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
技术介绍
图1揭示了一种现有的连接器端子100’,该连接器端子100’具有一条状的焊接板 10’,焊接板10’ 一端向上弧形弯折形成弯折部20’,弯折部20’呈横置的“U”形状。弯折部 20’末端相对焊接板10’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弹性臂30’,弹性臂30’末端继续延伸形成一连 接部40’,连接部40’末端向上弯折半个圆后再向弹性臂3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 50,。但是,上述现有的连接器端子100’的设计,当作用力反复作用于接触部50’时,如 图2所示,连接器端子100’容易在“U”状弯折部20’附近发生变形,不能或者很难满足工 作高度较低、且强度要求较大的工作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工作高度较低 且强度较大的工作场合的连接器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器端子,包括一焊接板,焊接板一端向 上弧形弯折形成一弯折部,弯折部末端相对焊接板斜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弹性臂 呈向下凸起的弧状,弹性臂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如上所述,本技术连接器端子在工作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一焊接板,焊接板一端向上弧形弯折形成一弯折部,其特征在于:弯折部末端相对焊接板斜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弹性臂呈向下凸起的弧状,弹性臂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强,杨兵涛,吴迎龙,陈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