为小于等于35
°

[0012]进一步的,铲具动力杆的一端为连接杆,铲具动力杆的另一端为摆动杆;连接杆与
摆动杆成预设角度连接,且摆动杆朝向地面倾斜。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底部且位于连接杆下方,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以支撑铲具动力杆并给铲具动力杆提供支点。
[0014]进一步的,壳体内与检测器行进方向平行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凸轮连接轴,凸轮连接轴上设有凸轮;凸轮的活动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凸轮带动连接杆,以支撑杆为支点在第二预设角度内摆动。
[0015]进一步的,壳体的外表面侧壁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0016]进一步的,转动轮与轮子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
[0017]进一步的,壳体和铲具动力杆、铲具组合后的极限长度为50cm;壳体和轮子连接轴、转动轴承、转动轮组合后的极限宽度为30cm;壳体和摄像头支撑底座、摄像头组合后的极限高度为25cm。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损检测器通过铲具动力杆、铲具、凸轮、支撑杆和凸轮连接轴相互连接运动,使铲具的运动极限角度达到35
°
,使该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在前进过程中,方便清理通风管道内部的垃圾。
[0021]该便携式无损检测器中各个部件的配合尺寸,使该便携式无损检测仪器整体体积小巧,灵活性好便于携带,且在通风管道内部可以灵活操作。
[0022]该便携式无损检测器上设置的摄像头能够基于摄像头支撑底座自行调整转动方向,且摄像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360
°
随意转动,以便对通风管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无需人为进去检测,方便快捷简单省事,比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损检测器的结构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损检测器的剖面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壳体;2-凸轮;3-摄像头;4-摄像头支撑底座;5-照明装置;6-铲具动力杆;7-铲具;8-支撑杆;9-轮子连接轴;10-转动轴承;11-转动轮;12-摄像头转动轴;13-连接皮带;14-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15-凸轮连接轴;16-外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8]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9]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1]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损检测器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损检测器的剖面图,请参看图1和图2。
[0033]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外表面上靠近检测器前进方向的一端安装有摄像头支撑底座4,摄像头支撑底座4的顶部外表面上安装有摄像头3,当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在管道中行进时,将通过摄像头3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检查。
[0034]壳体1内还设有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14和摄像头转动轴12,具体地,设置有摄像头支撑底座4的壳体1的顶部外表面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摄像头转动轴12的一端通过该通孔与摄像头支撑底座4连接,摄像头转动轴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皮带13与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14连接,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损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表面上靠近检测器前进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内转动;铲具动力杆(6),所述铲具动力杆(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铲具动力杆(6)的另一端沿靠近检测器前进的方向穿出所述壳体(1)外,且所述铲具动力杆(6)的另一端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内摆动;铲具(7),所述铲具(7)与所述铲具动力杆(6)的另一端连接;轮子连接轴(9),垂直于检测器的行进方向,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轮子连接轴(9)的两端露出于所述壳体(1)底部;转动轮(11),所述转动轮(11)安装于所述轮子连接轴(9)的两端,用于带动所述检测器前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表面上靠近检测器前进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支撑底座(4),所述摄像头支撑底座(4)与所述壳体(1)内设置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摄像头(3)安装于所述摄像头支撑底座(4)的顶部外表面上,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摄像头支撑底座(4)转动,以带动所述摄像头(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摄像头转动轴(12),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摄像头支撑底座(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摄像头转动轴(12)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摄像头支撑底座(4)连接;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14),所述摄像头转动步进电机(14)通过连接皮带(13)与所述摄像头转动轴(12)的另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尧张浩杨敏王斌姜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