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器件的自对准接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62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沟槽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流程,包括在半导体表面上形成具有开口的掩膜层。通过掩膜层的开口,在半导体本体中形成具有栅极的沟槽。之后,在栅极的顶上以及掩膜层的开口内形成绝缘插块。然后移除该掩膜层,留下在半导体表面上延伸的绝缘插块。在沟槽之间形成源极注入区域。然后,沿着绝缘插块的侧壁形成间隔物,覆盖源极注入区域邻接沟槽的部分。使用这些间隔物作为掩膜,然后蚀刻和移除源极注入区域的暴露部分。然后驱动在间隔物之下的剩余源极注入区域以形成源极区域。然后,在蚀刻区域内形成浅的高传导率接触区域。因此在器件上形成了源极和漏极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半导体器件,尤其涉及沟槽类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 制造相同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沟槽类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例如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是众所周知的。参考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功率MOSFETIOO 的实例包括多个形成在半导体本体14中的沟槽12。半导体本体14通常是 一个包括沿外延生长的硅层(外延硅层)16的硅片,该硅层具有形成在具 有相同导电类型但是具有更高杂质浓度的硅衬底18上的一种导电类型(例 如N类型)。沟道区域20 (有时称作本体区域)形成在外延硅层16中并且 从半导体本体的顶部表面延伸到第一深度。沟道区域20具有与外延层16 (例如P类型)相反的导电类型。源极区域22形成在沟道区域20内,其 与外延硅层16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例如N类型)。众所周知,沟槽12通常在沟道区域20的底部延伸到一深度并且包括 栅极绝缘体24,其形成在二氧化硅内,至少在沟槽12的侧壁上。每一个 沟槽12的底部也与二氧化硅以及类似物绝缘。栅极电极26在每一个沟槽 内排列并且通常再一次在沟道区域20深度以下延伸到一个深度。栅极电极 26通常由导电多晶硅组成。典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本体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掩膜层; 图形化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所述第一掩膜层,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的每一个向所述半导体本体的表面延伸; 通过所述的第一开口由蚀刻所 述半导体本体在所述半导体本体内定义沟槽; 在每一所述沟槽内形成栅极电极; 在每一所述栅极电极顶上形成绝缘插块,每一插块延伸到所述半导体本体的表面上,并且延伸进入所述掩膜层的各自的第一开口; 沿着每一所述绝缘插块的侧壁形成间 隔物,其中所述间隔物定义到所述半导体本体表面的第二开口;和 使用所述间隔物形成沿着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P琼斯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整流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