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元件的改进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金属与非金属等远红外加热方法,较为流行的是碳纤维碳晶电热产品,而且优点在于:导电性能稳定,强度大、比重小、厚度薄,使用方便,面状发热,其不足之处在于:发热温度的均匀度差,过热点多,温差大。虽然经过不断的改进,仍摆脱不了短切碳纤维分布不均的弱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碳纤维制成制品发热膜存在的弱点和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及制备方法,石墨烯材料在新材料里导电性能最佳,导热性能比碳纤维性能更加优越,采用石墨烯材料制作的电热产品就更加完美、更加完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包括植物纤维浆、石墨烯粉体胶液、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纤维扩散剂,按照重量份数计,植物纤维浆50~80份,石墨烯粉体胶液10~30份,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5~10份,纤维扩散剂2~5份。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纤维浆、石墨烯粉体胶液、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纤维扩散剂,按照重量份数计,植物纤维浆50~80份,石墨烯粉体胶液10~30份,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5~10份,纤维扩散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纤维浆、石墨烯粉体胶液、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纤维扩散剂,按照重量份数计,植物纤维浆50~80份,石墨烯粉体胶液10~30份,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5~10份,纤维扩散剂2~5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植物纤维浆的组成如下,按重量份数计,氢氧化钠4~6份,植物纤维55~65份,水30~50份。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粉体胶液的组成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石墨烯粉体30~40份,乙醇水溶液50~60份,改性松香胶粉乳液10~20份。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烯粉体中,含有5~10层石墨烯粉体的重量百分比是30%~50%。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乙醇水溶液是由纯度80wt%~90wt%的乙醇和水按10~20%的重量百分比混合的水溶液。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改性松香胶粉乳液是由改性松香和乙醇按重量比例1:(5~15)混合而成的乳液,改性松香为脂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或聚合松香。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纳米竹炭纤维粉直径为10~100微米、长度10~20微米,发射远红外释放负离子数大于6500个/立方厘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