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67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下方悬挂有微轨列车;所述微轨列车包括主体框架层,所述主体框架层的外侧设有外侧贴膜,所述主体框架层的内侧设有车体内层;所述主体框架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将微轨列车的主体框架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相较于现有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微轨列车的重量更轻,从而在较小的动力作用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运行速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轨道梁的称重要求也更低,从而降低建设成本。低建设成本。低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的为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人们出行需求,在特大型、大中型城市都已建设并发展出了多种形态复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即以快速大运量的地铁、轻轨或快速公交线路为骨干运力,贯穿起重点区域及人流集中的线路;以普通公交充当更广阔区域的中坚运力,出租车、摩的、新兴的网约车以及共享单车都成了大交运系统的有效补充。
[0003]但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分秒必争的当下,公共交通系统由于自身限制,显露出站点分布不均、站点过多影响运行效率、可达性差、路径不连贯需换乘、物流接纳度低等不足。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分秒必争的当代社会,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高能电池、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一种更先进的网络化交通工具呼之欲出
‑‑‑‑‑‑
悬挂式智能微型轨道交通系统,一种旨在避开地面拥挤的开放式道路,以空中专用路权来实现点到点的快速直达。
[0004]虽然悬挂式智能微型轨道交通系统已被研究和试运行较长时间,但仍存在车厢过大过重的问题,不仅影响行车速度,而且还浪费动力能源,对轨道梁承重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下方悬挂有微轨列车;
[0008]所述微轨列车包括主体框架层,所述主体框架层的外侧设有外侧贴膜,所述主体框架层的内侧设有车体内层;所述主体框架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所述外侧贴膜采用聚酯膜为基材的防爆膜。
[0010]进一步,所述车体内层采用以丁基胶为基材的隔音减振层。
[0011]进一步,所述轨道梁包括钢轨骨架,所述钢轨骨架的下方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钢轨,所述主体框架层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与所述钢轨配合的行走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行走的驱动装置。
[0012]进一步,所述立柱内设有储能设备,所述钢轨骨架外包裹有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对所述储能设备充电的太阳能板。
[0013]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微轨列车转向的转向控制装置。
[0014]进一步,所述行走轮采用聚氨酯涂层的车轮。
[0015]进一步,所述行走轮设为至少两组,每一组所述行走轮均包括分别与两条所述钢
轨滚动配合的两个所述行走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将微轨列车的主体框架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相较于现有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微轨列车的重量更轻,从而在较小的动力作用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运行速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轨道梁的称重要求也更低,从而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A详图;
[0021]图3为图1的B详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立柱;2

横梁;3

轨道梁;4

微轨列车;5

主体框架层;6

外侧贴膜;7

车体内层;8

钢轨骨架;9

钢轨;10

行走轮;11

驱动装置;12

储能设备;13

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立柱1,立柱1的顶部设有横梁2,横梁2上设有轨道梁3,轨道梁3的下方悬挂有微轨列车4;微轨列车4包括主体框架层5,主体框架层5的外侧设有外侧贴膜6,主体框架层5的内侧设有车体内层7;主体框架层5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外侧贴膜6采用聚酯膜为基材的防爆膜,不仅具有隔热隔光、单向透视的优点,而且能够降低眩光和防爆的优点。本实施例的车体内层7采用以丁基胶为基材的隔音减振层,可以加固车体结构和控制车体与外界噪声的共振作用,达到隔音减振的效果。
[0026]进一步,轨道梁3包括钢轨骨架8,钢轨骨架8的下方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钢轨9,主体框架层5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包括与钢轨9配合的行走轮10和用于驱动行走轮10行走的驱动装置11,驱动装置11内设有用于控制微轨列车4转向的转向控制装置,可提高微轨列车4转向灵活性。
[0027]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立柱1内设有储能设备12,钢轨骨架8外包裹有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对储能设备12充电的太阳能板13,储能设备12可与市政电路相连对路灯等市政设施供电。
[0028]本实施例的行走轮10采用聚氨酯涂层的车轮。具体的,行走轮10设为至少两组,每一组行走轮10均包括分别与两条钢轨9滚动配合的两个行走轮10。本实施例的行走轮10设为两组,通过设置多组行走轮10,可使微轨列车4运行更加平稳。
[0029]本实施例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将微轨列车的主体框架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相较于现有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微轨列车的重量更轻,从而在较小的动力作
用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运行速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轨道梁的称重要求也更低,从而降低建设成本。
[00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顶部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轨道梁(3),所述轨道梁(3)的下方悬挂有微轨列车(4);所述微轨列车(4)包括主体框架层(5),所述主体框架层(5)的外侧设有外侧贴膜(6),所述主体框架层(5)的内侧设有车体内层(7);所述主体框架层(5)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贴膜(6)采用聚酯膜为基材的防爆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层(7)采用以丁基胶为基材的隔音减振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3)包括钢轨骨架(8),所述钢轨骨架(8)的下方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钢轨(9),所述主体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震王冠军胡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冠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