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201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上壳体卡合在下壳体上方,下壳体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下壳体的一端两侧处通过驱动轴安装有驱动轮,下壳体内部位于驱动轴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齿轮组;下壳体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安装卡槽下方设置有锁板,锁板与安装卡槽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器人,该装置通过在下壳体和上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因此在装置内部零部件出现损坏时,可以直接将下壳体和上壳体拆分,方便维修,且该装置整体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且该装置整体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且该装置整体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0003]而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是一种用于平衡立方体机器人中,用于驱动其行走的装置;
[0004]然而现有的驱动装置大多是与机器人是一体的,整体无法进行拆卸,因此在驱动装置内部结构、零部件出现损坏时维修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卡合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下壳体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两侧处通过驱动轴安装有驱动轮,所述下壳体内部位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齿轮组;
[0008]所述下壳体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下方设置有锁板,所述锁板与所述安装卡槽垂直。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壳体底部位于所述锁板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扣,所述下壳体底部位于所述锁板的另一端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扣,所述锁板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扣和第二安装扣内侧。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扣和第二安装扣均采用倒“L”型结构,所述锁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扣的水平端下方。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扣的水平端内侧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销接在所述锁板内。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扣的水平端外侧安装有U型件,所述U型件内侧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插销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件的外部。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型件内侧还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U型件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嵌设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可以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卡槽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卡槽相互平行。
[0016]本技术中,该装置通过在下壳体和上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因此在装置内部零部件出现损坏时,可以直接将下壳体和上壳体拆分,方便维修;
[0017]本技术中,通过在下壳体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安装卡槽下方设置有锁板,锁板采用可旋转结构,锁板在旋转时既可以与安装卡槽垂直,又可以与安装卡槽平行,当锁板与安装卡槽垂直时,可以将卡合在安装卡槽内的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的梁进行锁定,即实现该装置的安装,当锁板与安装卡槽平行时,安装卡槽可以直接与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的梁分离,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下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插销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驱动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驱动轮;2、下壳体;3、上壳体;4、散热风机;6、锁板;7、安装卡槽;8、第一安装扣;9、第二安装扣;10、活动板;11、U型件;12、弹簧;13、拉杆;14、插销;15、驱动轴;16、齿轮组;1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4,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下壳体2和上壳体3,上壳体3卡合在下壳体2上方,下壳体2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7,下壳体2的一端两侧处通过驱动轴15安装有驱动轮1,下壳体2内部位于驱动轴15与驱动电机17之间设置有齿轮组16;
[0026]下壳体2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7,安装卡槽7下方设置有锁板6,锁板6与安装卡槽7垂直。
[0027]下壳体2的两侧嵌设有散热风机4。
[0028]安装卡槽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卡槽7相互平行。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30]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在安装在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的内部下方,当平衡立方体机器人启动时,驱动电机17运行,驱动电机17通过齿轮组16驱动驱动轴15转动,使驱动轮1带动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移动;
[0031]该装置通过在下壳体2和上壳体3采用分体式结构,因此在装置内部零部件出现损坏时,可以直接将下壳体2和上壳体3拆分,方便维修,该装置通过在下壳体2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7,安装卡槽7下方设置有锁板6,锁板6与安装卡槽7垂直,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先将锁板6取下,再将安装卡槽7从平衡立方体机器人上卡合的位置拆下即
可,操作方便快捷。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下壳体2和上壳体3,上壳体3卡合在下壳体2上方,下壳体2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7,下壳体2的一端两侧处通过驱动轴15安装有驱动轮1,下壳体2内部位于驱动轴15与驱动电机17之间设置有齿轮组16;
[0034]下壳体2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7,安装卡槽7下方设置有锁板6,锁板6与安装卡槽7垂直。
[0035]下壳体2底部位于锁板6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扣8,下壳体2底部位于锁板6的另一端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扣9,锁板6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扣8和第二安装扣9内侧。
[0036]第一安装扣8和第二安装扣9均采用倒“L”型结构,锁板6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扣8的水平端下方。
[0037]第二安装扣9的水平端内侧设置有插销14,插销14的一端销接在锁板6内。
[0038]第二安装扣9的水平端外侧安装有U型件11,U型件11内侧安装有活动板10,插销14的一端与活动板10连接,活动板10的底部设置有拉杆13,拉杆13的一端延伸至U型件11的外部。
[0039]U型件11内侧还安装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U型件11内壁,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板10的底部。
[0040]下壳体2的两侧嵌设有散热风机4。
[0041]安装卡槽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卡槽7相互平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2)和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卡合在所述下壳体(2)上方,所述下壳体(2)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下壳体(2)的一端两侧处通过驱动轴(15)安装有驱动轮(1),所述下壳体(2)内部位于所述驱动轴(15)与所述驱动电机(17)之间设置有齿轮组(16);所述下壳体(2)底部开设有安装卡槽(7),所述安装卡槽(7)下方设置有锁板(6),所述锁板(6)与所述安装卡槽(7)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底部位于所述锁板(6)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扣(8),所述下壳体(2)底部位于所述锁板(6)的另一端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扣(9),所述锁板(6)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扣(8)和第二安装扣(9)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扣(8)和第二安装扣(9)均采用倒“L”型结构,所述锁板(6)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扣(8)的水平端下方。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凯祥李刚郭禧斌仝坤唐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