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72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解决了空铁列车结构复杂、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以及通过成对车轮安装在轨道上的转向架主体,以及通过挂钩与转向架主体连接的车箱,所述两条轨道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底部设置连接杆,所述挂钩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的弯钩段、以及与弯钩段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以及与弯钩段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锁紧件和竖直段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与车箱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实现整体车辆的稳固连接;挂钩主要承重部分牢固,而且同时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便于车辆维护检修。检修。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文化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等使城市可用地越来越紧缺。为了解决城市用地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地铁是一种发展成熟并且使用广泛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年,空铁列车是一项兴起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0003]空铁列车,又名空中轨道列车,建设于1901年,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车辆,作为一种轻型、中速、中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是一体化、多模式、立体公交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空铁列车为悬挂式的轨道,悬挂式车箱和轨道之间连接转向架。悬挂式的轨道位于空中,悬挂式车箱一般设置在轨道下方,悬挂式的轨道和车箱都不会暂用地面位置;因此可以布线灵活。
[0004]在悬挂式的轨道车辆结构中,转向架和轨道之间的设计需求是安全稳定的接触,转向架和车箱之间需要考虑连接的稳固性和车箱的稳定性。
[0005]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采用简单的结构以解决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铁列车结构复杂、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以及通过成对车轮安装在轨道上的转向架主体,以及通过挂钩与转向架主体连接的车箱,所述两条轨道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底部设置连接杆,所述挂钩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的弯钩段、以及与弯钩段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以及与弯钩段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锁紧件和竖直段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与车箱刚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段的中部设置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两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所述最下层和最上层的连接板与连接杆刚性连接,所述外壳具有用于连接杆通过的孔。
[0009]进一步的,外壳的内部设置橡胶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具有三个连接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铰接端和锁紧端,所述铰接端与弯钩段第二端连接,所述锁紧端包括底部向铰接端延伸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两侧为两片竖直平行的叶耳,所述叶耳具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孔洞,锁紧时竖直段位于螺栓与第一凹槽组成的闭合结构内。
[0012]进一步的,转向架主体底部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
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相对的两侧壁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挡板为具有圆形空心的圆盘形状,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圆形空心。
[0014]进一步的,所述圆形空心的圆心位于竖直挡板的圆心上方。
[0015]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挡板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0016]进一步的,两个竖直挡板相对的两个侧面安装橡胶垫片。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转向架结构简单轻便,车轮设置在转向架主体两侧,只需要在底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挂钩与车箱实现连接,就可以实现整体车辆的稳固连接;并且挂钩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便于车辆维护检修;挂钩主要承重部分采用一体结构,使结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挂钩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挂钩的缓冲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挂钩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转向架主题和挂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竖直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轨道

1,车轮

2,转向架主体

3,挂钩

4,车箱

5,连接杆

6,弯钩段

41,竖直段

42,锁紧件

43,缓冲部件

421,外壳

4211,连接板

4212,弹簧

4213,铰接端

431,锁紧端

432,第一凹槽

4321,叶耳

4322,螺栓

4323,第二凹槽

31,竖直挡板

32,圆形空心

3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如图1

2、5所示,实施例1,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挂钩4的弯钩段41挂接在转向架主体3上的连接杆6上,转向架主体3在空隙上方,连接杆6通过空隙使竖直段42延伸到空隙下方,连接杆6的竖直段42连接车箱5;弯钩段41和竖直段42采用的是一体成型,使挂钩主要的承重
部分更加牢固;挂钩4设置可拆卸的锁紧件43,便于车辆维修保养。
[0028]如图1

3、5所示,实施例2,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所述竖直段42的中部设置缓冲部件42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竖直段(42)的中部设置缓冲部件(421),所述缓冲部件(421)包括外壳(4211)、以及位于外壳(4211)内部的多个连接板(4212),所述连接板(4212)两两之间通过多个弹簧(4213)连接,最下层和最上层的连接板(4212)与连接杆(6)刚性连接,所述外壳(4211)具有用于连接杆(6)通过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4211)的内部设置橡胶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211)内部具有三个连接板(42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轨道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快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