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73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工作电压高、容量劣化率低的蓄电元件。所述蓄电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隔板和有机电解液,该正极至少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具有500m↑[2]/g以下的比表面积的非多孔性碳为主要成分而构成,构成上述负极的材料与正极活性物质不同,且含有能够吸留和脱离碱金属离子或碱土类金属离子的材料作为主要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正极、负极、隔板和有机电解液的蓄电元件,所述 正极至少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双电荷层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设备,对 提高其输出密度、能量密度的要求增高。双电荷层电容器使用以正极、负极和活性碳为主体的极化性电极。双电荷层电容器的耐电压通常是,若使用水系电解液则为1.2V,若使用 有机电解液则为2.5V~3V。双电荷层电容器的静电能量与耐电压的二 次方成正比,所以耐电压高的有机电解液与水系电解液相比,能够高能 量化。然而,即使是使用了有机电解液的双电荷层电容器,其容量也小, 例如对于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辅助电源而搭载是不充分的,要求提高能 量密度。双电荷层电容器以在极化性电极和电解液的界面形成的双电荷层 上蓄积电荷为原理,双电荷层的静电容量与极化性电极的面积成正比。 因此,作为提高双电荷层电容器的静电容量的方法,以往是将活性碳的 比表面积增大来进行的。通常,活性碳是将碳质原料在500t:以下的温度下碳化后进行活化处理而得到的。活化处理是指,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环境下加热到600x: -iooox:,或者混合氢氧化钟等并在惰性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隔板和有机电解液,该正极至少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具有500m↑[2]/g以下的比表面积的非多孔性碳为主要成分而构成,    构成所述负极的材料与正极活性物质不同,且含有能够吸留和脱离碱金属离子或碱土类金属离子的材料作为主要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哲郎鹤丸一志近壮二郎久米哲也榊原吉延柳和明
申请(专利权)人:斯泰拉化工公司科特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