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置和使用轴承装置的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98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轴承装置和使用轴承装置的旋转装置。轴承装置包括:旋转轴(11);第一外圈(12);第二外圈(13);第一滚珠;设置的第二滚珠;以及C型隔圈(16)和第二隔圈。满足α>δd,其中δd表示第二隔圈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处的内径与轴外周面的外径之间的差值,并且α表示C型隔圈(16)的在外周侧的圆柱面的直径与C型隔圈(16)的在内周侧的圆柱面的直径之间的差值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装置和使用轴承装置的旋转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旋转轴的轴承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旋转轴上一体地设置有内侧滚道表面的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7所示的轴承装置70已知为支撑旋转轴的轴承装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特开平07

224837(JP07

224837A))。在该轴承装置70中,旋转轴71与支撑旋转轴71的两个滚动轴承72和73一体地组合,并且轴承装置70用于支撑X射线管中的钨靶,使得该靶可旋转(参见图2)。滚动轴承72和73是所谓的一体式滚动轴承,其中两个内侧滚道表面75a和75b直接设置在旋转轴71上。滚动轴承72和73是斜角滚珠轴承。
[0003]所述两个滚动轴承72和73组合成使得相应的外圈76和81的背面彼此面对。隔圈安装在外圈76与外圈81之间,从而限定外圈之间的距离。外侧滚道表面77和82之间的轴向方向间距等于两个内侧滚道表面75a和75b之间的轴向方向间距。隔圈包括具有圆柱形状的外圈隔圈78和已切去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的C型隔圈79。如图7中的部分(a)所示,如在轴向方向上观察,C型隔圈79具有通过切去一部分周而获得的环形形状。切去部80处的内宽度w被设定为略大于旋转轴71的外径d0。
[0004]滚动轴承72和73如下组装。外圈76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旋转轴71的外侧。内侧滚道表面75a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内侧滚道表面75b的上方(上下定向与图7所示的方向相反),并且旋转轴71移动使得旋转轴71的中心轴线遵循竖直方向。外圈76被定位成使得外圈76的滚道表面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内侧滚道表面75a的下方。多个滚珠74插入在内侧滚道表面75a与外圈76的滚道表面之间。创建内侧滚道表面75a与滚珠74接触并且外圈76的滚道表面与滚珠74接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定向被设定成使得内侧滚道表面75a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内侧滚道表面75b的下方(图7中所示的定向),并且旋转轴移动使得旋转轴71的中心轴线遵循竖直方向。外圈隔圈78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旋转轴71的外侧以与外圈76接触。外圈81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旋转轴71的外侧。外圈81被定位成使得外圈81的滚道表面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内侧滚道表面75b的下方。多个滚珠74插入在内侧滚道表面75b与外圈81的滚道表面之间。创建内侧滚道表面75b与滚珠74接触并且外圈81的滚道表面与滚珠74接触的状态。C型隔圈79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旋转轴71的外侧以与外圈隔圈78和外圈81接触。
[0005]因此,在未安装C型隔圈79的状态下组装所述两个滚动轴承72和73,然后,将C型隔圈79从径向方向插入在一个外圈81与外圈隔圈78之间,由此,所述两个外圈76和81在轴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安装。在旋转轴71与所述两个滚动轴承72和73一体地组合之后,将轴承装置70安装到X射线管的壳体中。
[0006]当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轴承装置70中的间隙减小,并且因此滚动轴承72和73在室温下都以正间隙(未施加预载荷的状态下)安装,并且因此外圈隔圈78和C型隔圈79在轴向方向上彼此不紧密接触。因此,C型隔圈79的位置相对于外圈隔圈78的位置在径向方向上容易移位,并且C型隔圈79可能变得倾斜并且当组装轴承装置70或当将轴承装置70安装到X
射线管中时滚动轴承72和73的滚珠74可能脱落,如图8和图9所示。
[0007]图8是示出了在内侧滚道表面75b位于内侧滚道表面75a的在竖直方向上的上方的状态下滚动轴承73的滚珠74脱落的情况下的外圈隔圈78和C型隔圈79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当在轴向方向上(即,在图7中的轮廓箭头X的方向上)观察时,外圈隔圈78和C型隔圈79相对于旋转轴71的位置。在图8中,由于外圈隔圈78的位置在图8中向左偏移,所以在旋转轴71的外周与外圈隔圈78的内周之间在旋转轴71的左侧处设置大空间k1。C型隔圈79的位置在图8中向右移位,其中C型隔圈79的切去部80在附图中面向下,C型隔圈79的一个端部79a位于空间k1中,并且其另一端部79b位于外圈隔圈78外侧的空间k2中。在这种情况下,C型隔圈79和外圈隔圈78仅在图8中由P表示的位置处彼此接触,并且C型隔圈79的在开口侧处的端部79a和79b不被支撑。因此,C型隔圈79的在开口侧处的端部79a和79b可以分别进入空间k1和k2,并且因此C型隔圈79可以容易地倾斜。
