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伟煌专利>正文

吸尘头的叶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2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设在真空吸尘器之吸尘头内的叶轮,以一体或嵌卡的方式使叶片和转子结合,叶片上又接合延伸柔性抛拭物件。使用时,借助真空吸尘时的强力气流推动叶轮转动,并带动柔性物件转动而对物体表面进行抛拭作用以挑起粉尘,使真空吸尘器清除积尘的工作效果更佳。(*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的结构,尤其是吸尘头的叶轮结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吸尘器的吸尘头,有的附有橡皮刮刀,可在潮湿的地板上吸水;有的装有圆毛刷,可清理纱窗或百叶窗。提供多种吸尘头的目的在于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套件以清理不同特性的物品表面。为了易于清理不透气物品上的陈年积尘(例如书籍封面或墙壁上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所产生的积尘),若使用目前吸尘器的毛刷吸尘头,由于其缺乏主动搅动积尘的功能,因此即使有强大的真空吸力,仍难以仅凭真空吸力而将长年附着于表面的积尘一一清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头的叶轮结构,它可以主动抛拭物品表面的积尘以达到有效清除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吸尘头的叶轮结构至少包括一吸尘头,其一端通往吸尘器,另一端成为吸气口21;一转子30及数张叶片10组成的叶轮,该转子枢装在吸气口21内,转子上制有数道沟槽31,叶片10嵌接于沟槽中;一柔性抛拭物件111,与上述叶片10相接。当进行吸尘时,如图2所示,空气从吸气口21的一侧吸入,由此可造成一股强大的气流驱动叶片10转动,叶片上的柔性抛拭物件随之转动,在转动中产生对物体表面的抛拭作用,物体表面的积尘被扬起使之朝向真空吸尘的气流,继而扬起的积尘被吸尘器所吸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主动搅动不透气物品上的陈年积尘使之得到有效清除,结构新颖,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材质的柔性抛拭物件,操作轻松、省力,维修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操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叶轮结构外观之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转子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叶片与柔性抛拭物结合的实施例一。图6为本技术叶片与柔性抛拭物结合的实施例二。图7为图6中叶片与柔性抛拭物结合后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叶片与转子结合的另一种实施例。图中10-叶片 101-尖凸点 102-凹洞 103-叶片根部 104-叶片拗摺部 11-刷毛 111-柔性抛拭物件 20-吸尘头 21-吸气口 22-刷毛 30-转子 31-沟槽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吸尘头20在其吸气口21内装一叶轮,即在转子30上有若干叶片10。叶片上连接有柔性抛拭物件111。本实施例的柔性抛拭物件是固接在叶轮上的刷毛11,刷毛的端部超出叶轮的外轮廓。当进行吸尘时,如图2所示,空气从吸气口21的一侧吸入,由此可造成一股强大的气流驱动叶片10转动,刷毛11随之转动,在转动中产生对被清理物体表面的连续抛拭作用,使物体表面的积尘被扬起并正好朝向真空吸尘的气流,继而吸尘器将被扬起的粉尘吸除。目前已有的吸尘器的吸力相当强大,如德国·罗威达小家电(Rowenta)RS-007真空吸尘器据称吸力已达28Kpa,在吸气口21产生的气流有足够的强力来驱动叶片10转动,并带动刷毛11,因而持续扬起积尘并将其吸除。在叶轮上固接刷毛11只是一种实施例。柔性抛拭物件111还可以是固接在叶片(10)上的毛线、棉线、纤维、布料,也可以是固接在叶片(10)上的柔软有弹性的金属丝,或者是贴在叶片(10)上的纸片、纸条或砂纸等,只要能装在旋动叶片10上都应具有抛拭效果,柔性抛拭物件的端部均超出叶轮的外轮廓。有关叶轮的结构,固然可如图1或图2所示,是将叶片10与转子30一体成型。但是上面的柔性抛拭物件111在损耗时则无法予以单独替换或修补,往往连同叶片与转子一同丢弃,容易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负担,因此本技术又提供了以下的实施例。如图3、4所示,转子30上设若干根部较大的沟槽31,叶片10也有相应的较大根部103,叶片10即可嵌入转子的沟槽31中,完成如图3外观所示的叶轮结构的另一实施例。有关柔性抛试物件111与叶片10的结合,可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也可以热接或粘贴的方式使之结成一体,其完成状态可参考图5。关于叶片10的较大根部103的形成,除了直接成型外,也可如图6所示,利用一道拗摺部104于叶片对摺合起时自动外突而形成。叶片10与转子30的嵌合,也可如图8之设计,将转子的沟槽31与叶片根部呈现同步对应的曲折状使两者能嵌合。如图6及图7所示,上述结构的叶片10上具有可固定所对应的柔性抛拭物件的尖凸点101。尖凸点设在叶片拗摺部104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如此单纯由尖凸点101或由该尖凸点101与凹洞102构成咬合,可依靠对扣而锁住柔性抛拭物件111。如此遇有不同特性的物品表面时,使用者可自行去安置认为适合的柔性抛拭物件111在叶片10上。或当柔性抛拭物件111用过损耗时,只须将柔性抛拭物件111换新而不需丢弃整张叶片10。吸尘头20的端部装有刷毛22,刷毛22可以是不等长的刷毛。较理想的吸尘头20的端面形状,在于能使其一侧的刷毛22能在使用中露出小空隙,而使空气能从外面吸入形成气流。因此吸尘头20端部的侧面轮廓为中间外凸的形状。包括如图1所示的侧面端部轮廓外凸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头的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结构至少包括:一吸尘头(20),其一端通往吸尘器,另一端成为吸气口(21);一转子(30)及数张叶片(10)组成的叶轮,该转子(30)枢装在吸气口(21)内,转子上制有数道沟槽(31),叶片 (10)嵌接于沟槽中;一柔性抛拭物件(111),与上述叶片(10)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头的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结构至少包括一吸尘头(20),其一端通往吸尘器,另一端成为吸气口(21);一转子(30)及数张叶片(10)组成的叶轮,该转子(30)枢装在吸气口(21)内,转子上制有数道沟槽(31),叶片(10)嵌接于沟槽中;一柔性抛拭物件(111),与上述叶片(10)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头的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抛拭物件(111)为固接在叶片(10)上的毛线、棉线、纤维、布料,其端部超出叶轮的外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头的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抛拭物件(111)为固接在叶片(10)上的刷毛或柔软有弹性的金属丝,其端部超出叶轮的外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头的叶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伟煌
申请(专利权)人:柳伟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