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5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行驶时的蓄电池的重量感、以及实现行驶时的操作感的提高的电动车辆。电动车辆(1)具备:车架(2);马达(35),其设置于所述车架(2),并产生车辆的驱动力;以及蓄电池(5),其向所述马达(35)供给电力。所述蓄电池(5)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地浮动安装于所述车架(2)。地浮动安装于所述车架(2)。地浮动安装于所述车架(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国际公开第2015/068753号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蓄电池壳体的底部设有下弹簧,在覆盖蓄电池的壳体罩上设有上弹簧,由此通过下弹簧支承蓄电池的下表面,并通过上弹簧支承蓄电池的上表面。通过使下弹簧及上弹簧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蓄电池相对于车辆的上下移动而能够进行相对位移。由此,能够缓和在车辆的行驶时蓄电池的摆动向驾驶员传递的情况或作用于蓄电池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的概要】
[0004]【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5]然而,在电动二轮车、电动辅助自行车等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行驶时,车辆不仅上下移动,而且也产生向左右倾斜的运动(侧倾)。此时,在具备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的车辆中,认为会严重地感觉到车身的倾斜。因此,担心会影响行驶时的车辆的轻快感、或影响按照意图进行操纵的感觉这样的操作感。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行驶时的蓄电池的重量感、以及实现行驶时的操作感的提高的电动车辆。
[000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8]本技术的一方案为电动车辆1,其具备:车架2;马达35,其设置于所述车架2,并产生车辆的驱动力;蓄电池5,其向所述马达35供给电力,在所述电动车辆1中,所述蓄电池5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地浮动安装于所述车架2。
[0009]根据该结构,为了使蓄电池能够向车辆左右方向移动,将蓄电池以浮动安装状态支承于车架。由此,例如在电动车辆向左右一侧倾斜时,蓄电池由于惯性而相对于车架能够向左右另一侧移动。因此,在电动车辆的倾斜时,能够保留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地使车身开始倾斜。因此,在电动车辆的倾斜时驾驶员难以感觉到蓄电池的重量,能够提高电动车辆的轻快感。
[0010]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架2具备头管11和从所述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且构成为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2,在所述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2之间具备沿着所述主框架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轨41和一端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滑轨41且在另一端支承所述蓄电池的摆臂42,所述摆臂42相对于所述车架2能够沿着所述滑轨4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
[0011]根据该结构,摆臂能够沿着滑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支承于摆臂的蓄电池也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另外,摆臂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转动(摆动),支承于摆臂的蓄电池也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转动(摆动)。由此,在电动车辆的倾斜时,蓄电池由于惯性而
相对于车架能够相对移动(摆动)。另外,在电动车辆的加减速时,蓄电池由于惯性而相对于车架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因此,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时,能够保留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地使车身行为产生。因此,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时驾驶员难以感觉到蓄电池的重量,能够提高电动车辆的轻快感。
[0012]另外,在电动车辆为自行车的情况下,通常使车辆向踩踏板时施加踩踏力的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但是由于能够使蓄电池追随该车辆的运动地移动,因此在踩踏板时能够适当地产生反力,能够提高踩踏板的效率。
[0013]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架2具备头管11和从所述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且构成为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2,在所述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2之间具备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61、62和一端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地支承于所述滑轨61、62且在另一端支承所述蓄电池5的摆臂63、64,所述摆臂63、64相对于所述车架2能够沿着所述滑轨61、62在所述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
[0014]根据该结构,摆臂能够沿着滑轨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支承于摆臂的蓄电池也能够向车辆左右方向移动。由此,在电动车辆的倾斜时,蓄电池由于惯性而相对于车架能够相对移动。因此,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时,能够保留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地使车身行为产生。因此,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时驾驶员难以感觉到蓄电池的重量,能够提高电动车辆的轻快感。
[0015]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滑轨61、62具备在所述蓄电池5的车辆前方侧配置的前侧滑轨61和在所述蓄电池5的车辆后方侧配置的后侧滑轨62,所述摆臂63、64具备从所述前侧滑轨61向后下方延伸并连结于所述蓄电池5的前下部的第一臂63和从所述后侧滑轨62向前上方延伸并连结于所述蓄电池5的后上部的第二臂64,所述第二臂64与所述蓄电池5的连结部68位于比所述第一臂63与所述蓄电池5的连结部67靠上方的位置。
[0016]根据该结构,将第一臂从前侧滑轨向后下方延伸而连结于蓄电池的前下部。另外,将第二臂从后侧滑轨向前上方延伸而连结于蓄电池的后上部。另外,使第二臂的连结部位于比第一臂的连结部靠上方的位置。由此,构成包含第一臂、蓄电池及第二臂的N字状的连杆机构。蓄电池通过第一臂及第二臂的转动等而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且也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转动。因此,与电动车辆的加减速对应而蓄电池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另外,与电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转动(俯仰)对应而蓄电池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转动。因此,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时,能够保留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地使车身行为产生。因此,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时驾驶员难以感觉到蓄电池的重量,能够提高电动车辆的轻快感。
[001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车架2具备头管11和从所述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2,所述主框架12具备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形成窄幅部的凹部17,调整臂18的基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凹部17的开放部的一端侧,所述调整臂18的顶端部能够卡合于所述凹部17的开放部的另一端侧,所述调整臂18通过使所述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凹部17的卡合位置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变化,从而能够将所述凹部17以任意的深度闭塞。
[0018]根据该结构,在主框架具备形成窄幅部的凹部,在凹部的一端侧将调整臂的基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调整臂的顶端部能够卡合于凹部的另一端侧的任意的位置。调整臂通过顶端部的卡合位置而能够将凹部以任意的深度闭塞。由此,通过调整臂的卡合位置能够调整凹部的深度、甚至主框架的窄幅部的实质上的宽度。通过调整主框架的窄幅部的宽度,从而能够使主框架的挠性特性变化。因此,能够设定与电动车辆的行驶状况、驾驶员的喜好
对应的操作感。
[0019]本技术的另一方案为电动车辆1,其具备:车架2;马达35,其设置于所述车架2,并产生车辆的驱动力;以及蓄电池5,其向所述马达35供给电力,在所述电动车辆1中,所述车架2具备头管11和从所述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2,所述主框架12具备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形成窄幅部的凹部17,调整臂18的基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凹部17的开放部的一端侧,所述调整臂18的顶端部能够卡合于所述凹部17的开放部的另一端侧,所述调整臂18通过使所述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凹部17的卡合位置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变化,从而能够将所述凹部17以任意的深度闭塞。
[0020]根据该结构,在主框架具备形成窄幅部的凹部,在凹部的一端侧将调整臂的基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调整臂的顶端部能够卡合于凹部的另一端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车架;马达,其设置于所述车架,并产生车辆的驱动力;以及蓄电池,其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在所述电动车辆中,所述蓄电池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地浮动安装于所述车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车架具备头管和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且构成为左右一对的主框架,在所述左右一对的主框架之间具备沿着所述主框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轨和一端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滑轨且在另一端支承所述蓄电池的摆臂,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车架能够沿着所述滑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车架具备头管和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且构成为左右一对的主框架,在所述左右一对的主框架之间具备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和一端能够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地支承于所述滑轨且在另一端支承所述蓄电池的摆臂,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车架能够沿着所述滑轨在所述车辆左右方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滑轨具备在所述蓄电池的车辆前方侧配置的前侧滑轨和在所述蓄电池的车辆后方侧配置的后侧滑轨,所述摆臂具备从所述前侧滑轨向后下方延伸并连结于所述蓄电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