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521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包括管体、针轴和弹簧,所述的管体两端各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的针轴和弹簧各为两条,管体的每一个盲孔内都设置有一弹簧和一针轴,弹簧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弹簧另一端与针轴的端面接触,针轴与管体的盲孔开口端铆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端都具有活动的针轴,可以满足两侧都需要针轴的使用场合,而且,管体外圆周设有一限位台阶,可以在限位台阶处设置密封垫圈,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油或水进入电子设备内,不会使电子设备受损;另外,针轴的底部设为斜面,使得针轴在动作时会发生倾斜,增大与内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针轴与内管之间的阻值,增加连接器传导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
,特指一种双头弹簧式接触 探针。技术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产品纷纷面世,诸如数码相机、数码 摄像机、手机等便携式设备已被广泛使用,此类便携式设备采用的电 源大多为可反复充电电池,因此,可充电电池也被广泛应用。电池与 用电设备之间一般通过连接器接触,现有常用的连接器一般包括针 轴、内管和弹簧,针轴与内管、弹簧铆合为一体,针轴在外力和弹簧 的作用下可以作上下垂直运动,使用时,针轴直接与电源接触,作为 电力传导之用。但是,在某些使用场合,我们希望连接器的两端都具 有探针,这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但现有的连接器都是一端具有针轴 的,无法满足需要。目前,只能采用两个连接器才能满足要求,两个 连接器的底部接触,连接器的针轴分别与电源和待测设备接触,但是, 两个连接器的结合部的密封性很难保证,外界的灰尘、油或水很容易 进入电子设备的内容,进而损坏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头弹簧式 接触探针,包括管体、针轴和弹簧,所述的管体两端各开设有一盲孔, 所述的针轴和弹簧各为两条,管体的每一个盲孔内都设置有一弹簧和 一针轴,弹簧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弹簧另一端与针轴的端面接触, 针轴与管体的盲孔开口端铆合为一体。所述的管体外圆周设有一限位台阶。所述的针轴与弹簧接触的端面为平面。所述的针轴与弹簧接触的端面为斜面。所述的针轴的外露端的端面为半球面。所述的管体外圆周设有一凸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为本技术的两端都具有活动的 针轴,可以满足两侧都需要针轴的使用场合,而且,管体外圆周设有 一限位台阶,使用时,可以在限位台阶处设置密封垫圈,这样可以防 止外界的灰尘、油或水进入电子设备内,不会使电子设备受损;另外, 针轴的底部设为斜面,使得针轴在动作时会发生倾斜,增大与内管的 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针轴与内管之间的阻值,增加连接器传导的稳定 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4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其包括管体1、 针轴2和弹簧3,所述的管体1两端各开设有一盲孔la,所述的针轴 2和弹簧3各为两条,管体1的每一个盲孔la内都设置有一弹簧3 和一针轴2,弹簧3—端与盲孔la底部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针轴2 的端面接触,所述的针轴2与弹簧3接触的端面为斜面,针轴2与管 体1的盲孔la开口端铆合为一体,所述的管体1外圆周设有一限位 台阶lb,使用时,可以在限位台阶lb处设置密封垫圈,这样可以防 止外界的灰尘、油或水进入电子设备内;所述的针轴2的外露端的端 面为半球面;所述的管体1外圆周设有一凸环lc,凸环lc的形状可 以是U型或V型,凸环lc可以起到防止管体l滑动的作用。见图5,这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针轴2与弹簧3接触的端面为平面,这种连 接器可以用在电传导性要求不是很高的电子设备中,其它结构与实施 方式1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 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 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技术专 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包括管体、针轴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两端各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的针轴和弹簧各为两条,管体的每一个盲孔内都设置有一弹簧和一针轴,弹簧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弹簧另一端与针轴的端面接触,针轴与管体的盲孔开口端铆合为一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外圆周设有一限位台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轴与弹簧接触的端面为平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针轴与弹簧接触的端面为斜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轴的外露端的端面为半球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管体外圆周设有一凸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
,特指一种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包括管体、针轴和弹簧,所述的管体两端各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的针轴和弹簧各为两条,管体的每一个盲孔内都设置有一弹簧和一针轴,弹簧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弹簧另一端与针轴的端面接触,针轴与管体的盲孔开口端铆合为一体;本技术的两端都具有活动的针轴,可以满足两侧都需要针轴的使用场合,而且,管体外圆周设有一限位台阶,可以在限位台阶处设置密封垫圈,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油或水进入电子设备内,不会使电子设备受损;另外,针轴的底部设为斜面,使得针轴在动作时会发生倾斜,增大与内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针轴与内管之间的阻值,增加连接器传导的稳定性。文档编号H01R13/24GK201233995SQ20082005083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林璟宇 申请人: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包括管体、针轴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两端各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的针轴和弹簧各为两条,管体的每一个盲孔内都设置有一弹簧和一针轴,弹簧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弹簧另一端与针轴的端面接触,针轴与管体的盲孔开口端铆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璟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