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电源装置引出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23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蓄电池电源装置引出端,为呈“L”型的导电件,其上端开有螺栓孔,下端开有极柱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螺栓孔的一端面的两侧各设有凸台,两凸台之间的形状与螺栓头部的形状相同或相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未改变引出端下端与蓄电池极柱的连接方式,上端也是通过螺栓紧固实现与通往外部的引出线连接在一起,不同的是利用两凸台来固定螺栓的头部,实际上是将现有技术需要两把扳手操作时必须有一把扳手拧螺栓头部的操作固定为引出端的特殊结构,这样只需要一把扳手拧螺母就能将螺栓拧紧,实现引出线与电源装置的紧密结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的引出端结构。
技术介绍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引出端又称为电源装置端极柱或电源装置接线端,主要用于连接牵引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即蓄电池系统和外部用电系统或供电系统的导电件,是电源装置与外部系统导电的桥梁,是电源装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使用的电源装置引出端呈“L”型,上端开设有螺栓孔,下端开有极柱固定孔。下端与蓄电池正极或负极极柱焊接在一起,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与通往外部的引出线连接在一起,使电源装置与外部相连接。螺栓与引出线的连接情况是需要用两把扳手即一把扳手拧螺母,另一把扳手拧螺栓头部,同时操作才能将螺栓拧紧,实现引出线与电源装置引出端的紧密结合(图3 a、图3b、图3c为传统引出端结构示意图)。这样一方面操作复杂,另一方面扳手均为导电件,工作时不小心容易造成电源装置正、负极短路,产生意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引出线安装方便、简单、安全的蓄电池电源装置引出端。本技术的蓄电池电源装置引出端,为呈“L”型的导电件,其上端开有螺栓孔,下端开有极柱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螺栓孔的一端面的两侧各设有凸台,两凸台之间的形状与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电源装置引出端,为呈“L”型的导电件,其上端开有螺栓孔,下端开有极柱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螺栓孔的一端面的两侧各设有凸台,两凸台之间的形状与螺栓头部的形状相同或相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蓄电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