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137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灯及其制造方法。该车灯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和构造成将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热充分散去的散热器。散热器被分支成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截面中成大致Y形的构造。一个发光装置连接到散热器的其中一个分支部。另一发光装置连接到散热器的另一分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车灯具有多个发光装置和构 造成将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热散去的散热器。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 及一种,该车灯可以通过散热器充分地散去车灯的多个发光装置所产生的热。10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知的车灯具有多个发光装置和构造成将所述多个发光装置 产生的热散去的散热器。在这类车灯的示例中,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6-134810的图1中示出了一个示例(下文称为传统车灯)。 is 传统车灯具有多个发光装置(例如,主LED和副LED)以及构造成将这些装置产生的热散去的散热器(散热板)。更具体地说,第一发光装 置(主LED)固定到散热器(散热板)的顶部,第二发光装置固定到散 热器的底部。也就是说,在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之间共用该散 热器。20 传统车灯的散热器形成为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竖直截面中观察时为 大致I形构造。如上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固定到散热器的顶部,第二发光 装置固定到散热器的底部。因此在传统车灯中,散热器对于每单个发光装置(主LED或副LED) 的表面积相对较小。这样传统车灯不可能通过散热器充分地散去多个发25光装置(主LED和副LED)所产生的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这些和其它问题进行设计,并与现有技术相关。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能通过散热器充分地散去4车灯的多个发光装置所产生的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 一种车灯可以包括至少包括第一发光装 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多个发光装置;以及构造成散去所述多个发光装置 产生的热的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具有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截面中 5成大致Y形构造的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至少与所 述第一发光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部至少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相连 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上述车灯还可包括第一反射器,该第一 反射器构造成相对于车灯主光轴向前方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射的10光,该第一反射器具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构造 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一发光装置 的主光轴的后方发射的光束,所述第二反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 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一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前方发射 的光束;以及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15向前方反射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射的光,该第二反射器具有第三反射 面和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 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二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后方发射的光束,所 述第四反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向 着该第二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前方发射的光束。在该车灯中,从所述第20 —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和从所述第三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可相对车灯主光轴 成较小的角度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向前投射,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 的光束和从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可相对车灯主光轴成较大的角度 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向前投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上述车灯还可包括外透镜。在该车灯中,25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和从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可在所述 车灯主光轴附近彼此交叉,所述外透镜在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束 和从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彼此交叉的位置附近可具有透镜切割区 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上述车灯可构造成使得所述透镜切割区域可布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的前方,所述第一 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的轮廓与所述透镜切割区域的轮廓在从车灯主光轴 的前方看去时可大致彼此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上述车灯可构造成使得构造成向所述多个 5发光装置供电的电路基板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一侧和第 二侧相连接,所述未分支部的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相反的端 部可与车灯的壳体热连接,所述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与所述未分支部之间的边界区域可与车灯的壳体热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上述车灯可构造成使得构造成向所述多个 10发光装置供电的电路基板可由柔性基板制成,该柔性基板的一半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一侧连接,该柔性基板的另一半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二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上述车灯可通过一种方法制造,该方法包括在将所述柔性基板的一半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一侧连 15接之前,预先将第二散热器接合到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一半;在将所述柔性基板的另一半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二侧连接之前,预先将第三散热器接合到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另一半;将所述第二散热器接合到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一侧,从而将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一半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一侧连接;以及将所述第三散 20热器接合到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二侧,从而将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另一半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未分支部的第二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车灯可具有至少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多个发光装置、以及构造成散去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热的第一散热器。此外,第一散热器可包括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截面中成大 25致Y形构造的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至少可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部至少可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相连接。因此,通过第一散热器的第一分支部不仅可以从连接第一发光装置 的一侧,而且可以从未连接第一发光装置的一侧散去第一发光装置产生的热。通过第一散热器的第二分支部不仅可以从连接第二发光装置的一 侧,而且可以从未连接第二发光装置的一侧散去第二发光装置产生的热。 因此根据以上方面的车灯,与其中散热器形成为在包括车灯主光轴 5的竖直面中观察时为大致I形构造的传统车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6-134810的图1中示出)相比,可以提高对于多个发光装置产生 的热的散热效率。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散热器能够充分地散去多个发光 装置产生的热。以上构造的车灯可防止由于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热不充分散去而可 io能导致的发光装置的寿命縮短、光强下降以及光变色。在以上构造的车灯中,第一散热器优选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水平截 面中分支为大致Y形构造。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作为替代,第一散热 器可以分支为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竖直截面中为大致Y形构造,或者在 除水平截面或竖直截面之外的包括车灯主光轴的任意截面中为大致Y形 15 构造。在以上构造的车灯中,优选通过接合两个大致L形的构件形成具有 大致Y形截面的第一散热器。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作为替代,大致Y 形构造的第一散热器可以由通过诸如铝模铸的成型方法而形成的单个构 件制成。20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其它方面的车灯可具有构造成相对于车灯主光轴向 前方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射的光的第一反射器、以及构造成相对 于车灯主光轴向前方反射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射的光的第二反射器。 第一 (或第二)反射器可具有构造成反射相对于车灯方向从所述发光装 置向着该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后方发射的光束的第一反射面(或第三反25射面)。第一 (或第二)反射器还可具有构造成反射相对于车灯方向从所 述发光装置向着该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前方发射的光束的第二反射面 (或第四反射面)。在以上构造的车灯中,从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和从所述第三 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可相对于车灯主光轴成较小的角度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该车灯包括: 至少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多个发光装置;以及 构造成散去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热的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具有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截面中成大致Y形构造的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至少与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部至少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2-19 2007-3267731、一种车灯,该车灯包括至少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多个发光装置;以及构造成散去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热的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具有在包括车灯主光轴的截面中成大致Y形构造的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至少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部至少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灯,该车灯包括10 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构造成相对于车灯主光轴向前方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射的光,该第一反射器具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一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后方发射的光束,所述第二反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一发光15装置的主光轴的前方发射的光束;以及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向前方反射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射的光,该第二反射器具有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二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后方发射的光束,所述第四反20射面构造成反射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向着该第二发光装置的主光轴的前方发射的光束,并且其中,从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和从所述第三反射面反射的光束相对所述车灯主光轴成较小的角度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向前投射,并且25 其中,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和从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的光束相对所述车灯主光轴成较大的角度相对于所述车灯主光轴向前投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该车灯包括外透镜,并且其中,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口隆萨潘姆西萨瓦斯山田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