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37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可以在多个任意频率上动作的天线。在天线中,具有由成为天线下面的接地导体、与该接地导体对向配置成为天线上面的顶部导体和成为天线侧面的侧面导体所构成的框体,设置在该框体的一部分上为发射电波而开口的至少1个开口部,配置在上述接地导体上、通过来自外部的给定的供电线路供给电源的供电点,一端侧与上述供电点连接、另一端侧通过频率选择电路与上述顶部导体连接同时由侧面导体包围其周围的天线元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
技术介绍
参照图33~图36,说明现有的天线。图33表明,该天线130包括由成为天线下面的接地导体131、与该接地导体131对向配置成为天线上面的顶部导体135、138和成为天线侧面的侧面导体134所构成的框体,这些接地导体131、侧面导体134、顶部导体135、138相互为电连接。在接地导体131上设置有从外部供给电源的供电点132。又,由导电线构成的天线元件133设置成其一端部与供电点132点连接,而另一端通过焊锡与设置天线上面中央的1条线状导体139机械以及点连接。进一步,在天线上面,在线状导体139的两侧,对称形成有为发射电波的开口部136、137。图34为表示天线130的尺寸设定的一例。此外,在图33以及图34中,设置有X、Y、Z三维空间坐标,对于天线130,其接地导体131位于XY平面上,供电点132位于原点,而线状导体139沿Y轴方向延伸配置,相对于ZY平面以及ZX平面为对称构造。在该例中,接地导体131为正方形,以自由空间的波长为基准,沿X轴以及Y轴的各边的长度设定为0.76×λ(λ:自由空间中的波长)。又,沿Z轴的侧面导体134的高度设定为0.08×λ。在天线上面,在配置在其中央的线状导体139的两侧上配置的开口部136、137,沿X轴的长度设定为0.19×λ,同时顶部导体135、138沿X轴的边的长度也设定为0.19×λ。沿Z轴的天线元件133的长度设定为0.08×λ。图35为表示对于按上述尺寸设定的天线130连接到输入阻抗为50Ω供电线路上时的电压驻波比(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特性。图中横轴由共振频率f0进行了归一化。该图表明,VSWR在2以下的带域内在10%以上,在宽带域内具有发射损失少的良好的阻抗特性。又,图36为表示按上述尺寸设定的天线130的发射方向性。表示发射方向性的圆图的刻度的1格为10dB,单位为以点波源的发射电力为基准的dBi。该图表明,天线130抑制了Y方向的电波发射,在X方向获得双方向。具有该特性的天线130,例如在长廊等细长的室内空间中使用是非常有效的。又,在天线130中,为发射电波的开口部136、137形成在天线上面,由于作为电波发射源的天线元件133被接地导体131以及侧面导体134所包围,在天线侧面方面以及下面方向(即配置环境)中对发射电波的影响小。依据该特性,当将天线130设置室内的顶部等的设置面上时,将天线本体埋入到设置面内,让天线上面面向所要发射的空间,可以设置成与设置面平。其结果,不会从设置面凸出,是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的好天线。进一步,在天线130中,天线元件133的高度设定为0.08×λ,比通常所知的/4波长天线元件要低。这样,可以对天线本体小型化,当不能将该天线本体埋入到顶部等的设置面内时,可以减小从设置面的凸出,是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的好天线。更进一步,天线130具有相对于ZY平面以及ZX平面为对称构造,这样可以获得从天线发射的电波的方向性相对于ZY平面以及ZX平面是对称构造的。但是,具有上述构造的现有的天线130只是在基准动作频率的奇数倍的频率才可能形成共振,不可能在多个任意频率上动作。为此,为了发射多个任意频率的电波,需要使用多个天线。天线增多,就要增大设置所必需的空间,并且伴随天线的增加,信号传输线路的数量也要增加,将进一步增加设置所必需的空间。其结果,当设置所必需的空间超过设置面所能承受的限度时,要想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设置天线将是很困难的,就有可能成为难看的天线。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上述技术课题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天线本体小型化、结构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发射多个任意频率的电波的-->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有关本申请的第1个专利技术,是在天线中,其特征是具有由成为天线下面的接地导体、与该接地导体对向配置成为天线上面的顶部导体、和成为天线侧面的侧面导体所构成的框体,设置在上述框体的一部分上为发射电波而开口的至少1个开口部,配置在上述接地导体上并从外部通过给定的供电线路进行电力供给的供电点,和其一端侧与上述供电点连接、而另一端侧通过给定的频率选择电路与上述顶部导体连接、同时由侧面导体包围其周围的天线元件。又,有关本申请的第2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进一步在上述顶部导体上的天线元件和顶部导体的连接部周围形成有略环状的贯通孔,并且构成该贯通孔的顶部导体的内缘部和外缘部在天线元件和顶部导体的连接部中通过介入与上述频率选择电路不同的频率选择电路进行连接。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3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2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略环状的贯通孔有多个形成为同心圆状,构成各贯通孔的顶部导体的内缘部和外缘部分别通过各自的频率选择电路进行连接。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4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3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框体在XYZ直角坐标系中,上述顶部导体位于XY平面上,上述供电点位于原点,上述接地导体和顶部导体以及侧面导体具有相对于ZY平面的对称结构,同时把设置在上述框体上的开口部配置成相对于ZY平面对称。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5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4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进一步框体在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上述接地导体和顶部导体以及侧面导体相对于ZX平面的对称结构,同时把设置在上述框体上的开口部配置成相对于ZX平面对称。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6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5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频率选择电路由并联共振电路构成。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7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5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频率选择电路由低通滤波器构成。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8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5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频率选择电路由切换开关构成。