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52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包括:一电连接座,其设有座孔;一盖体,其设有与所述座孔相对应的通孔;一传动销,至少具有一第一柱体对应配设于通孔,以及相对该第一柱体偏心设置的一第二柱体对应配设于轴管,该偏心轴还设有一挡止部;一推动片,其设有一轴管,用以容设传动销,该推动片还设有一第一挡止块和一抵止部,恰使传动销旋转至挡止部位于抵止部上时,座孔、通孔及轴管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挡止部抵接于第一挡止块,且抵止部对挡止部产生一向上的抵制力,共同限位传动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通过于推动片上设有抵止部对应挡止部,抵止部对挡止部产生一向上的抵制力,保证传动销不会自由旋转,从而保证盖体与电连接座的良好配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用来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如申请号为US20050186827 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底座、 一上盖、多个导电端子以及一驱动装置, 该驱动装置容设于该底座与该上盖之间,并能驱动该上盖使该上盖相对该底座滑移。所述 底座设有一轴孔,所述上盖对应所述轴孔的位置处设有一盖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传动 销、 一金属挡片、 一第一加强片、 一第二加强片以及一挡环,该传动销贯穿所述底座的轴 孔和所述上盖的盖孔设置,其横'向延伸出一挡止部,所述金属挡片固定于所述上盖上,其 凸设有与该挡止部相配合的两挡止块,在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过程中,所述挡止部可与所述 挡止块相抵接而防止所述传动销的转动角度过大。但是,当所述传动销按逆时针方向于两 所述挡止块之间旋转,直到所述传动销的挡止部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挡止块时(即处于开放 状态时),所毕传动销会自由地来回旋转,导致所述上盖与所述哮座会发生相对位移,从 而当所述芯片模块与该电连接器组装时,所述芯片模块不能准确定位,影响所述芯片模块 的插脚与所述导电端子准确对接,进而导致所述芯片模块无法与电连^接器正常电性连接。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传动销自由旋转的电连接器。 本技术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包括 一电连接座,其一侧设有一座孔; 一盖体,其可滑动的扣合在所述电连接座上,其一侧设有与所述座孔相 对应的一通孔; 一传动销,至少具有一第一柱体,且该第一柱体对应配设于所述通孔,以 及相对该第一柱体偏心设置的一第二柱体对应配设于所述轴管,该偏心轴还设有一挡止 部; 一推动片,固定于所述盖体上,其设有一轴管,用以容设所述传动销,该推动片还设 有一第一挡止块用以抵接所述挡止部一侧,以及该推动片于所述轴管一侧且靠近该第一挡 止块设有一抵止部对应所述挡止部,恰使所述传动销旋转至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抵止部上 时,所述座孔、所述通孔及所述轴管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挡止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挡 止块,且所述抵止部对所述挡止部产生一向上的抵制力,共同限位所述传动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所述推动片于所述轴管一侧且靠近该第一 挡止块设有一抵止部对应所述挡止部,用一第一力道把所述传动销旋转至所述挡止部靠于 所述抵止部一侧,再用一第二力道把所述传动销旋转至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抵止部上,此 时,所述盖体、所述电连接座及所述推动片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挡止部抵'接于所述 第一挡A块,所述抵止部对所述挡止部产生一向上的抵制力,共同限位所述传动销,由于 所述抵止部具有弹性,所以所述抵止部与所述挡止部之间的干涉不会过多,但其两者间产 生的摩擦力又足够保证所述传动销不会自由旋转,从而保证所述盖体与所述电连接座的良 好配合,进而保证所述芯片模块与电连接器正常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传动销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推动片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卡止片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8为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9为图7所示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电连接器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i至图io,本技术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其包 括一电连接座l、 一盖体2、 一驱动装置3。