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肽及其多肽复合物纳米粒、核酸疫苗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3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肽及其多肽复合物纳米粒、核酸疫苗和应用,属于药物递送领域。所述多肽具有压缩并保护核酸不被降解、促进核酸穿透细胞膜等功能,具有更高的抗体效应,所述多肽及包含所述多肽的多肽复合物纳米粒可用于体内外细胞基因转染及应用于疫苗制剂的制备。内外细胞基因转染及应用于疫苗制剂的制备。内外细胞基因转染及应用于疫苗制剂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肽及其多肽复合物纳米粒、核酸疫苗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递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及其多肽复合物纳米粒、核酸疫苗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基因转染是一种将具生物功能的核酸转移或运送到细胞内并使核酸在细胞内维持其生物功能的技术。基因载体是指将外源的治疗性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的一种工具。核酸疫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核酸疫苗作为一种新的应对方案,是将编码抗原蛋白的核酸导入细胞,通过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蛋白,从而诱导特异免疫应答。虽然大多数细胞可以自发地摄取核酸,但是效率很低并且在低剂量就饱和了。此外由于自然界存在大量的RNA酶(RNase),使得RNA在体内外均非常不稳定,容易被降解。因此,需要合适的制剂来保护核酸免受细胞外RNase介导的降解并促进其进入细胞。在预防型核酸疫苗与治疗型核酸疫苗开发过程中,将特定序列的核酸递送至树突状细胞(DC)使其安全、高效、足量的表达对疫苗产生药效至关重要。
[0003]细胞穿透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能够在不引起细胞膜损伤的情况下,以非受体依赖方式、非经典内吞方式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多肽,其长度一般不超过30个氨基酸且富含碱性氨基酸,氨基酸序列通常带正电荷,如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转录激活因子TAT(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transcription activator,HIV

1 TAT)(Vives等,J.Biol.Chem.1997;272,16010)。CPPs的共有性质是:带净正电荷或电中性,同时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亲性);穿膜递送效率较高;低细胞毒性;无细胞类型的限制;可以通过化学结合或基因融合等方式将不同的生物活性物质导入细胞,使其有潜力成为多功能的靶向药物载体。不同CPPs的具体跨膜机制不同,有研究发现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能与mRNA结合,并能干扰并降低细胞膜稳定性,从而携带生物活性物质穿透细胞膜,如精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

丙氨酸残基(RALA)序列(Pardi等,CurrOpin in Immunol。2020,65:14

20)。与其他递送方式相比,目前CPPs在mRNA递送或疫苗研发领域的研究仍缺乏报道。
[0004]通过酰胺键(肽键)连接而成的多肽,制备成多肽复合物纳米粒的优势在于其保证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小的同时,能够在体内降解成氨基酸,然而目前尚无使mRNA类基因药物上市的多肽复合物纳米粒递送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递送系统的不足,合成了非天然存在的多肽,制备了多肽复合物纳米粒,以提供改进的用于mRNA递送的基因载体,以及适用于动物疫苗或人用mRNA药物研发的纳米递送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简述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核酸药物递送的多肽化合物。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多肽化合物的多肽复合物纳米粒。第三方面,本
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肽复合物纳米粒在体内外核酸递送中的应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所述多肽复合物纳米粒的核酸疫苗。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多肽复合物纳米粒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
[0008]专利技术详述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肽化合物,其具有如下通式结构:
[0010](Xaa)
x

Arg

Val

Gln

Pro

Thr

Glu

Ser

lle

Val

Arg

(Yaa)
y
ꢀꢀ
(通式I),
[0011]其中:x为1~25的整数,y为0~9的整数;
[0012](Xaa)
x
可以是由任意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段。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Xaa选自Arg(R)、Trp(W)、Cys(C)、Lys(K)、Leu(L)、Phe(F)、Pro(P)或His(H)的至少一种,x为氨基酸数量,x为1~20中的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Xaa)
x
为Arg。在一些实施例中,(Xaa)
x
为(Xa

