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磷酸亚铁基锂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997年Goodenough[J.Electrochem Soc.,144,1997,1188]等人合成了含铁锂盐LiFePO4,用该物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75mAh/g),大于已商品化的LiCoO2的140mAh/g的实际容量。这种具有橄榄石型晶体结构的磷酸亚铁锂工作电压平稳(Fe2+/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4V)、充放电平台特性优良、容量较高、结构稳定、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好、安全无毒、成本低廉,与碳负极材料配合时的体积效应小,并且与大多数电解液体系兼容性好,引起材料工作者极大的关注。但这种材料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该材料的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导电率均很低,导致高倍率放电性能差,可逆比容量低;二是振实密度低,导致电池的体积比容量低。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在实际电池中的应用。为了克服以上缺陷,很多研究者采取适当的方法,如专利US2003/0077514A1采用铁位掺杂金属离子,来改善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具有磷酸亚铁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亚铁锂掺杂或/和包覆有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材料,形成复合材料,所述磷酸亚铁锂与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的重量比为9~7∶1~3,复合材料微观形态呈球形或长短径比为1.2~2.5的类球型,晶体为橄榄石型结构,空间群为Pbnm,粒径为1~2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具有磷酸亚铁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亚铁锂掺杂或/和包覆有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材料,形成复合材料,所述磷酸亚铁锂与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的重量比为9~7∶1~3,复合材料微观形态呈球形或长短径比为1.2~2.5的类球型,晶体为橄榄石型结构,空间群为Pbnm,粒径为1~2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覆有碳材料,其占复合材料的1~5w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30m2/g,振实密度为1.5~2.0g/c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在充放电电压为2.5~4.2V,充放倍率为0.1C时,可逆容量大于150mAh/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亚铁锂的比表面为10~50m2/g,振实密度为1.0~1.4g/cm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亚铁锂的化学式为LiFePO4;所述镍钴锰锂的化学式为LiNiaCobMnc,所述镍钴铝锂的化学式为LiNiaCobAld,其中a、b、c、d的值为大于0~1的常数;所述碳材料采用蔗糖、葡萄糖、柠檬酸、果糖、纤维素或淀粉的有机物热解炭,天然石墨微粉,人造石墨微粉,导电碳黑,纳米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7.一种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磷酸亚-->铁锂与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按磷酸亚铁锂∶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重量比9~7∶1~3混合,同时加入磷酸亚铁锂与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重量之和1~5wt.%的包覆碳材料,得到磷酸亚铁锂包覆有镍钴锰锂或镍钴铝锂的复合材料;二、在200~1100r/min的转速下融合处理2~4小时,形成球形或长短径比为1.2~2.5的类球型铁基锂盐复合材料颗粒;三、采用200~400目的筛网筛分,得到粒径为1~20μm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基锂盐复合材料颗粒采用磁场强度为3000~12000高斯除去磁性物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基锂盐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亚铁锂的化学式为LiFePO4;所述镍钴锰锂的化学式为LiNiaCobMnc,所述镍钴铝锂的化学式为LiNiaCobAld,其中a、b、c、d的值为大于0~1的常数;所述包覆碳材料采用有机物热解炭,天然石墨微粉,人造石墨微粉,导电碳黑,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敏,贺雪琴,张万红,卢英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