[0008]图9是示出从图8的轮廓箭头Y的方向观察的C型隔圈79倾斜的状态的示意图。外圈81通过在轴向方向上接触C型隔圈79来定位,并且因此当C型隔圈79倾斜时,外圈81与C型隔圈79一起倾斜,并且滚珠74脱落,如图9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装置,其中,当轴承装置附接到X射线管等时,抑制C型隔圈的倾斜,并且因此可靠地支撑滚动轴承的姿态,并且可靠地抑制滚珠脱落。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轴承装置,所述轴承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处的外周上的第一内侧滚道表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二侧处的外周上的第二内侧滚道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内侧滚道表面与所述第二内侧滚道表面之间的具有圆柱形状的轴外周面;第一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包括在内周上的第一外侧滚道表面和面向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侧的背面;第二外圈,所述第二外圈包括在内周上的第二外侧滚道表面和面向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的背面;多个第一滚珠,所述多个第一滚珠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滚道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滚道表面之间;多个第二滚珠,所述多个第二滚珠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滚道表面与所述第二外侧滚道表面之间;以及C型隔圈和第二隔圈,所述C型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之间。所述C型隔圈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圈与所述第二外圈之间,所述C型隔圈是在周边的一部分处具有切去部的环状体,所述C型隔圈具有由圆柱面的一部分构成的内周面和由圆柱面的一部分构成的外周面,并且所述C型隔圈的所述内周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C型隔圈的所述外周面的中心轴线相同;所述第二隔圈至少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处包括环状体,所述第二隔圈的内周面是圆柱面,并且所述第二隔圈的外周面是圆柱面,并且所述第二隔圈的所述内周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隔圈的所述外周面的中心轴线相同;在所述多个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一内侧滚道表面及所述第一外侧滚道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滚珠与所述第二内侧滚道表面及所述第二外侧滚道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圈的所述背面与所述第二外圈的所述背面之间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比通过将所述C型隔圈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隔圈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相加所获得的轴向方向尺寸长;并且满足α>δd,其中δd表示所述第二隔圈在所述第二侧的所述端部处的内径与所述轴外周面的外径之间的差值,并且α表示所述C型隔圈的在外周侧
的所述圆柱面的直径与所述C型隔圈的在内周侧的所述圆柱面的直径之间的差值的一半。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11),所述旋转轴(11)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处的外周上的第一内侧滚道表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二侧处的外周上的第二内侧滚道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内侧滚道表面与所述第二内侧滚道表面之间的具有圆柱形状的轴外周面;第一外圈(12),所述第一外圈(12)包括在内周上的第一外侧滚道表面和面向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侧的背面;第二外圈(13),所述第二外圈(13)包括在内周上的第二外侧滚道表面和面向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的背面;多个第一滚珠,所述多个第一滚珠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滚道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滚道表面之间;多个第二滚珠,所述多个第二滚珠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滚道表面与所述第二外侧滚道表面之间;以及C型隔圈(16)和第二隔圈,所述C型隔圈(16)和所述第二隔圈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12)与所述第二外圈(13)之间,其中:所述C型隔圈(16)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圈与所述第二外圈(13)之间,所述C型隔圈(16)是在周边的一部分处具有切去部的环状体,所述C型隔圈(16)具有由圆柱面的一部分构成的内周面和由圆柱面的一部分构成的外周面,并且所述C型隔圈(16)的所述内周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C型隔圈(16)的所述外周面的中心轴线相同;所述第二隔圈至少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处包括环状体,所述第二隔圈的内周面是圆柱面,并且所述第二隔圈的外周面是圆柱面,并且所述第二隔圈的所述内周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隔圈的所述外周面的中心轴线相同;在所述多个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一内侧滚道表面及所述第一外侧滚道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滚珠与所述第二内侧滚道表面及所述第二外侧滚道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圈(12)的所述背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浪润奥田康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