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70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具有插接部、组装部及插脚部,端子上设有一防渗装置,该防渗装置至少包括一可将锡液引导至连接器壳体的导引部或将连接器组装孔遮掩的阻挡部,当连接器通过锡炉时,可将锡液从该导引部导引至组装孔外;或藉阻挡部将锡流阻止在连接器壳体的组装孔外,能够防止锡液渗进连接器内,确保电信号传输稳定正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其为一种能防止锡液渗入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端子。与本技术有关的连接器端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这种现有端子3大体上包括插接部30、组装部31及插脚部32,其中该插接部30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的插脚插接(图中未示);插脚部32用于插接在电路板上,以将电路板上的电信号传输到插接部30再传到对接连接器上,实现电信号传输。该组装部31的两侧设有倒刺310,组装时卡固在连接器壳体上。请参阅图2A,上述端子30组装在连接器壳体40上之后,壳体40的端子组装孔401为方便端子3的组装,必须预留出相当的间隙T,由于此间隙T,使连接器通过锡炉时,锡液可能会顺该间隙T进入连接器内,导致位于连接器壳体40内的端子3的插接部30无法正确地传输电信号。改善上述缺点的方法是在壳体40的组装孔401上设置一挡片41,如图2B所示,虽然可将组装孔401的间隙T减小,但却使端子3必须从组装孔401的上方装入,对生产的装配不利。换言之,为了端子3组装上的要求,组装孔401必须留有较大的间隙,因而会使锡液在某种临界条件下,藉毛细作用渗进壳体40内,造成电信号传输不稳定,有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具有插接部、组装部及插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上设有一防渗装置,所述防渗装置至少包括一将锡液引导到连接器壳体外、并防止锡液进入连接器的导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清河林承宏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