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元生专利>正文

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77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由多股紫铜线、紫铜片、塑料护罩、橡皮护套、紫铜套、护盖等构成。且紫铜线置于护套内,其两端裸露部分经紫铜片缠绕紫铜套后再裹紧插入紫铜套一侧的圆形孔内,然后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成型。在塑料护罩和紫铜套上设置有检测孔。用其连接蓄电池组具有较强的抗曲扭能力,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在本技术提出之前,已知的密封铅酸蓄电池组之间极柱的连接方式是用铜排将两端打孔通过螺栓而连接起来称为硬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受铜排形状长度的限制,移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扭曲力,使蓄电池极柱受损,造成电解液渗漏,影响电池可靠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制造的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紫铜线、紫铜片、塑料护罩、橡皮护套、紫铜套、护罩盖等构成,多股紫铜线置于橡皮护套内,且紫铜线的两端裸露部分与紫铜片钳压连接,紫铜片置入紫铜套一侧的园形孔内,紫铜套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连接。紫铜片也可缠绕在紫铜套上,其两端剩余部分再与紫铜线的裸露部分钳压连接,并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成型。为了检测方便,在塑料护罩和紫铜套上设置有检测孔。本技术的两个紫铜套分别套在两个密封铅酸蓄电池极的柱上,将两个极柱实现软连接。本技术的显著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曲扭能力,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摆放连接好的蓄电池组,而不影响存放和使用寿命。具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紫铜线、紫铜片、紫铜套的一种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紫铜线、紫铜片、紫铜套的另一种连接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将两组密封铅酸蓄电池进行软连接的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出本技术主要由紫铜线、紫铜片、塑料护罩、橡皮护套、紫铜套、护罩盖、及检测孔构成。其中紫铜线置于橡皮护套内,其两端裸露部分经紫铜片裹紧再插入紫铜套一侧的园形孔内,然后再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成型。紫铜片也可以缠绕在紫铜套上,其两端剩余部分再与紫铜线的裸露部分钳压连接,然后再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成型。塑料护罩上下呈空园孔,目的是便于固定紫铜套的螺栓通过。待与极柱相连接好后,再用防尘护罩盖将外露部分盖好。检测孔经塑料护罩直接通到紫铜套内。实施例中,紫铜线是多股的,紫铜片厚为0.1至1毫米,塑料护罩和护罩盖用普通塑料压制而成,橡皮护套是橡皮管,紫铜套的内外径分别为Φ7和Φ15、及检测孔为Φ2。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它主要由紫铜线、紫铜片、塑料护罩、橡皮护套、紫铜套、护罩盖构成,其特征在于紫铜线置于橡皮护套内,且紫铜线的两端裸露部分与紫铜片钳压连接,紫铜片置入紫铜套一侧的园形孔内,紫铜套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在塑料护罩和紫铜套上设置有检测孔。专利摘要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由多股紫铜线、紫铜片、塑料护罩、橡皮护套、紫铜套、护盖等构成。且紫铜线置于护套内,其两端裸露部分经紫铜片缠绕紫铜套后再裹紧插入紫铜套一侧的圆形孔内,然后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成型。在塑料护罩和紫铜套上设置有检测孔。用其连接蓄电池组具有较强的抗曲扭能力,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文档编号H01M2/20GK2382136SQ99237369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谭元生 申请人:谭元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它主要由紫铜线[1]、紫铜片[2]、塑料护罩[3]、橡皮护套[4]、紫铜套[5]、护罩盖[6]构成,其特征在于紫铜线[1]置于橡皮护套[4]内,且紫铜线[1]的两端裸露部分与紫铜片[2]钳压连接,紫铜片[2]置入紫铜套[5]一侧的园形孔内,紫铜套[5]与塑料护罩[3]一起塑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元生
申请(专利权)人:谭元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