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06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主要是于一长形板片上以等距设有多数注胶筒,又于板片两端分设有一轨柱,以导引呈排状的接脚料带插入,并使料带上各对接脚前端分别插入注胶筒,供注胶成型,前述板片于适当位置的相邻注胶筒部分设有一对位支撑片,而料带上于相邻成对接脚间分设有叉状对位片,可配合前述对位支撑片,使各成对接脚以准确的方向位置插入注胶筒内,以实现精确对位的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图6所示是发光二极管制造过程中的灌胶模具组,其主要是于一长形板片80上以等距设有多个注胶筒81,其是分供接脚料带90上各成对接脚91的电极端92对应插入,经灌胶后即构成封罩,又板片80两端分设有一轨柱82,该轨柱82与各注胶筒81相同,为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其中两轨柱82于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纵向的轨槽820,两轨槽820间所连成的一直线正好分别通过板片80上各注胶筒81的中心点;又两轨槽820的槽宽约等于接脚料带90的厚度,正好可供接脚料带90两端分别对应插入,而利用两轨槽820的导引,使接脚料带90上各成对接脚91下端的电极端92可分别对应插入各注胶筒81内(如图7所示)。再请参阅图6、7所示,该板片80于两端位置的相邻注胶筒81间分设有一支撑片83,各支撑片83的设置方向正好与接脚料带90互呈九十度,又各支撑片83上端中央处分别形成有一缺口830,当接脚料带90插入模具组时,各相邻成对接脚91间的横向料片93将跨设于各支撑片83上端的缺口830内,以提供适当的支撑作用。又如前所述,接脚料带90上各成对接脚91必须分别准确地对正于板片80上的各个注胶筒81,进一步地说,各成对接脚91的电极端92必须位于其对应注胶筒81内的正中央位置,此一方向位置准确性的控制,除了有赖于接脚料带90上各成对接脚91相邻间距与板片80上各注胶筒81的严密配合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掌握接脚料带90插入模具组时的方向与位置的准确度。而在前述的模具组结构上,接脚料带90插入方位的准确度必须完全依赖两轨柱82上的轨槽820,因此,如前所述,该轨槽820的位置及其槽深、槽宽均有严格限制,如图8的俯视图所示,两轨槽820所连成的直线必须确实通过各注胶筒81中心点,才能确保接脚料带90插入时,其电极端92于注胶筒81内的位置是在X轴的原点处,又,轨槽820的槽宽必须与接脚料带90厚度相同,而不容许显著的间隙存在,才能确保电极端92于注胶筒81内的Y轴位置不致产生偏移,由此可见,前述LED模具组在轨柱82的规格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但由前述可知,该轨柱82是以塑料注塑成型,当其长度愈长,可能发生的变形量即相对愈大,而轨柱82上的轨槽820由上到下整个行程都必须受精确的规格限制,在此状况下,受限于注塑技术及塑料的材料特性,很难使轨柱82上的轨槽820由上到下都保持一定的规格。而当轨柱82的轨槽820形状构造有所变化,自然相对提高LED成品的不良率。再者,由于轨柱82上的轨槽820被要求与接脚料带90尺寸完全配合,基于该配合精确度的严格要求,该接脚料带90必须在非常准确的状况下,才能顺利地插入相同厚度的轨槽820内,此种配合度的严格要求,势必提高实施上的难度,而影响制造效率。由上述可知,现有LED制程的灌胶模具组在构造设计方面有缺点,以致影响成品品质与制造效率,故显然有进一步检讨改进的必要。因此,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确保接脚料带插入方位的精确性。本技术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接脚料带的插入的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本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不同对应规格的接脚料带,以制成不同规格的发光二极管的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主要是于一板片上设数个等距排列的注胶筒,又于两端处分设上具轨槽的轨柱,供接脚料带沿轨槽插入,该接脚料带是于横向的上、下料片间分设数组呈等距排列的成对接脚,其特征在于该板片分别于其上各适当处的相邻注胶筒间设有对位支撑片,该对位支撑片于上端中央处分别形成有楔口,该楔口是对正于注胶筒的中心点,接脚料带于对应前述各对位支撑片的下料片处分设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下端形成有叉状楔口,可与前述对位支撑片对正楔合。