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所述的混合芯片包括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芯片基底上部设有三组“S”型曲线混合通道,分别为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且内部设有三棱锥型”障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芯片结构简单,制造材料可选范围广,大大降低制造成本;芯片混合通道借助“S”型弯曲形态及内部的“三角锥”型障碍物的分流作用实现高效充分、方便、快速、稳定地制备出均匀的纳米颗粒;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可以独立分开,使用完芯片后或芯片堵塞后,清洗方便;若使用硅基玻璃、金属等高硬度材料制造的芯片,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
[0001]本技术属于纳米粒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有薄膜分散法、乙醇注入法、复乳法、逆相蒸发法、挤出法等,但得到的纳米粒粒径不均匀,形态难以控制,重复性差,后处理工艺不可控因素多,且传统制备载药纳米粒的方法所需的试剂用量比较多,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尤其是当材料比较昂贵时会大大增加实验的成本,给载药纳米粒的实际应用带来许多困难。
[0003]纳米药物载体是目前纳米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主要应用于抗肿瘤等药物的靶向或局部给药制剂。但是目前这种混合芯片种类、材质较为单一,且使用次数有限,芯片耗材成本高。
[0004]由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提供一种能够使药物成份与载药组分在该芯片中充分的混合均匀,方便、快速、稳定地制备出均匀的纳米颗粒,并且在使用完芯片后或芯片堵塞后,清洗方便,芯片可重复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该混合芯片包括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所述的芯片基底上部设有三组“S”型曲线混合通道,分别为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多通道,各通道的宽和高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都设有三棱锥型”障碍物,且所述的三棱锥型”障碍物的三棱锥长尖端方向与液体流向相反,在液体遇到三棱锥障碍物时,水流会一分为二。
[000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所述的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表面带有螺纹,两者可与外界带螺纹口的注射器连接,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另一端连接有出样口。
[0009]优选的,所述的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通过芯片基底一侧的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第三螺丝孔、第四螺丝孔和另一侧的第五螺丝孔、第六螺丝孔、第七螺丝孔、第八螺丝孔配套八组固定螺丝进行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以及出样口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和出样口在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上各占一半,所述的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贴紧时才组成完
整的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和出样口,所述的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和出样口呈圆柱形,可以直接把外界的注射器插入。
[0011]优选的,所述的芯片基底高1~5cm,所述的芯片盖板高1~5cm。
[0012]优选的,所述的与注射器相连的前端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内径1~5cm,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第二“S”型混合通道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宽度0.1~1mm,且其高度0.2~2.5mm,所述的出样口内径1~5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芯片结构简单,制造材料可选范围广,大大降低制造成本;芯片混合通道借助“S”型弯曲形态及内部的“三角锥”型障碍物的分流作用实现高效充分、方便、快速、稳定地制备出均匀的纳米颗粒;芯片基底和芯片盖板可以独立分开,使用完芯片后或芯片堵塞后,清洗方便;若使用硅基玻璃、金属等高硬度材料制造的芯片,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结构左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结构右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结构进样口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S”型混合通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三棱锥型”障碍物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0、混合芯片;1、第一螺丝孔;2、第二螺丝孔;3、第三螺丝孔;4、第四螺丝孔;5、第五螺丝孔;6、第六螺丝孔;7、第七螺丝孔;8、第八螺丝孔;9、第一进样口;10、第二进样口;11、第一“S”型混合通道;12、第二“S”型混合通道;13、第三“S”型混合通道;14、出样口;15、芯片盖板;16、固定螺丝;17、芯片基底;18、三棱锥型”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所述的混合芯片100包括芯片基底17和芯片盖板15,所述的芯片基底17上部设有三组“S”型曲线混合通道,分别为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多通道,各通道的宽和高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都设有三棱锥型”障碍物18,且所述的三棱锥型”障碍物18的三棱锥长尖端方向与液体流向相反,在液体遇到三棱锥障碍物时,水流会一分为二;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所述的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表面带有螺纹,两者可与外界带螺纹口的注射器连接,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
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另一端连接有出样口14。
[0026]本实施例中,用注射器吸取需要混合的液体,将注射器插入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推动注射器,需要混合的液体分别从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进入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等量分配到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借助“S”型弯曲形态和内部的三棱锥型”障碍物18的分流作用,液体在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内快速地充分混合、反应,形成的纳米粒在出样口14流出,在出样口14下方放置样品收集器收集流出的样品。
[0027]实施例2:
[0028]如附图2至附图7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芯片基底17和芯片盖板15通过芯片基底17一侧的第一螺丝孔1、第二螺丝孔2、第三螺丝孔3、第四螺丝孔4和另一侧的第五螺丝孔5、第六螺丝孔6、第七螺丝孔7、第八螺丝孔8配套八组固定螺丝16进行固定;所述的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芯片(100)包括芯片基底(17)和芯片盖板(15),所述的芯片基底(17)上部设有三组“S”型曲线混合通道,分别为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多通道,各通道的宽和高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都设有三棱锥型”障碍物(18),且所述的三棱锥型”障碍物(18)的三棱锥长尖端方向与液体流向相反,在液体遇到三棱锥障碍物时,水流会一分为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所述的第一进样口(9)和第二进样口(10)表面带有螺纹,两者可与外界带螺纹口的注射器连接,所述的第一“S”型混合通道(11)、第二“S”型混合通道(12)和第三“S”型混合通道(13)另一端连接有出样口(1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混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基底(17)和芯片盖板(15)通过芯片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梅桂,张龙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