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9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7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具有为获得与上述供电线路的阻抗匹配的匹配导体,该匹配导体与上述接地导体电连接。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0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9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匹配导体通过介入频率选择电路与接地导体连接。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1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9和10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匹配导体与天线元件电连接。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2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11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框体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电介质填充。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3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12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顶部导体由形成在给定的电介质基板上的金属模样构成。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4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13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设置有为改变上述开口部中的电场分布的电场调节导体。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5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4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电场调节导体通过介入频率选择电路与上述框体连接。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6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15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让设置在上述框体上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可变的开口面积可变装置。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7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16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把成为天线下面的接地导体形成为圆形状。又进一步,有关本申请的第18个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1~17个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进一步设置有为收发特定频率或者频带的信号的收发电路,上述收发电路,其一端侧与上述天线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其特征是具有: 由成为天线下面的接地导体、与该接地导体对向配置成为天线上面的顶部导体、和成为天线侧面的侧面导体所构成的框体, 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部分上为发射电波而开口的至少1个开口部, 配置在所述接地导体上、并从外部通过给定的供电线路进行电力供给的供电点,和 其一端侧与所述供电点连接、而另一端侧通过给定的频率选择电路与所述顶部导体连接、同时由侧面导体包围其周围的天线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0-13 313730/20001.一种天线,其特征是具有:由成为天线下面的接地导体、与该接地导体对向配置成为天线上面的顶部导体、和成为天线侧面的侧面导体所构成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部分上为发射电波而开口的至少1个开口部,配置在所述接地导体上、并从外部通过给定的供电线路进行电力供给的供电点,和其一端侧与所述供电点连接、而另一端侧通过给定的频率选择电路与所述顶部导体连接、同时由侧面导体包围其周围的天线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进一步在所述顶部导体上,在所述天线元件和顶部导体的连接部周围形成有略环状的贯通孔,构成该贯通孔的顶部导体的内缘部和外缘部在天线元件和顶部导体的连接部中通过介入与所述频率选择电路不同的频率选择电路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把所述略环状的贯通孔有多个形成为同心圆状,构成各贯通孔的顶部导体的内缘部和外缘部分别通过各自的频率选择电路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框体在XYZ直角坐标系中,所述顶部导体位于XY平面上,所述供电点位于原点,所述接地导体和顶部导体以及侧面导体具有相对于ZY平面的对称结构,同时把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开口部配置成相对于ZY平面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进一步所述框体在XYZ直角坐标系中,所述接地导体和顶部导体以及侧面导体具有相对于ZX平面的对称结构,同时把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开口部配置成相对于ZX平面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频率选择电路由并联共振电路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频率选择电路由低通滤波器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频率选择电路由切换开关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具有为获得与所述供电线路的阻抗匹配的匹配导体,该匹配导体与所述接地导体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匹配导体通过介入频率选择电路与接地导体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匹配导体与天线元件电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电介质填充。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顶部导体由形成在给定的电介质基板上的金属模样构成。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设置有为改变所述开口部中的电场分布的电场调节导体。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电场调节导体通过介入频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温岩井浩小川晃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