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倾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63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倾斜装置,包括设置成周向旋转和驱动在偏心空间中的一对楔形部件的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包括: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可旋转地支承在内部齿构成部件的凸台部分内部;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沿圆柱形部分的轴向方向成一体地设置在第一端部分处,以便面向偏心部件的一个侧表面侧;以及推动部分,该推动部分成一体地设置在凸缘部分的外周侧,并设置成通过周向推动楔形部件来释放楔形作用。圆柱形部分的内表面与壁部分成一体地形成,且壁部分在它的中部形成有与马达的输出轴啮合的内花键齿。圆柱形部分、包括内花键齿的壁部分和凸缘部分具有基本相同厚度。键齿的壁部分和凸缘部分具有基本相同厚度。键齿的壁部分和凸缘部分具有基本相同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倾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座椅靠背相对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座垫的角度位置的座椅倾斜装置以及一种制造该座椅倾斜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这种类型座椅倾斜装置的示例,已知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13

094375(下文中称为“JP2013

094375A”)中描述的座椅倾斜装置。
[0003]该座椅倾斜装置设置有:内部齿构成部件,该内部齿构成部件通过从轴向方向半冲切而形成,以便在它的环形内周表面上有多个内部齿;外部齿构成部件,该外部齿构成部件在它的环形外周表面上有多个外部齿,该外部齿的齿数比内部齿构成部件的内部齿的齿数少1或2;圆柱形凸台部分,该圆柱形凸台部分成一体地形成在内部齿构成部件的中心孔的孔边缘处;以及大直径孔,该大直径孔形成在外部齿构成部件的内侧,且直径大于凸台部分的外径。另外,在内部齿与外部齿啮合的状态下,一对楔形部件布置在形成于大直径孔的内周表面与凸台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偏心空间中,还设置了用于周向推动在偏心空间中的楔形部件的驱动部件。
[0004]该驱动部件设置有: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可旋转地布置在凸台部分内部;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沿圆柱形部分的轴向方向成一体地设置在一个端部分上,以便覆盖各楔形部件的侧表面;以及推动部件,该推动部件成一体地设置在圆柱形部分的外周侧,以便通过周向推动各楔形部件而释放楔形作用。
[0005]然后,在驱动部件中,旋转驱动力从电马达通过沿轴向方向形成于圆柱形部分的内周表面上的内花键孔来传递,且当推动部分通过旋转驱动力来使得各楔形部件旋转一圈时,内部齿与外部齿的接合通过在内部齿的齿数和外部齿的齿数之间的差异而变化,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发生移位,因此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发生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这里,在JP2013

094375A的座椅倾斜装置中,形成于驱动部件的圆柱形部分处的内花键孔(内花键齿)形成在圆柱形部分的内周表面的轴向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在内花键齿例如通过具有压制成形的冲压而形成的情况下,内花键齿形成为使得沿该内花键齿轴向方向的长度变长。在轴向较长的内花键齿中,沿轴向方向的内花键齿的基本一半形成为具有高精度,剩余一半成为断裂表面。因此,该剩余一半对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没有贡献。换句话说,当考虑到来自电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的大小时,并不必须在圆柱形部分的整个长度上形成内花键齿以及因此进行无用的加工或形成无用的形状。
[0007]本技术用于解决至少一部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倾斜装置,其中,具有与凸缘部分基本相同厚度的壁部分成一体地设置在驱动部件中圆柱形部分的远端部分的内周上,且通过使得内部齿形成于该壁部分上,能够抑制无用的加工或
形成无用的形状。
[0008]本技术的座椅倾斜装置包括:内部齿构成部件,该内部齿构成部件在它的环形内周表面上有通过沿轴向方向半冲切而形成的多个内部齿;外部齿构成部件,该外部齿构成部件在它的环形外周表面上有多个外部齿,这些外部齿与内部齿构成部件的内部齿啮合,该外部齿的齿数比内部齿的齿数少1或2;圆柱形凸台部分,该圆柱形凸台部分设置在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中的一个上;大直径孔,该大直径孔有内周表面,该内周表面的内径大于凸台部分的外周表面的外径,且凸台部分插入该大直径孔中,该大直径孔设置在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中的另一个上;偏心部件,在内部齿与外部齿啮合的状态下,该偏心部件布置在形成于凸台部分的外周表面和大直径孔的内周表面之间的偏心空间中;以及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设置成周向旋转和驱动在偏心空间中的偏心部件,其中,整个驱动部件通过金属板材料的压制成形而形成,且驱动部件设置有: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可旋转地支承在凸台部分内;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沿圆柱形部分的轴向方向成一体地设置在第一端部分处,以便面向偏心部件的一个侧表面;以及推动部分,该推动部分成一体地设置在凸缘部分的外周侧上,以便设置成通过周向推动偏心部件来释放偏心部件的楔形作用,且壁部分沿圆柱形部分的轴向方向成一体地形成在第二端部分的内周表面上,并在它的中部形成有内部齿部分,该内部齿部分与马达的输出轴啮合。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倾斜装置的主要部件剖视图。
[0010]图2是本实施例的座椅倾斜装置的主要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0011]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的内部齿和外部齿相互啮合的状态的视图。
[0012]图4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驱动衬套在从内部齿构成部件的方向观察时的透视图。
[0013]图5是在从内部齿构成部件的相反方向观察驱动衬套时的透视图。
[0014]图6A是驱动衬套的正视图,图6B是驱动衬套的侧视图,图6C是驱动衬套的平面图,图6D是驱动衬套的后视图。
[0015]图7是驱动衬套沿图6A的线A

