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车辆及其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25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相对于传统的中央驱动体积更小,与车桥集成没有传动轴且电驱结构齿轮对少传动效率比传统方案高,布置占用纵向空间小;区别于传统的选换挡方式,本方案是通过结合套组合的方式换挡,换挡机构和控制更简单,且避免了变速器由于操作失误或结构故障而挂入双挡导致变速器报废;换挡过程中主驱电机动力中断,由辅驱电机提供辅助动力,减小顿挫提升舒适性,且在需要大扭矩时主驱电机和辅驱电机同时工作,提升动力。另外,输入轴一体结构刚度好,轴不容易变形,容易换挡,行使过程中不易脱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车辆及其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电驱动车辆及其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结构中,传动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分布,动力源通过变速箱传动驱使轮对旋转。
[0003]目前,对于变速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诸如体积、传动效率、控制难易等各个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换挡齿轮对、换挡机构和差速器总成;
[0007]所述换挡齿轮对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行星排;
[0008]所述第一输入轴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动力源,第二端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空套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轴(S11)、第二输入轴(S12)、换挡齿轮对、换挡机构和差速器总成(3);所述换挡齿轮对包括:第一齿轮(Z1)、第二齿轮(Z2)、第三齿轮(Z3)、第四齿轮(Z4)和行星排(K);所述第一输入轴(S1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动力源,第二端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Z1);所述第一齿轮(Z1)与所述第二齿轮(Z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Z2)和所述第三齿轮(Z3)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Z3)与所述第四齿轮(Z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Z1)和所述第四齿轮(Z4)均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所述行星排(K)的太阳轮(Z5)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所述换挡机构包括:第一齿套(1)、第二齿套(2)、第一花键(C1),第二花键(C2)、第三花键(C3)和连接点(B1);所述第一花键(C1)固接于所述第一齿轮(Z1),所述第二花键(C2)固接于所述第四齿轮(Z4),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的所述第一齿套(1)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C1)或所述第二花键(C2)配合;所述第三花键(C3)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所述连接点(B1)固接于第一动力源壳体,所述第二齿套(2)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行星排(K)的齿圈(Z7),所述第二齿套(2)能够与所述第三花键(C3)或所述连接点(B1)配合;所述差速器总成(3)固接有第十齿轮(Z10),所述行星排(K)的行星架(Z8)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十齿轮(Z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输入轴的4档变速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Z1)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的一端,所述第三花键(C3)固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S12)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武胡晓华李金辉孙利锋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