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12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包括:两辊体和橡胶皮带;橡胶皮带为中空结构,外环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安装孔;还包括缓冲结构,包括:管体,贯穿安装孔且设置有若干贯通孔位;内弹簧和活塞结构,安装于管体内部;外弹簧,套设于管体外部,且一端相对于管体固定设置;支撑块,与外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对铸造件进行支撑;活塞杆在内弹簧的作用下与支撑块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高温的铸造件进行承接,且实现承接过程柔性化的输送装置,同时,可通过铸造件的重力而开启气体通道,从而供橡胶皮带内部的气体流出而对铸造件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对上述装置的输送方法进行保护。保护。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如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重力铸造或挤压铸造等多种方式而获得的铸造件在自铸造空腔移出后,虽然已经经过冷却凝固,但仍具有相对的高温,在通过传统的输送装置进行运输和存放的过程中,会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而散发剩余热量,恢复常温的效率较低,而相对高温的铸造件对于现场操作人员而言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0003]另外,在铸造件自铸造空腔移出后,当通过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时,必然会在下落至输送装置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撞击,此种撞击对输送装置和铸造件均容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及方法,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辊体,其中至少一个辊体为主动辊;橡胶皮带,套设于两所述辊体外围,且伴随辊体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铸造件的传送;其中,所述橡胶皮带为中空结构,中间腔体通过平行设置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侧壁围设而成,所述橡胶皮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外环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贯通的安装孔;还包括缓冲结构,通过所述安装孔进行安装,包括:管体,贯穿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孔内壁密封贴合,所述管体位于所述中间腔体内的部分设置有若干贯通孔位;内弹簧和活塞结构,安装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内弹簧设置于所述活塞结构与所述内环壁之间,所述活塞结构包括堵头和活塞杆,所述堵头通过运动控制所述贯通孔位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活塞杆局部延伸至所述管体外部,且与所述管体内壁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外弹簧,套设于所述管体外部,且一端相对于所述管体固定设置;支撑块,与所述外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对铸造件进行支撑;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内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支撑块贴合,且所述内弹簧到达压缩极限时,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管体端部仍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位沿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分布有若干层,且每层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孔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温度及动能缓冲功能的铸造件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炳张新宇张振宇李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精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