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40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能够配合喷射器的设置与活塞、燃烧室等的结构设计,来更进一步提升燃烧效能。所述内燃机包括具有汽缸的汽缸体、汽缸盖、以及活塞,所述汽缸盖、所述汽缸、以及所述活塞之间的空间构成燃烧室,且所述汽缸盖设有从喷射孔对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的喷射器。在所述活塞的顶面形成有腔体以及周缘,在所述腔体形成山部、圆弧部、以及延伸部,且在所述腔体与所述周缘的边界形成有唇部。其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活塞的压缩步骤中喷射多次燃料,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上升中的所述活塞的所述腔体不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处于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周缘不重叠的位置。的位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内燃机通常包括汽缸体(cylinder body)、设置在汽缸体上的汽缸盖(cylinder head)、以及设置在汽缸体的各汽缸内的活塞(piston),汽缸盖的底面、汽缸的内壁面、以及活塞的顶面构成内燃机的燃烧室,且汽缸盖的中央设有沿着汽缸的轴向延伸的喷射器。活塞在汽缸内往复移动来压缩燃烧室内的空气,而喷射器(injector)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来对燃烧室喷射燃料,由此进行内燃机的运作。
[0003]为了有效地活用燃烧室来提升空气利用率并减少烟灰(soot),现有技术中已存在使用喷射器对活塞的腔体(cavity)上所设的活塞唇(piston lip)喷射燃料,而将腔体内的燃料分配成上下两部分的作法(如专利文献1)。然而,现有技术中仅对燃烧室的结构进行设计,对内燃机的燃烧效能的改善有限。因此,期望能够配合喷射器的设置与活塞、燃烧室等的结构设计,来更进一步提升燃烧效能。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20

10114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能够配合喷射器的设置与活塞、燃烧室等的结构设计,来更进一步提升燃烧效能。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包括:汽缸体,具有至少一汽缸;汽缸盖,设置在所述汽缸体的上方;以及活塞,设置在所述汽缸内。所述汽缸盖的底面、所述汽缸的内壁面、以及所述活塞的顶面之间的空间构成燃烧室,并且所述汽缸盖的中央设有从喷射孔对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的喷射器。在所述活塞的顶面形成有位于所述活塞的中央的腔体、以及相较于所述腔体位于外周侧的环状的周缘,所述周缘与所述汽缸盖的底面之间形成有挤流区域。在所述腔体的底面的中央,形成有往所述燃烧室突出且朝向所述活塞的顶面倾斜的山部。从所述腔体的所述底面到侧面,形成有从所述山部平滑且连续地构成为圆弧状的圆弧部。从所述腔体的所述侧面到所述周缘,形成有从所述圆弧部沿着所述活塞的轴向延伸的延伸部。在所述腔体与所述周缘的边界形成有在所述活塞的轴向上窄缩的唇部。其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活塞的压缩步骤中喷射多次燃料,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上升中的所述活塞的所述腔体不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处于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周缘不重叠的位置。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孔沿着所述喷射器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朝向处于所述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腔体。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喷射孔设置成相邻的所述喷射孔上下偏移的
交错配置,在交错配置的多个所述喷射孔中,配置在上侧的上侧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相比于处于所述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圆弧部的中心点更朝向上侧,且在交错配置的多个所述喷射孔中,配置在下侧的下侧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相比于处于所述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圆弧部的中心点更朝向下侧。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喷射孔设置成喷射范围与处于所述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唇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执行在所述压缩步骤中所述活塞上升时喷射燃料的副喷射步骤、以及在所述压缩步骤中所述活塞处于所述上止点时喷射燃料的主喷射步骤。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主喷射步骤中进行一次燃料喷射。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副喷射步骤中进行多次喷射燃料。
[001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副喷射步骤中进行三次喷射燃料。
[00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副喷射步骤中喷射的燃料喷射量比在所述主喷射步骤中喷射的燃料喷射量少。
[0017]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内燃机中,喷射器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喷射多次燃料,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上升中的活塞的腔体不重叠的位置,并且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处于上止点的活塞的周缘不重叠的位置。如此,喷射器在活塞上升时喷射的燃料倾向于往燃烧室的壁面扩散而不会进入活塞的腔体,由此能够在燃烧室的壁面附近进行预先混合燃烧,而喷射器在活塞处于上止点时喷射的燃料倾向于往活塞的腔体内扩散而不会滞留在活塞的周缘附近,由此能够提升燃料在活塞的腔体内的扩散性来提升燃烧效能。据此,本技术的内燃机能够配合喷射器的设置与活塞、燃烧室等的结构设计,来更进一步提升燃烧效能。
[001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内燃机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活塞上升时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的内燃机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活塞处于上止点时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的活塞处于上止点时的燃烧室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的内燃机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进行多次燃料喷射的参数变化的说明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内燃机;
[0026]110:汽缸体;
[0027]112:汽缸;
[0028]112a:内壁面;
[0029]120:汽缸盖;
[0030]122:底面;
[0031]124:进气口;
[0032]126:排气口;
[0033]130:活塞;
[0034]132:顶面;
[0035]134:腔体;
[0036]134a:山部;
[0037]134b:圆弧部;
[0038]134c:延伸部;
[0039]136:周缘;
[0040]138:唇部;
[0041]140:燃烧室;
[0042]150:喷射器;
[0043]152:喷射孔;
[0044]152A:上侧喷射孔;
[0045]152B:下侧喷射孔;
[0046]160:曲柄;
[0047]A1、A2:轴线;
[0048]C:中心线;
[0049]F1、F2:流动方向;
[0050]P1:最外侧点;
[0051]P2:中心点;
[0052]R:挤流区域;
[0053]R1、R2:喷射范围;
[0054]S:扩散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5]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燃机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活塞上升时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内燃机在活塞的压缩步骤中活塞处于上止点时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活塞处于上止点时的燃烧室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的内燃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汽缸体,具有至少一汽缸;汽缸盖,设置在所述汽缸体的上方;以及活塞,设置在所述汽缸内,所述汽缸盖的底面、所述汽缸的内壁面、以及所述活塞的顶面之间的空间构成燃烧室,并且所述汽缸盖的中央设有从喷射孔对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的喷射器,在所述活塞的顶面形成有位于所述活塞的中央的腔体、以及相较于所述腔体位于外周侧的环状的周缘,所述周缘与所述汽缸盖的底面之间形成有挤流区域,在所述腔体的底面的中央,形成有往所述燃烧室突出且朝向所述活塞的顶面倾斜的山部,从所述腔体的所述底面到侧面,形成有从所述山部平滑且连续地构成为圆弧状的圆弧部,从所述腔体的所述侧面到所述周缘,形成有从所述圆弧部沿着所述活塞的轴向延伸的延伸部,在所述腔体与所述周缘的边界形成有在所述活塞的轴向上窄缩的唇部,其中,所述喷射器在所述活塞的压缩步骤中喷射多次燃料,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上升中的所述活塞的所述腔体不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位于与喷射燃料时处于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周缘不重叠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沿着所述喷射器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孔的轴线设置成朝向处于所述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柳聡安藤博和中津雅之大矢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