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01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收容电路构成体(10)的箱体(15),具有沿电路基板(11)周边设置的框体(16)、及以覆盖电路基板(11)的方式组装到框体16上的盖子(19),在框体(16)上设有面向框体(16)的外周侧的连接器(22、23、24),在盖子(19)和连接器(22、23、24)的对应面上,形成可通过凹凸嵌合来限制液体通过连接器(22、23、24)和盖子(19)的间隙的第一肋材(26A)、第二肋材(26B)、第一肋材容纳槽(28A)、第二肋材容纳槽(28B),因此可防止框体(16)外的液体通过连接器(22、23、24)和盖子(19)的间隙而浸入到框体(16)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电连接箱
技术介绍
作为搭载在机动车上的电连接箱,包括将电路构成体收容在箱体内的结构的装置。电路构成体,具有电路基板、沿电路基板背面布线的母线、和安装在电路基板正面一侧的继电器等开关部件,在母线上通过将其端部弯曲加工为大致L字状而形成端子部。箱体具有框体,以沿着电路基板的周边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该电路基板上;盖子,以从正面一侧覆盖电路基板的方式组装到框体上。在框体上以面向其外周一侧的方式安装有连接器壳体,在连接器壳体内收容有母线的端子部。当线束一侧连接器与连接器壳体嵌合时,线束一侧连接器的端子与母线的端子部连接。此外,作为电连接箱还包括日本特开2003-164039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在上述电连接箱中,水可能会穿过连接器壳体和盖子之间的间隙,而从框体外部浸入到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防止从连接器壳体和盖子的间隙之间浸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箱,在具有开口部的箱体中收容电路基板而成,具有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以使该连接器壳体位于上述开口部内的方式组装到上述箱体中,可与配对连接器嵌合;相对壁部,以沿着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箱体中的上述开口部的内周边缘部上;肋材,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上述箱体的上述相对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向另一个突出,并且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和上述相对壁部之间的空隙中,在和上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肋材容纳槽,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上述相对壁部中、和形成有上述肋材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形成,隔开间隙容纳上述肋材。根据上述结构,当水等液体附着到连接器壳体和盖子之间的间隙中的情况下,通过肋材及容纳该肋材的肋材容纳槽遮挡液体的浸入路径。结果可防止水等液体穿过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箱体的相对壁部之间的空隙而浸入到箱体内。附图说明参照如下附图具体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被搭载在机动车上,设置在电池(未图示)和灯、音响等车载电器(未图示)之间。该电连接箱将从电池提供的电力分配/提供给各电器,并且进行这些电力供给的通电或断电的控制。此外,在图1、图2中,以使其正面一侧朝上的方式对电连接箱进行描绘。但当搭载在机动车上时,如图3所示,电连接箱以如下朝向被收容在继电器箱(未图示)中保险丝盒18位于上侧,连接器21、22、23、24的嵌合开口部41向下开口。该继电器箱被固定在车体(未图示)上。在以下说明中,上下方向以图3为基准。并且,图3中的左侧为正面一侧、右侧为背面一侧。电连接箱具有电路构成体10及收容电路构成体10的箱体15。电路构成体10具有电路基板11;沿电路基板11的背面布线的多个母线12;以及安装在电路基板11的正面一侧的继电器等开关部件13。母线12接合在电路基板11的背面,在母线12的下端部,以从电路基板11的下端边缘突出的方式形成端子部14。端子部14从侧面看大致呈L字状,由以下部件构成相对于电路基板11大致呈直角地竖立在正面一侧的支撑部14a;和从该支撑部14a的竖立端向下方(和电路基板11相反的一侧)大致呈直角(与电路基板11基本平行)地延伸的连接部14b。箱体15具有开放了一面的、呈扁平容器状的箱主体部15A;和覆盖该箱主体部的开放面的盖子19。箱主体部15A具有框体16,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呈大致方形的框状;金属制的散热板17,以堵住框体16的背面一侧的开口的方式固定在该框体16上;合成树脂制的保险丝盒18,从框体16的上端边缘一侧组装到该框体16上。在保险丝盒18上组装合成树脂制的第一连接器21,并且在框体16的下边缘部组装合成树脂制的第二~第四连接器22、23、24。框体16被配置成沿电路基板11的周边整周连续包围电路构成体10。该框体16通过粘接剂(未图示)固定在散热板17的表面上。上述多个端子部14被配置成沿框体16的下边缘部横向排列。散热板17具有与电路基板11大致相似的形状,母线12的背面通过粘接剂(未图示)固定在散热板17的正面。保险丝盒18具有沿框体16的上边缘部配置的横长的主体部18a;和一对臂部18b,从该主体部18a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成悬臂状。在主体部18a内收容有形成于母线12的上端部的复合端子、端子接头、和保险丝(未图示)。安装在框体16的下边缘部的第二~第四连接器22、23、24中,第二连接器22整体呈左右方向细长的块状,具有向下开口的连接器壳体22a。该第二连接器22,通过将其左右两端部的安装片22b用小螺钉25固定在框体16的下边缘部的正面上,以放置在框体16的正面的方式被固定。上述端子部14的连接部14b,向下贯通第二连接器22的支撑壁,而被收容在连接器壳体22a的内部,作为端子接头发挥作用。这样一来,第二连接器22和电路基板11电连接。该第二连接器22的连接器壳体22a中,从下方嵌合有未图示的线束(harness)一侧连接器(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配对连接器)。此外,第三连接器23和第四连接器24,也和第二连接器22一样,具有向下开口的连接器壳体23a、24a,通过小螺钉固定在框体16上。各连接器22、23、24的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由正面壁、左右两侧壁、及背面壁构成,背面壁(图3中右侧的壁)与框体16的下边缘部的正面抵接。