所述的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是于中央、近两端及两端处分设所述对位支撑片。所述的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于各对应位置所设对位支撑片可为一组或一组以上。所述的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于每一对应位置所设数组对位支撑片上的楔口分具不同深度。所述的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体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口上端两转角分别形成有弧角,以利于接脚料带的插入。本技术是利用分别形成于接脚料带的定位片与模具组板片上的对位支撑片相互对位楔合,以规范导正接脚料带上各成对接脚插入注胶筒的方位;以此种方式,不仅可有效防止插入方位发生误差,同时,由于定位片与对位支撑片对正楔合的行程甚短,其间可能发生的变形量微乎其微,故可有效避免因模具组本身的构造变形而造成产品不良。又在本技术中,板片两端所设轨柱上的轨槽,仅提供一导引轨道的作用,除此以外,并未赋予导正接脚插入方位的功能要求,因此,该轨槽在规格上无须如现有模具组般作严格的限制要求,由于轨槽规格具有较大的裕度,因此可更方便于接脚料带的插入。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是现有LED模具组的分解图。图7是现有LED模具组的正面剖视图。图8是现有LED模具组的俯视图。首先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分解图,该模具组主要是于一长形板片10上以等距设有多数注胶筒11,其是分供接脚料带20上各成对接脚21的电极端22对应插入,又板片10两端分设有一轨柱12,两轨柱12于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纵向的轨槽120,两轨槽120间所连成的一直线正好分别通过板片10上各注胶筒11的中心点;由于前述基本构造大致与现有模具组相仿,且其非本技术主要标的所在,故不再赘述其详细构造。至于本技术的创作特征则详如下述该板片10上于等距处分设有一对位支撑片13,于本实施例中,该板片10上计设有五组对位支撑片13,各组对位支撑片13是分别位于板片10上的中央、近两端及两端处,且呈等距排列,再者,每一对位支撑片13是以与接脚料带20互呈九十度的方向设于对应处的相邻注胶筒11间,又每一对位支撑片13于上端中央处分别形成有一适当深度的楔口130,以便与接脚料带20上的对应构造相互楔合,该楔口130是对正于每一注胶筒11的中心点(如图2所示),又楔口130上端的两转角处分别形成有一弧角,以利于接脚料带20的导入,并具自动校正功能。再请参阅图1、4所示,该接脚料带20以等距形成有多组成对的接脚21,每一成对接脚21可容置芯片及接线的电极端22,又接脚料带20是以一体的上、下料片23、24连接各组成对接脚21。再者,该接脚料带20于对应前述各对位支撑片13的下料片24处分设有一组或以上的叉状定位片25,于本实施例中,该接脚料带20于每一对应位置分设有三组定位片,定位片25下端形成有一叉状的楔口250,该楔口250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主要是于一板片上设数个等距排列的注胶筒,又于两端处分设上具轨槽的轨柱,供接脚料带沿轨槽插入,该接脚料带是于横向的上、下料片间分设数组呈等距排列的成对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分别于其上各适当处的相邻注胶 筒间设有对位支撑片,该对位支撑片于上端中央处分别形成有楔口,该楔口对正于注胶筒的中心点,接脚料带于对应所述各对位支撑片的下料片处分设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下端形成有叉状楔口,可与所述对位支撑片对正楔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确对位的发光二极管模具组,主要是于一板片上设数个等距排列的注胶筒,又于两端处分设上具轨槽的轨柱,供接脚料带沿轨槽插入,该接脚料带是于横向的上、下料片间分设数组呈等距排列的成对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分别于其上各适当处的相邻注胶筒间设有对位支撑片,该对位支撑片于上端中央处分别形成有楔口,该楔口对正于注胶筒的中心点,接脚料带于对应所述各对位支撑片的下料片处分设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下端形成有叉状楔口,可与所述对位支撑片对正楔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顺
申请(专利权)人:李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