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04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强度和刚度高,可防止发生延伸和嚅变,并可增强与铅膏结合力的蓄电池板栅,设有相互交叉的竖筋条和横筋条与边框(1)相联,所述的横筋条为相邻交替设置的前横筋条(3)和后横筋条(4),前横筋条与竖筋条(2)前侧面交结,后横筋条与竖筋条后侧面交结,前横筋条轴线与后横筋条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竖筋条(2)纵向分成区段,前横筋条对应的竖筋条区段其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后横筋条对应的竖筋条区段其后侧面的宽度大于前侧面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制作铅酸蓄电池极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的电极板,尤其是制成铅酸蓄电池电极板的板栅。
技术介绍
已知的普通铅酸蓄电池板栅一般包括边框、极耳、横筋条和竖筋条。边框主要作用是防止板栅在涂膏过程中变形撕裂,同时具有导电汇流作用。横筋条与竖筋条交叉结合以支撑活性物质,并加强板栅的强度,改善板栅的浇铸性能,其中竖筋条还主要起传递电流的作用。极耳主要用以集电汇流并焊接并联极板。已知的这种蓄电池板栅,其横筋条均排布在一个平面上,如同一平板结构,导电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又因为铅材质较软,使板栅的强度较差,尤其较长的板栅易弯曲变形,对极板性能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蓄电池板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板栅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板栅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延伸和嚅变,并增强铅膏与板栅的结合力,提高铅膏量与板栅的比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相互交叉的竖筋条和横筋条与边框相联,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横筋条为相邻交替设置的前横筋条和后横筋条,前横筋条与竖筋条前侧面交结,后横筋条与竖筋条后侧面交结,前横筋条轴线与后横筋条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习用板栅的横筋条均处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横筋条分为前横筋条和与之相邻的后横筋条,二者之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不处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可以是前横筋条与后横筋条之相迎面前后距离大于零。本技术的竖筋条可以是这种结构竖筋条纵向分成区段,前横筋条对应的竖筋条区段其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后横筋条对应的竖筋条区段其后侧面的宽度大于前侧面的宽度,如此使竖筋条前侧面形成纵向相间的宽区段和狭区段,后侧面对应形成纵向相间的狭区段和宽区段;宽区段至狭区段前后斜面过渡,使该区段横截面成梯形。如此结构的竖筋条,表面积增加,增大了与铅膏的结合面积。本技术由于设有前横筋条和后横筋条,二者之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使板栅整体具有一种立体结构特性,故与横筋条均排布于同一平面的相比,强度、刚度、抗延伸和抗嚅变力大大提高,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寿命;由于本技术前、后横筋条不处于同一平面,故板栅涂覆铅膏制成极板后可增强板栅与铅膏的结合力,并可增加铅膏量,提高了膏量与板栅的比率,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提高电池比能量。竖筋条纵向分为区段,该区段前后侧面宽度不同的本技术,可以增加板栅筋条与铅膏的结合面积,故能降低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提高电池比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电池板栅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电池板栅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蓄电池板栅,设有相互交叉的竖筋条和横筋条与边框1相联,所述的横筋条为相邻交替设置的前横筋条3和后横筋条4,前横筋条3与竖筋条2前侧面交结,后横筋条4与竖筋条2后侧面交结,前横筋条3轴线与后横筋条4轴线前后间具有距离S>0,且前横筋条3与后横筋条4相迎面前后距离大于零;竖筋条2纵向分成区段,前横筋条3对应的竖筋条2区段其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后横筋条4对应的竖筋条2区段其后侧面的宽度大于前侧面的宽度,使竖筋条2前侧面形成纵向相间的宽区段和狭区段,后侧面对应形成纵向相间的狭区段和宽区段;宽区段至狭区段前后斜面过渡,使该区段横截面成为图3所示的梯形。权利要求1.蓄电池板栅,设有相互交叉的竖筋条和横筋条与边框(1)相联,其特征是所述的横筋条为相邻交替设置的前横筋条(3)和后横筋条(4),前横筋条(3)与竖筋条(2)前侧面交结,后横筋条(4)与竖筋条(2)后侧面交结,前横筋条(3)轴线与后横筋条(4)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是前横筋条(3)与后横筋条(4)相迎面前后距离大于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是竖筋条(2)纵向分成区段,前横筋条(3)对应的竖筋条(2)区段其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后横筋条(4)对应的竖筋条(2)区段其后侧面的宽度大于前侧面的宽度。专利摘要强度和刚度高,可防止发生延伸和嚅变,并可增强与铅膏结合力的蓄电池板栅,设有相互交叉的竖筋条和横筋条与边框(1)相联,所述的横筋条为相邻交替设置的前横筋条(3)和后横筋条(4),前横筋条与竖筋条(2)前侧面交结,后横筋条与竖筋条后侧面交结,前横筋条轴线与后横筋条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竖筋条(2)纵向分成区段,前横筋条对应的竖筋条区段其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后横筋条对应的竖筋条区段其后侧面的宽度大于前侧面的宽度。本技术适用于制作铅酸蓄电池极板。文档编号H01M4/73GK2490707SQ0123374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胡信国, 童一波, 吴贤章, 陈建, 唐明跃 申请人: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板栅,设有相互交叉的竖筋条和横筋条与边框(1)相联,其特征是所述的横筋条为相邻交替设置的前横筋条(3)和后横筋条(4),前横筋条(3)与竖筋条(2)前侧面交结,后横筋条(4)与竖筋条(2)后侧面交结,前横筋条(3)轴线与后横筋条(4)轴线前后距离大于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信国童一波吴贤章陈建唐明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