a

)
n
(Arg)1‑
10
(Xa

a

)
n
,其中Xa

a

选自Arg(R)、Trp(W)、Cys(C)、Lys(K)、Leu(L)、Phe(F)、Pro(P)或His(H)的至少一种,n为0~10中的整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Xaa由(Arg)1‑
10
、Trp(W)和/或Cys(C)组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Xaa由(Arg)1‑
10
、Trp(W)、Cys(C)、His(H)、和/或Pro(P)组成,Trp(W)、Cys(C)、His(H)、和/或Pro(P)可以在(Arg)1‑
10
前面也可以在(Arg)1‑
10
后面,或者穿插在一个或数个(Arg)1‑
10
中间。
[0014]在通式I中并不限定Arg(R)、Trp(W)、Cys(C)、Lys(K)、Leu(L)、Phe(F)、Pro(P)或His(H)在氨基酸序列中顺序。
[0015](Yaa)y是由任意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段;在一些实施例中,Yaa选自Arg(R)、Trp(W)、Phe(F)或Cys(C)中的至少一种,y为氨基酸数量,y为0~10中的整数。
[0016]所述x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
[0017]所述y可以为0、1、2、3、4、5、6、7、8、9或10。
[0018]所述n可以为0、1、2、3、4、5、6、7、8、9或10。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序列为:Seq.01、Seq.02、Seq.03、Seq.04、Seq.05、Seq.06、Seq.07、Seq.08、Seq.09、Seq.10、Seq.11、Seq.12、Seq.13、Seq.14、Seq.15、Seq.16、Seq.17、Seq.18、Seq.19、Seq.20、Seq.21、Seq.22、Seq.23、Seq.24、Seq.25、Seq.26、Seq.27、Seq.28、Seq.29、Seq.30、Seq.31、Seq.32、Seq.33、Seq.34、Seq.35、Seq.36、Seq.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化合物,其具有如下通式I结构:(Xaa)
x

Arg

Val

Gln

Pro

Thr

Glu

Ser

Ile

Val

Arg

(Yaa)
y
ꢀꢀꢀ
(通式I),其中:x为1~25的整数,y为0~10的整数;(Xaa)
x
是由任意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段,(Yaa)
y
是由任意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化合物,所述Xaa选自Arg、Trp、Cys、Lys、Leu、Phe、Pro或His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Yaa选自Arg、Trp、Phe或Cys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化合物,所述(Xaa)
x
由Arg组成;或者所述(Xaa)
x
为(Xa

a

)
n
(Arg)1‑
10
(Xa

a

)
n
,其中Xa中

a选自Arg、Trp、Cys、Lys、Leu、Phe、Pro或His的至少一种,n为0~10中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化合物,所述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序列为:Seq.01、Seq.02、Seq.03、Seq.04、Seq.05、Seq.06、Seq.07、Seq.08、Seq.09、Seq.10、Seq.11、Seq.12、Seq.13、Seq.14、Seq.15、Seq.16、Seq.17、Seq.18、Seq.19、Seq.20、Seq.21、Seq.22、Seq.23、Seq.24、Seq.25、Seq.26、Seq.27、Seq.28、Seq.29、Seq.30、Seq.31、Seq.32、Seq.33、Seq.34、Seq.35、Seq.36、Seq.37、Seq.38、Seq.39、Seq.40、Seq.41、Seq.42、Seq.43、Seq.44、Seq.45、Seq.46、Seq.47、Seq.48、Seq.49、Seq.50、Seq.51、Seq.52或Seq.53。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肽化合物,通式(I)与Seq.01

Seq.53中的任一个至少50%类似并且其使核酸分子进入细胞的递送改良至少20%;或通式(I)与Seq.01

Seq.53中的任一个至少75%类似并且其使核酸分子进入细胞的递送改良至少50%;或通式(I)与Seq.01

Seq.53中的任一个至少90%类似并且其使核酸分子进入细胞的递送改良至少100%;或通式(I)与RRRRRWCRVQPTESIVR,RRRRRWFCRVQPTESIVR,FCRWCRRVQPTESIVRRCWRCF,FCRWCRRVQPTESIVCWRRRCF,HKRWCRRWCRVQPTESIVRC或WCRRRVQPTESIVRRRWC中的任一个至少90%类似。6.一种多肽复合物纳米粒,其包含:a)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

5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