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槽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53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与扩充槽之间防电磁干扰的探针改良结构,该探针结构包括:一帽体及一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受压后可提供将帽体向外顶出的弹力,且该帽体的周沿形成有一个倾斜的实质斜面及其下方的竖直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充槽的探针另外包括一支撑构件及一滑动连结构件,该滑动连结构件滑动连结该帽体与该支撑构件。此外,该探针还可包括一基座,用以将该探针固定在主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扩充槽探针由于利用一周沿具有实质斜面及其下方的竖直面的帽体,因而可有效降低成本、简化组装程序、提高探针与移动设备接点凹槽的密切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止电磁干扰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扩充槽探针(Probe for Docking Station),尤其涉 及一种于移动装置与扩充槽间用以消除电磁干扰的探针的构造。
技术介绍
通常意义上的扩充槽(Docking Station) —般是用于固定电子装置,以供 其与移动装置相互连结,从而进行资料交换。最常见的扩充槽是用于台式电脑 与诸如手机、数码助理等移动装置的连结;其他情况下,也用于固定式输出入 装置,以供笔记本电脑或数码助理连结后,扩充其输出入功能;此外,扩充槽 还可用于电子装置与网络、存储设备等连结,应用极为广泛。现今所知的扩充槽通常均己连结一组固定式电子装置,并留有至少一个连 接器,以供移动装置通过适合的通信触点组进行连结。这种触点组通常为业界 规定的串行或并行通信触点。此外,由于国际上对于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规定,也需要提供能与待连结装置(如上述的 移动装置)的主机板形成电气接触,并连接扩充槽接地的探针。如图1所示是台湾地区新型专利号为91218859的"防电磁干扰探针结构的 改良"。由图可见,该探针2主要包括一帽体21、套环23和一支撑构件24:帽 体21为圆锥形且内设弹簧22;支撑构件24的上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唇缘;套环 23的上缘与帽体21的内缘相螺合或铆合,且其下缘设有向内凸出的唇缘;该套 环23的唇缘内径略大于支撑构件的本体外径,却略小于支撑构件的唇缘外径。 该帽体21与支撑构件24通过套环23作滑动连结。具体地,将该支撑构件24 套入该套环23内,再将该盖帽21与套环23结合,即可使帽体21连通套环23沿支撑构件24的长轴方向弹性滑动。该探针2另可包括一底座1,并于其上设一固定孔ll,用以将支撑构件24固定于底座1上。当任一移动装置连结到扩充槽时,扩充槽上附设的连接器先与移动装置的通信触点组相连结,进而将移动 装置上的防电磁干扰用的接点凹槽对准该探针定位后,使探针进入该凹槽内与 金属表面形成电气接触。上述过程中,移动装置与扩充槽间为互动状态。其中弹簧22提供的弹力使 得该帽体21顺应移动装置的外壳所施加的压力而上下移动,不致损伤探针。当 帽体21与移动装置上的接点凹槽形成定位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将帽体21 向凹槽顶出,而使帽体21与凹槽内的金属表面形成紧密接触。由于凹槽内的金 属表面连结到该移动装置的主机板,因此,通过该电气接触,可将该移动装置 各元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引导至扩充槽的接地,从而予以有效排除。上述的现有技术中,该帽体21为防止在移动装置的连结、解除连结的过程 中损伤探针的情况出现,形成圆锥状。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探针2的帽体21的 外缘及下缘,仍会存在被诸如外壳等具有一定厚度的物品所抵触,使得探针2 的帽体21在连结时不能与接点凹槽接触紧密,影响防止电磁干扰效果。因此,进一步提高防电磁干扰效果并简化组装程序、降低成本成为了目前 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改良的扩充槽探针,以进一步提高防止电 磁干扰效果,并降低成本、简化组装程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扩充槽探针,包括一帽体及一弹性构件, 该弹性构件受压后可提供将帽体向外顶出的弹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包括 一圆筒,其周沿形成一倾斜的实质斜面及其下方的竖直面。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该扩充槽探针另外还包括一支撑构 件及一滑动连结构件,所述滑动连结构件将帽体与支撑构件滑动连结,而弹性构件提供帽体与支撑构件间相对滑动的弹力。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该扩充槽探针另外设有一用以将探针固定在主机板上的基座。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一压縮弹簧。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所述帽体的斜面部与帽顶部形成一圆锥。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所述帽体的斜面部形成弧面。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所述帽体的斜面部与帽顶部形成一圆顶。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所述帽体另外形成一帽沿部,位 于该斜面部与竖直部之间。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扩充槽探针,其中,所述支撑构件为一圆管;所述滑 动连结构件为一套环。本技术提供的扩充槽探针,其有益效果为由于本技术扩充槽探 针的帽体周沿形成有实质倾斜面及其下方的竖直面,且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较 现有技术更为缓和,可有效保护探针免受移动装置相对运动造成的损伤。同时, 形成于该倾斜面下方的竖直面为一筒状,可以补正探针周围所存在的壳体等的 厚度,使探针与移动装置的电气连结更为紧密。由于探针周围壳体等物品所圈 留的空间足以规范帽体的活动范围,因而还可省略寻常技术中的支撑构件和滑 动连结构件,从而简化组装程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参照的
技术介绍
中一种扩充槽探针的构造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一些变化实施例的帽体形状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1_底座、11 —固定孔、2—探针、21 —帽体、21a—斜面部、21b—竖直部、 21c —帽顶部、21d—帽沿部、21e —唇缘、22 —弹性构件、23 —套环、24 一支撑构件、24b—螺纹、25—基座、25a—连结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照附图对本技术的扩充槽探针进行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图2 所示的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与图1相同的构件,均 以相同标记予以编号。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扩充槽探针2包括一帽体21及一弹性构件22, 该帽体21形成一锥形圆筒,而该弹性构件22为一压縮弹簧,用以提供将帽体 21顶向移动装置所设的接点凹槽方向的力量。该帽体21与该弹性构件22可以任何方式固定,适用的方法包括焊接、铆 合、粘着等。而且本技术发现,由于在探针2周围往往存在具有一定厚度 的壳体等厚物,其所圈留的空间足以规范该帽体的活动范围,因此即使不使用 寻常技术中的支撑构件和滑动连结构件,该帽体21在弹性构件22及厚物的规 范下,仍可提供良好的功能效果。该帽体21及弹性构件22均使用金属或其它导体制作,另可增设一基座25, 用以固定该探针组件。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金属或其它导体制作成基座25,并 在基座25上形成连结孔25a,而藉此弹性构件22可通过焊接、铆合甚至粘着等 方式与基座25相结合。同时,该基座25与扩充槽的主机板的接地端子电气连 接,当移动装置与扩充槽连结后,将移动装置的EMI接点凹槽对准该探针2的 帽体21,帽体21随即嵌入该EMI接点凹槽内定位并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与EMI 接点形成电气连接,从而实现将移动装置上的元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引导向 扩充槽的接地,达到防止干扰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帽体21的形状为一圆筒,其帽盖部分的周沿形成倾斜面21a,该倾斜面21a的斜率不宜太小,较之现有技术应更为缓和。如此形成 的帽体21包括本体的竖直部21b、斜面部21a及帽顶部21c。而如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一些其他变化实施例中帽体形状示意图,可为如下形式 如图3A所示,该帽体21的斜面部21a与帽顶部21c形成一圆锥; 如图3B所示,该帽体21的斜面部21a可形成弧面; 如图3C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扩充槽探针,包括一帽体及一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受压后可提供将帽体向外顶出的弹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包括一圆筒,其周沿形成一倾斜的实质斜面及其下方的竖直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垂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