所述盖体2滑动地扣合于所述电连接座1上,所 述驱动装置3装设在所述盖体2和所述电连接座1之间,所述电连接座l内收容有多数导电端 子(未图示)及与该导电端子对应的锡球(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座l通过所述锡球焊接至 电路板(未图示)上。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电连接座l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一安装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收 容区ll及一设置于该端子收容区ll一侧的第一头部l2,所雄电连接座1具有一上表面10和 与该上表面10相对的一下表面14。所述端子收容区11中央位置设有一方形开孔110,所述端子收容区ll上设有贯穿所述 电连接座l的多数端子孔(图未示),每一该端子孔内均收容有一导电端子(未图示)和一与 该导电端子对应的锡球(未'图示)。所述第一头部12^]下表面14凹设有一'凹槽120,用于收容所述驱动装置3的一部分,所 述凹槽120于其中央位置设有一座孔121,用于收容所述驱动装置3的一部分,所述座孔121 呈圆形,且贯穿至所述第一头部12的上表面10和下表面14。所述凹槽120在所述座孔121 — 侧且靠近所述第一头部12的外端缘处设有两个相同的卡持块122和一凸块123,该两卡持块 122对称设置于该凸块123的两侧,所述卡持块122的内侧表面向下倾斜,形成一导引面 1220,其具有导引作用。所述第一头部12的下表面14于所述凹槽120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排 掏料槽124,所述第一头部12的上表面10靠近所述座孔121的外侧也分别设有两排掏料槽 124,该掏料槽124可减小所述电连接座1的应力,防止所述电连接座l在成型过程中发生翘曲。另外,所述电连接座1自其相对的两侧缘延伸形成相对的两侧壁13,该两侧壁13上分 别设有多个彼此分离的卡块130。请参照图2和图7,所述盖体2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其包括与所述电连接座l的端子收 容区11相对应的一承接区21、自该承接区21—端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电连接座1的第一头部 12相对应的一第二头部22及自所述盖体2两侧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对侧板23。所述承接区21可承载芯片模块,其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承接区21在其中央部分设有 与上述方形开孔110相对应的方形盖孔210。所述承接区21表面分布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 面的圆形收容孔211(因不为专利技术点,图中仅示出一部分),该圆形收容孔211—一对应于所 述电连接座l的端子孔,用于收容芯片模块的插脚(未图示),所述芯片模块的插脚可以穿 过所述收容孔211而与收容于所述端子孔内的导电端子相导通。所述两侧板23的内侧面对应所述电连接座1上的卡块130凹设有多个扣槽230,用于与 所述电连接座1上的卡块130相扣合。所述第二头部22的端壁220向所述承接区21的方向凹设有一卡合槽221,该卡合槽221 的宽度小于该第二头部22的宽度。所述第二头部22的中央位置设有与所述座孔121相对应 的一轴孔222,用于收容所述驱动装置3的对应部分,所述轴孔222呈椭圆形,且贯穿至所 述盖体2的底^。所述第二头部22于所述轴孔222附近设有四个相向的凸出部223,该四个 凸出部223均呈圆柱状,其中两个所述凸出部223位于所述承哮区21—侧,形成两第一凸出 部2231,另外两个所述凸出部223邻近所述卡合槽221—侧,形成两第二凸出部2232,且两 第一凸出部2231之间距离小于两第二凸出部2232之间距离,如此,四个凸出部223在所述 盖体2上排列形成一等腰梯形,两所述第二凸出部2232外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连接座,其一侧设有一座孔; 一盖体,其可滑动的扣合在所述电连接座上,其一侧设有与所述座孔相对应的一轴孔; 一传动销,至少具有一第一柱体,且该第一柱体对 应配设于所述轴孔,以及相对该第一柱体偏心设置的一第二柱体对应配设于所述轴管,该偏心轴还设有一挡止部; 一推动片,固定于所述盖体上,其设有一轴管,用以容设所述传动销,该推动片还设有一第一挡止块以抵接所述挡止部一侧,以及该推动片靠近该第一 挡止块设有一抵止部对应所述挡止部,恰使所述传动销旋转至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抵止部上时,所述座孔、所述轴孔及所述轴管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挡止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挡止块,且所述抵止部对所述挡止部产生一向上的抵制力,共同限位所述传动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长辉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