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70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顶针复位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其公开了包括可开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设置在上模的下侧的凹模板、设置在凹模板的下侧的底板、设置在凹模板与底板之间的顶针模块,所述顶针模块包括贯穿凹模板且与凹模板滑动配合的顶针,还包括固定在顶针的下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贯穿底板且与底板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与外设顶杆卡合连接的卡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外设顶杆进入卡槽的安装槽;当上模与凹模板贴合,所述安装槽与卡槽连通;本方案可实现利用注塑机的顶杆对顶针强制复位,同时可快速装卸,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顶针复位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注塑模具中,使用顶针将位于凹模上的产品顶出,是一种常见的脱模手段,具体的结构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24906.X的技术方案,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三次顶出机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动模座板、垫块、动模板和定模板,动模板和定模板中间位置开设有浇道,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设有动模镶件和定模镶件,所述动模镶件和定模镶件之间设有侧型芯和用于成型塑件的型腔。所述动模座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自下而上设有下推板、上推板固定板和上推板,所述上推板固定板上设有顶杆和差动顶杆,所述上推板上设有上复位杆,所述下推板上设有下复位杆和浇道顶杆,所述浇道顶杆与浇道相连。
[0003]上述该方案,由不同的推板和复位杆组成顶针模块,利用不同的推板(即顶针板)的升降,带动复位杆(即顶针)依次上升,复位杆将形状复杂的产品从凹模上顶出,顶出产品后,注塑机的推杆(即顶杆)回退,带动不同复位杆依次下降复位,但注塑机的推杆与推板之间的固定方式,常用法兰和螺栓进行连接,装卸耗时长,安装不方便。
[0004]所以,本方案解决问题,如何实现利用注塑机的顶杆对顶针强制复位,同时可快速装卸,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实现利用注塑机的顶杆对顶针强制复位,同时可快速装卸,提高安装效率。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包括可开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设置在上模的下侧的凹模板、设置在凹模板的下侧的底板、设置在凹模板与底板之间的顶针模块,所述顶针模块包括贯穿凹模板且与凹模板滑动配合的顶针,还包括固定在顶针的下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贯穿底板且与底板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与外设顶杆卡合连接的卡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外设顶杆进入卡槽的安装槽;当所述上模与凹模板贴合,所述安装槽与卡槽连通。
[0007]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卡槽的底部位于底板的下表面的上侧,所述安装槽的宽度与卡槽的底部宽度相等。
[0008]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卡槽为T形槽或燕尾槽。
[0009]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自由端;当所述上模与凹模板贴合,所述连接端与卡槽连通,所述自由端贯穿底板的一侧;所述自由端设有倒角。
[0010]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顶针模块还包括与顶针的下端固定连接的顶针板、与顶针板固定连接的导柱、套设在导柱上的弹簧;所述导柱贯穿凹模板且与凹模板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凹模板与顶针板之间,所述连接块与顶针板的下侧固定连接。
[0011]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顶针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0012]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底板的下侧设有面板,所述连接块、安装槽分别贯穿面板;当所述顶针板贴合垫块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3]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顶针板包括上顶针板、与上顶针板的下侧固定连接的下顶针板;所述顶针和导柱的上端均贯穿上顶针板和凹模板,且均与凹模板滑动配合;所述顶针和导柱的下端均设有杯头,所述杯头均内嵌在上顶针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块与下顶针板的下侧固定连接。
[0014]在上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中,所述下模包括设置在凹模板与底板之间的垫板,所述垫板分设在顶针模块的相对两侧。
[0015]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方案通过在连接块的底部设置卡槽,注塑机的顶杆的端部形状与卡槽内侧相匹配,卡槽与顶杆卡合连接,模具开模后,顶杆顶出,依次带动连接块和顶针移动,顶针将凹模上的产品顶出;同理,顶杆回退,带动顶针回退,将顶针被强制复位,防止模具再次合模出现顶针撞模的风险;取代利用法兰连接的方式,避免将螺栓拧进法兰的繁琐操作;顶杆的安装过程为,在模具合模状态下,将顶杆放入安装槽内,推动模具移动,顶杆与模具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顶杆沿着安装槽移动,并从卡槽的一端进入卡槽内,完成顶杆的安装连接;实现利用注塑机的顶杆对顶针强制复位,同时可快速装卸,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的俯视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的仰视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顶针板与顶针、导柱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图4的截面剖视图A

A。
[0022]附图标记:1、上模;2、凹模板;3、垫板;4、底板;5、面板;6、下顶针板;7、上顶针板;8、弹簧;9、连接块;10、卡槽;11、导柱;12、顶针;13、杯头;14、垫块;301、安装槽;302、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包括可开合的上模1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设置在上模1的下侧的凹模板2、设置在凹模板2的下侧的底板4、设置在凹模板2与底板 4之间的顶针模块,所述顶针模块包括贯穿凹模板2且与凹模板2滑动配合的顶针12,还包括固定在顶针12的下侧的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贯穿底板4且与底板4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设有与外设顶杆卡合连接的卡槽10,所述底板4的底部设有导向外设顶杆进入卡槽10的安装槽301;当所述上模1与凹模板2贴合,所述安装槽301与卡槽10连通。
[0026]其实施效果为,通过在连接块9的底部设置卡槽10,注塑机的顶杆的端部形状与卡槽内侧相匹配,卡槽10与顶杆卡合连接,模具开模后,顶杆顶出,依次带动连接块9和顶针12 移动,顶针12将凹模上的产品顶出;同理,顶杆回退,带动顶针12回退,将顶针12被强制复位,防止模具再次合模出现顶针12撞模的风险;取代利用法兰连接的方式,避免将螺栓拧进法兰的繁琐操作;顶杆的安装过程为,在模具合模状态下,将顶杆放入安装槽301内,推动模具移动,顶杆与模具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顶杆沿着安装槽301移动,并从卡槽10的一端进入卡槽10内,完成顶杆的安装连接;实现利用注塑机的顶杆对顶针12强制复位,同时可快速装卸,提高安装效率。
[0027]实际应用中,所述卡槽10的底部位于底板4的下表面的上侧,所述安装槽301的宽度与卡槽10的底部宽度相等。
[0028]卡槽10的底部位于底部的下表面的上侧,即卡槽10的另一端的端口被底板4阻挡,顶杆无法从卡槽10的另一端脱离卡槽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包括可开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设置在上模的下侧的凹模板、设置在凹模板的下侧的底板、设置在凹模板与底板之间的顶针模块,所述顶针模块包括贯穿凹模板且与凹模板滑动配合的顶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顶针的下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贯穿底板且与底板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与外设顶杆卡合连接的卡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外设顶杆进入卡槽的安装槽;当所述上模与凹模板贴合,所述安装槽与卡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底部位于底板的下表面的上侧,所述安装槽的宽度与卡槽的底部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T形槽或燕尾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自由端;当所述上模与凹模板贴合,所述连接端与卡槽连通;所述自由端贯穿底板的一侧;所述自由端设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模块还包括与顶针的下端固定连接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发埃德伟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