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车辆及其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25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相对于传统的中央驱动体积更小,与车桥集成没有传动轴且电驱结构齿轮对少传动效率比传统方案高,布置占用纵向空间小;区别于传统的选换挡方式,本方案是通过结合套组合的方式换挡,换挡机构和控制更简单,且避免了变速器由于操作失误或结构故障而挂入双挡导致变速器报废;换挡过程中主驱电机动力中断,由辅驱电机提供辅助动力,减小顿挫提升舒适性,且在需要大扭矩时主驱电机和辅驱电机同时工作,提升动力。另外,输入轴一体结构刚度好,轴不容易变形,容易换挡,行使过程中不易脱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车辆及其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电驱动车辆及其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结构中,传动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分布,动力源通过变速箱传动驱使轮对旋转。
[0003]目前,对于变速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诸如体积、传动效率、控制难易等各个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换挡齿轮对、换挡机构和差速器总成;
[0007]所述换挡齿轮对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行星排;
[0008]所述第一输入轴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动力源,第二端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入轴,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
[0009]所述换挡机构包括:第一齿套、第二齿套、第一花键,第二花键、第三花键和连接点;
[0010]所述第一花键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花键固接于所述第四齿轮,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所述第一齿套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或所述第二花键配合;所述第三花键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所述连接点固接于第一动力源壳体,所述第二齿套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行星排的齿圈,所述第二齿套能够与所述第三花键或所述连接点配合;
[0011]所述差速器总成固接有第十齿轮,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十齿轮。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端,所述第三花键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分别通过滚针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入轴。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入轴为一体式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行星架与所述第十齿轮啮合。
[0016]优选地,还包括:第三轴和第九齿轮;
[0017]所述第三轴用于连接第二动力源;
[0018]所述第九齿轮固接于所述第三轴,所述行星架、所述第九齿轮和所述第十齿轮依次啮合。
[0019]优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
[0020]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均为电机。
[0021]优选地,还包括:桥壳;
[0022]所述第二输入轴、所述换挡齿轮对、所述换挡机构和所述差速器总成均位于所述桥壳内;
[0023]所述第一输入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桥壳外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桥壳内。
[0024]优选地,还包括:输出半轴;
[0025]所述输出半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所述输出半轴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桥壳外。
[0026]一种电驱动车辆,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采用如上述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002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相对于传统的中央驱动体积更小,换挡齿轮对少传动效率比传统方案高;区别于传统的选换挡方式,本方案通过齿套组合的方式换挡,换挡机构和控制更简单,且避免了变速器由于操作失误或结构故障而挂入双挡导致变速器报废;将多个结构设置于第二输入轴形成一体结构,该同轴布置占用纵向空间小。
[002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驱动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提供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提供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S11为第一输入轴,S12为第二输入轴,S20为第二轴,S30为第三轴,S40为输出半轴;
[0033]Z1为第一齿轮,Z2为第二齿轮,Z3为第三齿轮,Z4为第四齿轮,K为行星排,Z5为太阳轮,Z6为行星轮,Z7为齿圈,Z8为行星架,Z9为第九齿轮,Z10为第十齿轮;
[0034]C1为第一花键,C2为第二花键,C3为第三花键,B1为连接点;
[0035]1为第一齿套,2为第二齿套,3为差速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输入轴S11、第二输入轴S12、换挡齿轮对、换挡机构和差速器总成3;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
[0038]其中,换挡齿轮对包括:第一齿轮Z1、第二齿轮Z2、第三齿轮Z3、第四齿轮Z4和行星排K;
[0039]第一输入轴S1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动力源,第二端固接于第一齿轮Z1;第一齿轮Z1与第二齿轮Z2啮合,第二齿轮Z2和第三齿轮Z3通过第二轴S20连接,第三齿轮Z3与第四齿轮Z4啮合;第一齿轮Z1和第四齿轮Z4均空套于第二输入轴S12,行星排K的太阳轮Z5固接于第二输入轴S12;
[0040]换挡机构包括:第一齿套1、第二齿套2、第一花键C1,第二花键C2、第三花键C3和连接点B1;
[0041]第一花键C1固接于第一齿轮Z1,第二花键C2固接于第四齿轮Z4,轴向滑动固定连接设置于第二输入轴S12的第一齿套1能够与第一花键C1或第二花键C2配合;
[0042]第三花键C3固接于第二输入轴S12,连接点B1固接于第一动力源壳体,第二齿套2轴向滑动设置于行星排K的齿圈Z7,第二齿套2能够与第三花键C3或连接点B1配合;
[0043]差速器总成3固接有第十齿轮Z10,行星排K的行星架Z8将动力传递至第十齿轮Z10。
[004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相对于传统的中央驱动体积更小,换挡齿轮对少传动效率比传统方案高;区别于传统的选换挡方式,本方案通过齿套组合的方式换挡,换挡机构和控制更简单,且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轴(S11)、第二输入轴(S12)、换挡齿轮对、换挡机构和差速器总成(3);所述换挡齿轮对包括:第一齿轮(Z1)、第二齿轮(Z2)、第三齿轮(Z3)、第四齿轮(Z4)和行星排(K);所述第一输入轴(S1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动力源,第二端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Z1);所述第一齿轮(Z1)与所述第二齿轮(Z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Z2)和所述第三齿轮(Z3)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Z3)与所述第四齿轮(Z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Z1)和所述第四齿轮(Z4)均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所述行星排(K)的太阳轮(Z5)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所述换挡机构包括:第一齿套(1)、第二齿套(2)、第一花键(C1),第二花键(C2)、第三花键(C3)和连接点(B1);所述第一花键(C1)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Z1),所述第二花键(C2)固接于所述第四齿轮(Z4),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的所述第一齿套(1)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C1)或所述第二花键(C2)配合;所述第三花键(C3)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所述连接点(B1)固接于第一动力源壳体,所述第二齿套(2)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行星排(K)的齿圈(Z7),所述第二齿套(2)能够与所述第三花键(C3)或所述连接点(B1)配合;所述差速器总成(3)固接有第十齿轮(Z10),所述行星排(K)的行星架(Z8)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十齿轮(Z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Z1)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的一端,所述第三花键(C3)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武胡晓华李金辉孙利锋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