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2020年10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

181004的全部内容结合到本申请中,作为参考。
[0017]下面将基于附图解释根据本技术的座椅倾斜装置的实施例。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倾斜装置的主要部件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座椅倾斜装置的主要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的内部齿和外部齿相互啮合的状态的视图。
[0019]如图1和图2中所示,座椅倾斜装置设置有:盖部件2,该盖部件2与设置在座垫(未示出)上的座垫侧臂1连接;内部齿构成部件4,该内部齿构成部件4与设置在座椅靠背(未示出)上的后侧臂3连接;驱动衬套5,该驱动衬套5是驱动轴(未示出)穿过其插入、以便由驱动轴可旋转地和成一体地驱动的驱动部件,该驱动轴是由设置在座椅靠背侧的电马达(未示
出)可旋转地驱动的输出轴50;以及外部齿构成部件6,该外部齿构成部件6与盖部件2成一体地连接。当沿正方向或反方向的旋转驱动力通过电马达而施加至驱动衬套5时,内部齿构成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2沿与驱动衬套5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时以高减速比来降低它的旋转速度。
[0020]如图1和图2中所示,盖部件2通过半冲切通过铁基金属材料的压制成形、以便形成盘形而形成,插入孔2a穿过盖部件2的中部而形成,电马达的输出轴50穿过该插入孔2a插入。另外,第一圆弧形凹入部分2c形成于盖部件2的环形外周部分2b的内周上。盖部件2的配合内部齿部分2d沿周向方向间断地形成于第一圆弧形凹入部分2c的内周表面上,外部齿构成部件6的后面所述外部齿6a的一部分与该内部齿部分2d压配合。
[0021]另外,在第一圆弧形凹入部分2c的径向内侧形成有用于容纳外部齿构成部件6的后面所述圆柱形凸出部分6c的第二圆弧形凹入部分2e,用于容纳后面所述环形弹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倾斜装置,包括:内部齿构成部件,所述内部齿构成部件在它的环形内周表面上具有通过沿轴向方向半冲切而形成的多个内部齿;外部齿构成部件,所述外部齿构成部件在它的环形外周表面上具有多个外部齿,所述外部齿与内部齿构成部件的内部齿啮合,所述外部齿的齿数比内部齿的齿数少一或二;圆柱形的凸台部分,所述圆柱形的凸台部分设置在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中的一个上;大直径孔,所述大直径孔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的内径大于凸台部分的外周表面的外径,凸台部分插入所述大直径孔中,所述大直径孔设置在内部齿构成部件和外部齿构成部件中的另一个上;偏心部件,在内部齿与外部齿啮合的状态中,所述偏心部件布置在形成于凸台部分的外周表面和大直径孔的内周表面之间的偏心空间中;以及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成周向旋转并驱动在偏心空间中的偏心部件,其中,整个驱动部件通过压制成形金属板材料而形成,驱动部件设置有:圆柱形部分,所述圆柱形部分能旋转地支承在凸台部分内部;凸缘部分,所述凸缘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训久
申请(专利权)人:TF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