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载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08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优于散热性,晶片状的能够一并形成的光学元件搭载用次载具。在以绝缘体为主体的第一衬底的一主表面上形成由光学元件搭载部和配线部构成的电极金属镀覆层,作为第二衬底在玻璃衬底形成贯通孔,以上述第一衬底的光学元件搭载部位于上述第二衬底的贯通孔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对位,利用阳极接合等的方法来接合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安装半导体发光元件等面发光 元件,并适于在元件的发光方向上有效地聚光的次载具、在此载具上搭载了光 学元件的光学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面发光光学元件,尤其是LED(发光二极管)实现了特性改进,对 用途扩大的期望较高。过去在塑料壳体上安装LED并在光路中部设置微型透 镜等以聚光,或者通过用透明的树脂注塑LED及安装了 LED的衬底整体并将 树脂表面精加工成光滑的球面,将树脂作为透镜来使用以聚光。安装了这种 LED的发光器件用于电光公告栏或大型影像用画面、信号器的灯光、灯饰等。然而,由于LED其耗电比现有灯泡少且发光寿命也比灯泡长,因此,期 望应用到电灯、室内照明、汽车照明、液晶画面用背光灯等宽广的照明领域。此外,作为与这种次载具相关的技术,可举出例如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 1:特开2005 - 183558号公报)。在对这种照明领域的应用,有必要使多个LED平面状地集中在一起发光 以聚光。其理由为, 一个LED元件的光的强度尚比灯泡弱。而对于现有的使 用树脂经膜塑而成的LED来讲,高密度并排LED元件起来是有限度的。另外,LED元件的输出越大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次载具,包括:在一主表面上形成有搭载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搭载部和向光学元件供电的配线部的第一衬底;以及 在玻璃衬底上形成有贯通孔的第二衬底, 上述第一衬底的光学元件搭载部以位于上述第二衬底的贯通孔的内部的方式被对位,从而上述第一衬底和上述第二衬底接合,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衬底由以绝缘体为主体的衬底构成, 上述配线部由具有向搭载在光学元件搭载部的光学元件的一个电极端子供电的第一配线部和相邻上述第一配线部设置且向上述发光元件的另一个电极端子供电的第二配线部的电极金属镀覆层构成, 上述第一衬底和上述第二衬底的接合通过设置于与上述第一衬底的一主表面中的上述配线部所露出的区域不同的区域的接合金属镀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昌平坂本英次松岛直树竹盛英昭关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协和技术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