在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正面壁的外周面和左右两侧壁的外周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一肋材26A,该第一肋材26A,由在各壁的外周面上相对于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开口方向(朝下,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呈直角地延伸的直线部构成。左右两侧壁中的肋材26A的直线部与正面壁中的肋材26A的直线部的左面两端部连接。该第一肋材26被配置在比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下端边缘(开口边缘)略靠上的位置。并且,在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正面壁的外周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二肋材26B,该第二肋材26B相对于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开口方向(朝下,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呈直角地延伸为直线状。该第二肋材部26B被形成为沿着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上端边缘。盖子19整体上与电路基板11形状大致相似,比电路基板11大一圈。盖子19从正面一侧组装到框体16上。在组装了盖子19的状态下,框体16内收容的电路基板11和开关部件13被盖子19覆盖而隐藏。在盖子19组装到框体16上的状态下,在盖子19的下边缘部和框体16之间,形成用于收容第二~第四连接器22、23、24的三个开口部27。在各开口部27的内周边缘部中形成相对壁部40,其沿第二~第四连接器壳体22a、23a、24a的外周面相对。该相对壁部40中,上下配置形成有与第一肋材26A嵌合的第一肋材容纳槽28A;及与第二肋材26B嵌合的直线状的第二肋材容纳槽28B。第一肋材容纳槽28A的底部和第一肋材26A的前端面间的相对间隔,被设置成比上下方向(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的第一肋材容纳槽28A的侧面和第一肋材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箱,在具有开口部的箱体中收容电路基板而成,具有: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以使该连接器壳体位于上述开口部内的方式组装到上述箱体中,可与配对连接器嵌合;相对壁部,以沿着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箱体中的上述开口部的内周边缘部上;肋材,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上述箱体的上述相对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向另一个突出,并且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和上述相对壁部之间的空隙中,在和上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肋材容纳槽,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上述相对壁部中、和形成有上述肋材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形成,隔开间隙容纳上述肋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9-2 2005-2546421.一种电连接箱,在具有开口部的箱体中收容电路基板而成,具有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以使该连接器壳体位于上述开口部内的方式组装到上述箱体中,可与配对连接器嵌合;相对壁部,以沿着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箱体中的上述开口部的内周边缘部上;肋材,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上述箱体的上述相对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向另一个突出,并且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和上述相对壁部之间的空隙中,在和上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肋材容纳槽,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及上述相对壁部中、和形成有上述肋材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形成,隔开间隙容纳上述肋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肋材及上述肋材容纳槽,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和上述相对壁部之间的空隙中、在上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肋材容纳槽的底部和上述肋材的前端面之间的相对间隔,被设定为比上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的上述肋材容纳槽的侧面和上述肋材的侧面之间的相对间隔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箱体具有开放了一面的呈扁平容器状的箱主体部、及覆盖该箱主体部的开放面的盖子,上述相对壁部形成在上述盖子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开口部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下表面部,将上述连接器壳体以使其嵌合开口部向下的方式组装到上述开口部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连接器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在上述电路基板中重叠设置多根母线,将上述母线的前端部导入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庆一北幸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