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端子。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的电子连接器端子2如图3所示,该电子连接器端子2包括一基部30及 两限制部40,基部30具有一板状的焊接部31,焊接部31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呈横倒置的 “U”型弹性部32,弹性部32末端向一侧延伸形成一与焊接部31平行的连接部33,连接部 33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接触部34。两限制部40呈长方形片状,该两限制部40是 从焊接部31的两侧缘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限制部40末端于连接部33 —侧向内弯折延 伸形成一水平设置的定位部41,连接部33上表面抵顶于两定位部41上。然而,在运输及焊接的过程中,电子连接器端子2的接触部34容易受外力影响而 变形,且不能有效限制其它电子元件对接触部34的下压行程,使基部30容易过度变形而影 响电子连接器端子2使用寿命。此外,电子连接器端子2工作过程中在受到震动时,容易导 致接触部34与电子元件瞬间脱离,进而产生“瞬断”现象,从而影响了电子连接器端子2的 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工作质量且不易变形的电子连接器端子。为实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连接器端子,包括一基部及两从焊接部两侧缘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的限制部,基部具有一焊接部,焊接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部,弹性部一端向一侧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连接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限制部上端于连接部一侧向内弯折延伸形成一定位部,连接部上表面抵顶于定位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上端一侧向上延伸形成一侧挡部,两限制部一端分别凸伸形成一第一承载部及一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的一端缘向第二承载部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限位部,且该限位部抵压于第二承载部上;所述接触部位于两侧挡部之间且接触部末端水平位置低于侧挡部的上表面,接触部末端可抵压于限位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强,杨兵涛,吴迎龙,陈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