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包含金属箔层(4);绝缘层(7),其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至少中央部;热熔接性树脂层(3),其设置于与所述金属箔层(4)的一面或者一面侧的周缘部相对应的区域中。由此,能够实现薄壁化、轻量化和生产时间的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下述蓄电设备的薄且轻量的外包装材料及利用该外包装材料进行了外包装的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为: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电池和电容器;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夜间电力蓄电用的电池和电容器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铝”以包含铝及其合金的含义来使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移动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轻量化,作为搭载于上述移动电子设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聚合物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蓄电设备的外包装材料,使用由耐热性树脂层/粘接剂层/金属箔层/粘接剂层/热塑性树脂层形成的层合体来代替以往的金属罐(参见专利文献1)。通常,通过对上述层合体进行鼓凸成型和/或深拉深成型,从而成型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等立体形状。此外,利用上述构成的层合体(外包装材料)来包装电动汽车等的电源、蓄电用途的大型电源、电容器等的情况也逐渐增加。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3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近年来,上述移动电子设备等的进一步薄型化、轻量化在不断发展,作为搭载于上述移动电子设备的蓄电设备也要求实现薄型化、轻量化,鉴于此,为实现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的薄膜化、轻量化的研发正日益发展。而且,现在作为铝箔,使用不可能发生针孔的厚度以上的铝箔来构成外包装材料。已知若厚度变薄,则铝箔上可能发生针孔,厚度越薄,针孔数越增加。存在针孔的情况下,铝箔无法实现作为阻挡层的功能,因此产生无法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的侵入、也无法防止电解液的扩散、泄露这样的问题。因此铝箔无法更进一步进行薄膜化。另外,即使是针对作为内侧层的热塑性树脂层(热熔接性树脂层),若也进行比现状水平更薄的薄膜化,则难以确保充分的热封强度。因此,对于将上述以往的结构作为基本结构的情况而言,难以实现更进一步的薄型化、轻量化。另外,对于上述以往的结构而言,在干式层压后粘接剂需要大约1周的熟化(固化)时间,因此要求实现缩短生产时间。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壁化、轻量化、并且能够缩短生产时间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方案。[1]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绝缘层,其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至少中央部上;和热熔接性树脂层,其设置于与所述金属箔层的一面或者一面侧的周缘部相对应的区域中。[2]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绝缘层,其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整个面上;和热熔接性树脂层,其层合于所述绝缘层的周缘部。[3]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热熔接性树脂层,其层合于所述金属箔层的一面的周缘部;和绝缘层,其层合于所述金属箔层的所述一面上由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围成的区域。[4]如前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绝缘层由树脂的固化物形成,所述树脂选自由包含酸改性聚烯烃和多官能异氰酸酯的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光固化性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5]如前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绝缘层为150℃时不具有流动性的层。[6]如前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由俯视下形成框形状的热熔接性树脂膜构成。[7]如前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由热熔接性树脂的涂布涂层构成。[8]如前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金属箔层的另一面层合有耐酸性层。[9]如前项8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耐酸性层由选自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聚烯烃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树脂构成。[10]如前项8或者9中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耐酸性层的外侧表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5以下。[11]如前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绝缘层中与所述金属箔层相反一侧的表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5以下。[12]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设备主体部;第一外包装材料,其由前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形成;和第二外包装材料,其包含金属箔层和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成型为具有收纳壳体和密封用周缘部的立体形状,所述收纳壳体能够收纳所述蓄电设备主体部,所述密封用周缘部从该收纳壳体的上表面敞开口的周缘向大致水平方向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的收纳壳体内收纳有所述蓄电设备主体部,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以其绝缘层侧作为内侧的方式配置在该蓄电设备主体部上,该第二外包装材料的绝缘层的周缘部与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的密封用周缘部的热熔接性树脂层接合并密封。[13]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设备主体部;第一外包装材料,其由前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形成;和第二外包装材料,其包含金属箔层和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绝缘层,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成型为具有收纳壳体和密封用周缘部的立体形状,所述收纳壳体能够收纳所述蓄电设备主体部,所述密封用周缘部从该收纳壳体的上表面敞开口的周缘向大致水平方向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的收纳壳体内收纳有所述蓄电设备主体部,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以其绝缘层侧作为内侧的方式配置在该蓄电设备主体部上,该第一外包装材料的周缘部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与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的密封用周缘部的绝缘层接合并密封。[14]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设备主体部;第一外包装材料,其由前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形成;和第二外包装材料,其包含金属箔层和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和第二外包装材料成型为具有收纳壳体和密封用周缘部的立体形状,所述收纳壳体能够收纳所述蓄电设备主体部,所述密封用周缘部从该收纳壳体的上表面敞开口的周缘向大致水平方向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和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以使彼此的绝缘层相面对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的收纳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的收纳壳体形成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所述蓄电设备主体部,所述第一外包装材料的密封用周缘部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与所述第二外包装材料的密封用周缘部的绝缘层接合并密封。对于[1]的技术而言,由于金属箔层的一面中至少中央部层合有绝缘层,因此能够提高绝缘性。另外,由于热熔接性树脂层不是形成于金属箔层的一面的整个面上,而是形成于外包装材料的周缘部区域,并且设有即使比热熔接性树脂层(热封层)膜厚薄也能够确保绝缘性的绝缘层,因此能够实现外包装材料的薄壁化、轻量化。进一步地,热熔接性树脂层层合于周缘部,没有必要为了层合热熔接性树脂层而设置需要熟化时间的粘接剂,因此能够缩短生产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经由粘接剂将热熔接性树脂层设置于外包装材料的周缘部上,这种情况下,粘接剂可以仅设置于周缘部,因此与以往相比,设置粘接剂层的区域(面积)为少量即可,由此缩短粘接剂的熟化(固化)时间,能够缩短生产时间。对于[2]的技术而言,金属箔层的一面的整个面上层合有绝缘层,因此能够充分提高绝缘性。另外,由于热熔接性树脂层不是形成于金属箔层一面的整个面上,而是形成于外包装材料的周缘部区域,并且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绝缘层,其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至少中央部;和热熔接性树脂层,其设置于与所述金属箔层的一面或者一面侧的周缘部相对应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1 JP 2015-1327321.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绝缘层,其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至少中央部;和热熔接性树脂层,其设置于与所述金属箔层的一面或者一面侧的周缘部相对应的区域中。2.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绝缘层,其层合于该金属箔层的一面的整个面上;和热熔接性树脂层,其层合于所述绝缘层的周缘部。3.一种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箔层;热熔接性树脂层,其层合于所述金属箔层的一面的周缘部;和绝缘层,其层合于所述金属箔层的所述一面上由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围成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绝缘层由树脂的固化物形成,所述树脂选自由包含酸改性聚烯烃和多官能异氰酸酯的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光固化性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绝缘层为150℃时不具有流动性的层。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由俯视下形成框形状的热熔接性树脂膜构成。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由热熔接性树脂的涂布涂层构成。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金属箔层的另一面层合有耐酸性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耐酸性层由选自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聚烯烃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树脂构成。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耐酸性层的外侧表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5以下。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绝缘层中与所述金属箔层相反一侧的表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5以下。12.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设备主体部;第一外包装材料,其由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用外包装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本哲伸,南堀勇二,长冈孝司,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