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34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采用活泼金属掺杂有机空穴注入材料作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结构为一个透明阳极、一个有机空穴注入层、一个有机空穴传输层、一个有机发光层、一个有机电子注入层以及一个阴极106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用于实现可见光发射,近红外发射。具有低驱动电压、高效率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活泼金属掺杂有 机空穴注入材料作为电子注入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应用于可见光 以及近红外光的发射。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 全固化主动发光、重量轻、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可制作在柔软衬底上等特点, 能够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对显示技术更高性能和更大信息容量的要求,成为 目前科学界和产业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此外,由于OLED的高效率、低 成本,使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也被看好。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从而增强有机电致发光产品在市场中 的竞争力,对于当前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的性能例如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启动电压以及器件稳定性等与载 流子的注入效率和注入平衡有很大的关系。电子的注入和传输一直是制约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当阴极和阳极都能很好的注入载流子 时,载流子在有机材料中的迁移率成为影响器件工作电压的主要因素。此 外,即使电流受限于载流子的注入,载流子的注入速率仍然与有机材料的 迁移率成正比。因此,开发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的有机传输材料是提高 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活泼金属掺杂有机空穴注入材料作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个透明阳极(101); 一个沉积在所述阳极上的有机空穴注入层(102); 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空穴注入层上的有机空穴传输层(103); 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层上的有机发光层(104); 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的有机电子注入层,即活泼金属掺杂有机空穴注入材料(105); 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106)。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采用活泼金属掺杂有机空穴注入材料作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透明阳极(101);一个沉积在所述阳极上的有机空穴注入层(102);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空穴注入层上的有机空穴传输层(103);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层上的有机发光层(104);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的有机电子注入层,即活泼金属掺杂有机空穴注入材料(105);一个沉积在所述有机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10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 光二极管用于可见光以及红外的发射。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空穴注入层材料为以下任一材料4,4',4-三{7V,画(3-甲基苯基)-W-苯胺)-三苯胺(m-MTDATA) 酞氰铜 (CuPc) 聚-N-乙烯基咔唑(PVK)聚(3, 4-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空穴传输层材料为以下任一材料N,N'-双(l-萘基)-N,N'-二苯基-l, l'-二苯基-4,4'-二胺(NPB), 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l, l'-二苯基-4 ,4'-二胺(TPD)。5.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敏秦大山曹峻松曹国华曾一平李晋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